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仙师
繁体版

第五章 度天下

    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万物复苏之季,种子播撒于地里,天下万民全指望一场场春雨滋润大地,能让秋日来临之际有个好收成。

    然而京城周边三月无雨,眼看夏日已至,撒下去的种子多半便要干死在地里,等到秋天颗粒无收,便是一场大灾。

    为了让上苍能可怜万民,皇家召来数位颇有声誉的道长,在城中设下祈雨祭坛,也不知是法力不够还是诚意不足,烈日依旧高悬于空。

    太师府。

    重疾缠身的大明内阁首辅张居正躺在床上微闭双目,榻边几位内阁属官捧着奏本,逐字逐句念着,念完一本便闭口不言,等待张首辅做出决断。

    “都是些无足轻重之事,交给子维批复即可。”张居正咳嗽两声道:“京城干旱,当督促江南各州府将税粮运过来,以防莫测之变。”

    “是。”

    “这几日求雨未见成效,我命人去龙虎山请张天师出山,如何了?”

    “回元辅,算算路程,最多三日,天师便可抵达京城。”

    张居正又咳了声沉叹道:“万历五年,天师祈雪以占丰年,次日大雪弥天,如今求雨,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

    “元辅说的是。”

    张居正摆了摆手。

    “元辅安心养病,属下告退。”

    张帆走进一家牙行,六十两银子买下一座八间房的四合院,对于住处他并不甚在意,可如今收了母子三人,自当寻个住处,总扔在芥子空间里面也不是个事。

    办好所有契约,张帆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面将母子三人放了出来。

    “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家。”

    家?

    杨王氏看着杂草丛生的院落,还有八间的厢房目瞪口呆,没过几秒,两行泪水顺颊落下。

    两童的太爷爷杨煊,当年官至户部郎中,严嵩老贼党同伐异风潮之际被迫害,冤死于狱中,公公本来也有秀才功名,家中也有上好良田三百多亩。

    可怜大厦崩塌,公公被趋炎附势的地方官府找了由头剥夺功名,田产也被侵吞大半,公公怒气攻心,魂归幽冥,夫君杨循和她们母子,只能守着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这一熬就是整整七年,这些年间,当初被严老贼迫害至死的官员陆陆续续平反,杨煊虽被平反,公公被剥夺的功名却没被恢复,那些被侵吞的良田更是不可能被返还。

    杨循申诉数月,终究没有用处,加上被苛捐杂税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夫君决定进京寻求一条活路,毕竟一身才学就算难走仕途,寻一富贵人家当个西席,也是一条活路。

    谁承想临近京城,夫君竟染了风寒,仅仅数日便撒手人寰,母子三人没了主心骨,只能流落京城,用光身上盘缠也没能找到一处营生,于是杨王氏只能卖女乞讨。

    家……

    流落京城半个多月,看万家灯火,也曾幻想过能有一盏烛光属于自己,可怜世态炎凉,带着两个拖油瓶的她,即便是最底层的苦哈哈都对她们母子敬而远之。

    现在他们竟然有家了,而且是这么大一个家,杨王氏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于是狠狠掐了一下自己,很疼很真实。

    杨晟兄妹也在好奇打量四周,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经历过人世太多的苦难,他们对于眼前的一切倍感珍惜。

    “我去寻些丫鬟婆子,把这里好好打理一下,你们先自去寻个屋子住下。”

    “恩公……”

    “叫我公子便是。”

    “公子。”杨王氏嗫喏道:“老妇干惯了粗活,自己打理就好,不敢再让公子花那冤枉钱。”

    张帆呵呵道:“这里只是暂居之地,来日家宅恐怕比这里要大上十倍百倍,那时候难道你也一个人打理?”

    杨王氏不敢接话,恩公是仙人,仙人的话还能有假?

    “你也是读过书的,既然能写会算,那以后本尊在凡间的家业便由你来打理。”

    “是,公子。”杨王氏屈身一福,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管家的工作。

    张帆微笑,从芥子空间中取出几十袋大米以及菜蔬和生活用品,又丢下十两银子,转瞬没了踪迹。

    “娘亲,师尊真的是神仙吗?”杨晟仰头问道。

    杨王氏坚定的点点头道:“若不是神仙,怎能有仙人手段。”

    “鬼呢?”杨亦菲脱口道。

    “莫要胡言乱语。”杨王氏斥道:“仙人救厄度灾,鬼物只会害人,你们师尊要害你们吗?更何况烈日当空,鬼怪岂敢现身,不怕魂飞魄散吗?”

    “娘亲说的是,亦菲说错话了。”

    杨王氏欣慰一笑道:“你们兄妹能拜入仙人门下,这是天大的机缘,你们可要好好跟着学本事,将来光宗耀祖也能告慰你们父亲在天之灵。”

    兄妹俩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转眼便是三天。

    张帆在城外山谷开出一座简陋洞府,用三天时间将境界彻底稳固,随后神魂入芥子空间,找到关于明万历年间史书从头到尾温习了一遍。

    洞府坍塌,张帆回到城中,他准备先去找张居正。

    度世……何为度世,在张帆看来,浅显一点是度化世人,深层次来说则是度化天下!

    想度化天下,哪怕仙神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做到,世俗有世俗的法则,王朝有王朝的惯性,除非将现有的一切全部推翻,让一个新的世界在废墟上重新立起来,否则就只能在既有的规则框框内去做事。

    不是不能破而后立,而是张帆对于大明王朝观感还不错,作为封建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尽管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症,却并非无可救药。

    张帆若是穿越到辫子朝,我大清要是能撑过三天,都算生命力足够顽强。

    弊症是王朝身上的脓疮,若不及时挖掉,久而久之就会病变,最终成为无药可治的绝症。

    三日间张帆思索度世人,度天下,结论便是挖掉王朝身上的脓疮,让已然进入暮年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想做到这一切,世俗王权,乃至权臣比他这个仙人管用的多!

    没有张居正,张帆都会培养出一个张居正,既然有现成的,何必再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