春秋:杞人不忧天
繁体版

第115章 制约贪官进行时

    最后一个办公区域,是属于司农大夫的地盘。

    从农耕到税收,整条农业链,都是由司农大夫全权负责。

    粮仓作为税粮的囤积处,安排在司农大夫身边。

    既方便平时的出入统计,也能将粮食和司农大夫,捆绑在一起,放在另外两位大夫的眼皮底下。

    一旦粮食与数据对应不上,首先追究司农大夫的责任。

    司农大夫别说监守自盗,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每天留意防盗工作,防止别人通过盗取税粮的办法,把自己送到审判台上。

    因为粮仓需要预防火烧连营,彼此间相隔距离都比较远。

    所以,司农大夫的办公区,比前面两位加起来都要宽广很多。

    为了保护粮仓,毛赢专门拨给司农大夫一些看守的人手。

    平时负责看管粮仓,收税时,能够协助统计、搬运粮食。

    手中的实权,不比镇邑大夫差多少。

    其他两位大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大厅里,就能看到粮仓出入的大门,可以更好地制约司农大夫,防止他们监守自盗。

    “光是看到还不够,”姒安说,“粮仓是一个镇邑的根本,国家税收的重地,除了专门的看守,还要实行粮仓安全连坐制度,一旦粮仓起火,不管是自然起火,还是人为烧毁贪污亏空的证据,统统按照贪污处理,所有官员、税吏和小吏,一同治罪,所有家产,不论贪污所得,还是个人俸禄,全部没收。”

    放火烧粮仓,销毁粮仓亏空的招数,到21世纪都还有人变着花样使用,销毁证据的同时,顺带侮辱所有人的智商,最后还能相安无事,简直秀翻天了。

    姒安宁可提前防备,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智商,再一次被按在地上摩擦,而无能为力。

    更何况,现在烧的公家财产,就是烧他的财产。

    他到处装财迷攒的家当,不是留给贪官污吏祸害的,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遏制。

    放火烧粮仓,是为了逃避粮食挪用被发现的基本操作,谁都知道他们的目的,但因为一把火烧干净,调查人员,没有证据,反而没办法追究。

    姒安懒得和贪官污吏们斗智斗勇。

    他是君主,有强权不用,和奸人玩脑子,他还没那么闲。

    只要起火,公账必然受损,有没有贪污,结果都一样,直接按照更加严厉的贪污罪处理。

    也别喊什么冤枉,要么贪污,要么渎职,都是犯罪,造成的结果一样,处罚也该相同,公平公正。

    “所有人连坐,牵扯是不是太大了?”毛赢问道。

    “若是贪污亏空,需要销毁证据,首先要偷偷运出粮食,看守人员和附近的小吏,不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既然知道,却不上报,算他们同流合污,不过分;

    若是单纯的起火,或者被不法分子焚毁,作为管理者,没有尽到管理、保护粮仓的义务,这个罪责,不是一个人能承担的,还是得一起处理;

    横竖都是一起处置,何来牵扯太大一说?”

    毛赢被贪污和渎职两个不同的名分晃了一枪,没有意识到,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既然结果一样,处罚也一样,反而更加合理。

    更别说,很多时候,渎职只是贪污的幌子。

    “全体连坐,能让知情人不得不报,降低粮仓出现意外的可能,除非他们全都联合在一起……”

    姒安说:“参与的人越多,行动越难以保密,参与的人不多,其他旁观者可以充当举报者,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连坐制度都有利于降低人为损失。”

    “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宣布处理办法。”毛赢说。

    “粮仓看护的俸禄,适当提一提,风险与回报要成正比。”

    “还要再提?”毛赢觉得姒安太过仁慈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姒安说。

    春秋时期,商业交换才起步不久,人们难以想象财富流动的作用。

    国民手里有充足的粮食,他们才有交换布匹、农具的余力,甚至开发出酒楼这一类的消费场所,消耗多余的剩余价值。

    一旦消费流动起来,形成闭环,商税就能大幅度提高。

    花出去的俸禄,最终还是会以税收的方式,重新流到官府手里,而社会财富不但不会因为消费而减少,反而会更多,这才是商业的意义。

    后世的商业,演变成圈钱游戏,脱离商业的初衷了。

    钱财流动过程中,生产的工具、布匹等实物,属于无中生有的实质财富,酒楼等场所产生的,则属于精神上的享受,属于纯粹的资源消费。

    后世玩经济,最终目的,图的就是钱流动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这一切存在的前提是,国民手里有可供流动的钱财,钱财能在社会大环境里循环流动。

    一旦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封存起来,不再参与流通,导致社会大环境中的钱财流动,停止在某一环节,金融危机就开始了。

    后世的经济学,看似是在调控这,调控那,保证了经济环境的和平稳定,一副高大上的样子。

    除了应对他国的金融战争,这一条非常关键,经济学的其他作用,约等于空中楼阁里绣花。

    不能从根本上,限制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形成不流动的死水,就算上帝亲自下场调控,金融危机依然会爆发。

    如果社会财富,始终在社会大环境里流动,就算没有经济学辅助解读,经济也会按照人们理解不了的逻辑规律,正常运转。

    寄希望于金融调控,促进社会发展,堪比命令干涸的河床继续流动,灌溉田地。

    谁更胜一筹,还真不好说。

    从古至今的统治者们,宁可周而复始的挑战热力学第一定律,证明能量可以凭空在人体内产生,怨气可以在人体内凭空消失。

    也不愿意克制自己的贪婪本性,多分享一分资源,作为社会的缓和。

    所以王朝不可避免走向灭亡,金融危机一定会发生,其中的度,全看老百姓,有多能忍。

    “我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毛赢坦白说,“但我相信公子的眼光。”

    “我也解释不清楚,”姒安说,“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会证明这个说法没错。”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姒安只懂一些皮毛,能够分析出一些本质,还是用逻辑学的办法推理得来,具体操作原理,他也解释不清楚。

    如果有解释的本事,他早去金融圈捞钱去了,哪还会有后续丢了小命,穿越这回事。

    “公子不必解释,事实自己会开口说话。”毛赢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