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繁体版

103、青花里的故事

    于是。

    扫街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刘博。

    “等下你先别说话,让洛哥先看,好吧,咱们就跟着。”

    见他锁好门,陶智笑呵呵的交代一句。

    他倒也不是想考验秦洛。

    就算是想考验,也自知没那个资格。

    只是知道秦洛性格清淡,极有主见,不喜欢被打扰。

    刘博笑着点头:“没问题。”

    然后便又一家一家的看过去。

    路过一家名为“拾遗坊”的店面,秦洛脚步停下,一时不由露出个笑容。

    从透明的橱窗里已经可以看到,这里头卖的,都是瓷器碎片。

    顿时显得,就跟这个名字,很是贴切了。

    当然,这种店,属于很小众的。

    估计也是老板的个人兴趣爱好。

    秦洛当即抬脚走进去。

    店里老板不在,看店的,是个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清丽婉约的小姑娘,还穿着高中校服,正在柜台那儿写作业。

    “欢迎光……刘叔叔……”

    她头都没抬的说了一句,看到刘博,就欢快的打招呼。

    “小瑾,你爸爸呢?”

    刘博笑着问道。

    “出去进货去了,估计很快回来,你们自己看啊,我作业还没写完,着急。”

    被叫做小瑾的小姑娘,语气略急的说道,便继续低头写作业,显然对刘博也很是放心。

    秦洛微微一笑,便四处随意的看了起来。

    这个店里,三面墙上,包括柜台里,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瓷器碎片,有的新,有的旧,有的大,有的小。

    也没标价。

    显得老板很是任性的样子。

    不过,这些碎片,倒也都挺不错的。

    秦洛随手拿起一片巴掌大小的青花,看了看色泽,又看了看残缺的图案,有些惋惜的说道:“康熙年的青花红拂夜奔棒槌瓶,可惜了。”

    刘博和陶智对视一眼,一时之间,都不太敢说话。

    这……

    这也太神了吧?

    这都看得出来?

    就凭一片?

    青花瓶,元明清三代都有,而且一般都是大型器物,因此上面表现题材比较丰富,很多历史人物故事。

    比如这个,就被秦洛鉴定为,红拂夜奔。

    “这一片青花呢?”

    “跟它是不是一体的?”

    “这个问题,我和小瑾她爸爸,可是商量很久了,一直没有答案,秦老师,伱给我们长长见识?”

    刘博从这个柜台旁边,又拿起一片,笑着问道。

    秦洛看了一眼。

    这两片,从胎壁的厚薄,变色的程度,以及用料的深浅,勾勒的笔法来看,倒却是挺像的。

    不过……

    “这个不是。”

    “这个是崇祯年的,故事也不一样,这个叫青花丙吉问牛故事缸。”

    嗯?

    陶智和刘博相互对视一眼。

    “丙吉问牛?是个什么故事?”

    不懂就问。

    不丢人。

    秦洛随口说道:“这幅原画啊,是一名农夫,手中牵着一头水牛,面对一位朝廷官员。丙吉是谁呢?是西汉的丞相,他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巡视时,他在路上,先看到一伙人正在打架斗殴,但理都没理,直接匆匆走过。”

    “但,下面一段路,又看到一头牛在喘着粗气拉车时,却亲自下去询问。”

    “随从问他,为何只重畜,不重人?”

    “丙吉解释道,人打架会有专人处理,而牲畜异常,说明节气反常,直接影响农作物收成,所以要问牛,不问人。”

    “当然啊,这还侧面说明两点,第一,西汉时游侠儿众多,常在路边打架斗殴,民风悍勇。第二嘛,就是重农耕,牲畜稀少,史料记载,刘邦登基时,都找不到毛色一样的牛拉车。”

    秦洛娓娓道来。

    刘博和陶智都被释疑,连连点头,感慨还真是长见识。

    这……

    这秦洛不说,谁知道啊?

    只是个做瓷器的匠人,谁还能去书里,找这些典故不成?

    就算看到了,也不认识。

    最多只知道,一个农夫,一个当官的,一头牛。

    况且,秦洛只是从一个碎片里,就看出这么多,很显然,他对这些画面,每一处细节,每一个部分,都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

    听到几人的对话……

    写作业的小姑娘,都忍不住抬起头来,看了秦洛一眼,有些好奇。

    然后觉得这男人挺帅,脸色微微一红,很快又低下头去。

    好有学问。

    也好有风度的样子。

    ……

    “他这些东西,都是在哪里收的,好丰富,里面确实有不少精品。”

    秦洛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会儿手中又拿起三分之一个盘子。

    刘博挠挠脑袋:“我也不知道啊,我这兄弟,天南海北的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汝窑复原出来,不过,一直没成,倒是收集了一堆这些。”

    汝窑失传了?

    秦洛想问。

    但话没出口,便觉得,这话外行了。

    自己外行的地方便在于,虽然通古,但对现在的情况,不太了解。

    “汝窑,没那么好模仿,主要是材料。”

    “汝窑的材料中,有一味,是把玛瑙磨成粉,不惜工本制成的。”

    “宫廷用器。”

    秦洛随口说道。

    刘博却猛地愣住了。

    目瞪口呆。

    “玛……玛瑙?”

    他一瞬间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声音激动中带着颤抖。

    “哎呀!”

    “我们之前也猜测过,可能是把一些名贵矿物质,融入了釉料之中,但具体是什么,一直都没猜出来。”

    “拿碎片去实验室检测,都分辨不出来,毕竟一入窑,就都化学反应了。”

    “这……这也太奢侈了吧,用宝石制瓷?”

    他惊声说着。

    秦洛笑着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宫廷瓷器的奢侈,不是现代人能想象的。

    瓷器能卖多钱?

    玛瑙值多钱?

    唯有古代的皇帝,才敢这么玩儿。

    不为钱。

    就是玩儿。

    “回头我制一件,你可以看看。”

    “对了,这几个碎片,卖呢吧?卖我吧?”

    “这个清雍正,粉彩吕布戏貂蝉盘。”

    “这个,清乾隆,矾红彩三酸图灯笼瓶。”

    “还有这个,五彩扬州骑鹤故事图棒槌瓶,应该也是康熙年的。”

    秦洛又选了三块瓷片。

    吕布戏貂蝉那块,器型很大,他们倒是都看得出来。

    不过……

    剩下两块,却是不懂了。

    完全看不出任何端倪。

    这秦洛怎么认出来的?

    于是两人又分别询问。

    秦洛也不厌其烦的解释。

    “《三酸图》,确实存世的很少,这是宋朝的话本故事,又叫《尝醋翁》,画的是金山寺住持佛印,与苏轼,黄庭坚相会。佛印拿出自己酿造的桃花醋,说滋味甚美,请三人品尝。三人喝醋,表情各异,脸都笑扭曲了,也是哭笑不得。很有艺术表现力,所以叫三酸图。”

    “至于另外一个,扬州鹤,则源自于《太平广记》,有三个人一起碰到仙人,仙人问三人的愿望。第一个说,愿发财。第二个说,愿为扬州太守。第三个说,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做官,发财,成仙,十全十美。”

    “这个瓶,妙的地方在于,都是虚景,没有仙人,也没有三个人,甚至连鹤都没有,只是一派仙气缥缈,衬托着扬州繁华,所以很考验工匠想象力,以及构图布景。”

    刘博:……

    陶智:……

    没想到,一个碎片里,竟然能看出这么多。

    这才是真正的玩瓷器啊。

    学问,底气,见识,都在这儿摆着呢。

    就一个字……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