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二篇 神农教耕(四、五、六)

    四、水王助神农

    远古的时候,神农教耕的丙穴一带缺少水源,人们种田饮水都要到钟水河肩挑背扛,十分辛苦。有一天,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个念经的老道人。只见他左手托着一个钵盂,右手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一步一步从禾仓沿石板路向西走来。走到石羔村前的石山面前时,他突然听到石山底下,像有大水哗哗作响,而山下却不见一滴水星。再一听,隐隐约约还有阵阵吵闹声。爱水的老道人本是水王的化身,而水王就是东海的一只神龙。他从东海过洞庭,沿湘江进舂陵水,来到了种植嘉禾的地方,独身旅游大小河道,微服视察各地水情。不想今日到此,听此奇闻,哪能不探个究竟呢?于是,老道人循声走过去,看见山下有一个大石缝。这石缝能容两个人同时匍匐爬进去,里头还有一个洞眼。老道人有佛力,爬缝钻洞快,不一会,就进了深洞里。

    石洞又大又长,有如宽敞的长廊,地下是一条阴河,自西往东,弯弯曲曲,昏赔中,老道人隐约看见阴河里有一黑一白的两个人不像人、牛不像牛的怪物。黑怪手托一个瓦盆,正在行妖术,发妖风邪气,收集禾仓地面上的泉水溪流,又白白地倒在阴河里。白怪则横卧在阴河口,阻塞阴河水往外流,两怪不怀好心,专做害人的事。得意时哈哈大笑,稍不顺意便吵闹不休。老道人分明看见两怪都是颈短肢粗,鼻子上面长有一长一短的两个角,便知道他们是犀牛怪。不禁喝道:“孽障!你们不待在森林里,却来此作祟,可知罪过么?”犀牛怪见进来一个老道人,本来不屑一顾,听他如此责问,更加大为不满,便怒道:“来者是哪方老秃,何须多管闲事?”老道人自视文雅,常常出口便是韵语,此时觉得还是先礼后兵吧。

    便慢慢念道:

    我本就是水中王,江海水族由我管。

    蓄积疏泄视民意,尔等不得任猖狂!

    ——阿弥陀佛!

    可是犀牛怪却蛮不讲理,他们不知天高地厚,齐声回击:

    管你王不王,看我角尖尖。

    力气比你大,送你上西天。

    接着,白怪拖住老道人的袈裟不放,黑怪则低头舞角刺来。此时老道人心不惊肉不跳,在阴河里现出龙身来。只看那龙尾只一摆,便扫倒了黑怪;龙头只一翘,便推开了白怪。两怪明知自己斗不过水王,可仍旧胡作非为,强占阴河水。这时,水王心里想:水是宝,用于民。我何不将此阴河里的水,用到地面上去帮助神农和勤劳的百姓呢?惩恶扬善,造福一方吧。于是水王施法术,鼓上劲,用龙尾卷起两个怪物,往阴河上游方向一甩,这一甩便甩了数里远,不知从哪个洞穴里甩出了地面。两怪物一见阳光,即时现出了犀牛原形,又立即变成了两块大石头。据说现在车头镇的老牛涵村附近,可看到状如犀牛伏地的两块大石头,便是两怪变成的呢!却说水王神龙既用龙尾甩掉了作恶多端的犀牛怪,接着又用龙头上的角,钻大了阴河南端的洞口,疏通了阴河。使阴河水从这石山下奔腾而出,流向田野溪道。水王见妖孽已除,又喜泉水滚滚流出。于是再化作老道人,爬过原来的洞口,爬出了石缝。就在涌泉处喝足了水,还装满钵盂,然后柱上龙头拐杖又上路了。

    这时候,路边一栋小屋里,走出来一位农夫,突然看见自家门前有了水溪,有了清清的溪水滚滚流过,高兴得跳了起来。又见上头转身走过来一位老道人,便急忙迎着他,恭恭敬敬地开口道:“老佛,托您的福啦!请问山脚下这股水,是从哪里流来的呀?”老道人这时候心情也特别畅快,见农夫发问,不由得口念韵语,从实回答:

    神农教耕需水源,滚滚清水出石山。

    莫问源头在哪里,东海水王助神农。

    ——阿弥陀佛!

    老道人念后,径自追随欢快流去的溪水走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人们都知道山脚里出水了,又都知道

    那是一位老道人的佛力所为,最后又悟出了那老道人原来是水王爷的化身。不久,附近的几位长老提议,在此建一座庙,让人们装香点烛供奉水王爷。于是当地百姓筹集资金,修建了一座庙宇,取名为“水王庙”。从此庙堂里香火袅袅,终日不断。如今,虽然庙宇不复存在,但是,一提水王庙,谁都知道那可是嘉禾的一处风水宝地、佛门圣地呢!

    五、牛耕田马吃谷

    神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九老峰麓找到了嘉谷,他带领臣民百姓不停地开山造田,将陡坡开成梯田,将山冲弄成平田,将茅坪整成田垌,使每个部落村庄都有禾塘坪,每家都有米饭香,整个耕种嘉禾的地方,都变成了禾的海谷的洋,酒的寨子糍粑的山。后来传说到舜帝的时代,有一年,舜帝南游九嶷经过禾仓堡,他笑着对跟随他的一位部落首领赞扬道:“莫夸临武的乌鸡垌大,还当不得禾仓的平田坝”,首领连连点头称是。从中可以说明神农教耕的时候,禾仓一带开山造田的事迹确实惊动了整个神州华夏。

    田垌辽阔了,神农忙不过来,便把管理和耕作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臣工白马,收藏和运输的任务交给了青牛。白马不负众望,它到过的地方谷满垅粮满仓。人们喜气洋洋再也不担心挨忍饥挨饿了。

    有一天,青牛奉命要将几车良种运送到北边的部落,因为只要有了优良丰收的种子,百姓才会择地定居下来,只要由牧而农的人多了,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一上路时青牛还算勤劳听话,后来渐渐地居功傲慢起来,它觉得自己跟着神农走南闯北拖水整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应该轮到我老牛享受一番了。于是它将拖运的种子走一路吃一肚,还丢掉无数,等回到北方老家时,哈,连糠壳也没剩下一皮了。请多部落都在等着谷种下地,因为没有盼到谷种,百姓只好重新回到山林,依旧去过那原始生活。

    后来神农知道了青牛偷吃谷种的事,非常恼火。一气之下,他将青牛两只的眼睛挖了下来,青牛没有眼睛再也看不见路了,臣工赶着青牛去干活,青牛诉说看不见,神农为了让青牛改过自新,便伸手到地抓了一把泥团搓了两个圆珠塞到牛眼里,青牛虽然恢复了光明,但看什么都很模糊了,原来看见人像个小不点,现在换了眼珠后,看见人却像看到庞然大物一样,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声吆喝,青牛也吓得心惊肉跳,从此后,牛再也不敢犯不听人的话了,有一天,神农把青牛和白马招到跟前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立了功重赏,犯了错处罚。青牛糟蹋良种,一生一世老实耕田只吃草;白马管理耕作有功,奖你逍遥四海顿顿呷谷。”

    从此,“牛耕田马吃谷”成了民间谚语,而且流传至今。

    六、九老真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与自然演绎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远古的时候,人类的生存环境非常艰苦,人与动物弱肉强食的斗争无休无止,始终没有摆脱过。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神农炎帝,他为了改变人类靠打猎捕鱼生存的命运,昼思夜想,要是有一种仙草能结出果实,又能长期供人们食用,那该是多么好的愿望呀!这样既可以摆脱人与动物残酷的斗争,又能保持人与自然发展的生态平衡。神农苦思冥想,到哪里去寻找这仙草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神农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行程,他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踏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难万险,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梦想得到的仙草,神农没有灰心,他想天下九州,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无奇不有,难道偏偏就找不到能结果实供人们食用的仙草吗?

    神农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来到了骑田之阳,五岭之北的蓝岭山峰腹地,他的双脚早已打满了血泡,而且渴得唇干舌燥,他越过一片丛林,终于看见了一口巨大的井水,神农喜不自禁,当即蹲下身子猛喝起来,好甜好美的甘泉水呀!神农喝过之后,由于长途跋涉,非常困乏,他见井水旁的一棵大树下有一块青石,便躺在青石上慢慢进入了梦乡。不知过了多久,天上突然电闪雷鸣,接着狂风暴雨倾盆而下,神农躲进了大树后面的岩洞里,雨过天晴,神农走出岩洞,却见天空悬挂一道彩虹,接着又听到一阵阵仙乐从天空传来,神农抬头一看,彩虹里一位七彩姑娘拿着一株仙草,朝神农嫣然一笑,便把仙草丢到了神农的手上。

    神农接住仙草,仔细一瞧,却见仙草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神农摘下一粒,送进嘴里一嚼,又脆又香。神农欣喜若狂,高兴得大叫起来:“苍天啦,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历尽千辛万苦所要寻找的仙草吗?真乃天助我也!”

    神农高兴过后,便跪在地上朝天上彩虹姑娘拜谢,而彩虹姑娘却化成丹鹊一阵风似的飞走了。神农正在惊诧之中,一位满脸黑糊糊的老人来到神农面前,神农向他打问道:“老人家,这里是什么地方呀?”

    “神农,你喝了我的井水,却不知道我叫什么?告诉你吧,我是天上的雷公,受玉皇大帝之命,专门下来帮助你的,你后面的山叫雷公山,这口井叫雷公井,从现在起,这里就是天降嘉禾的地方了。”老人告诉神农。

    神农一脸惊愕:“这里是‘天降嘉禾’的地方?”雷公告诉说:“神农,你手上捧着的不正是‘天降嘉禾’吗?你快去教民耕种吧。”

    “哎呀,多谢雷公点化,请受姜农一拜。”神农跪在地上拜谢时,雷公却不见踪影了。

    自从神农拾得天降嘉禾以后,他当即召集跟随他的臣民们,说:“各位同仁兄弟,今天,我们终于得到了‘天降嘉禾’,但是,如何来繁育和扩种,这可关系到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我决定将这一禾九穗的嘉谷种子,分给大家去繁育耕种,到了秋后,我希望看到的不再是一禾九穗的嘉谷种子,而是成百上千的嘉谷种子,有的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要让全天下九州的黎民百姓都能分享到这丰硕的成果!”

    神农的话,把臣民们说得热血沸腾,个个摩拳擦掌,有人拿着石锄,有人拿着石斧,便在岩洞前面开垦起土地来了。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神农带着他的臣民们早出晚归,精心培育,到了秋天时节,一禾九穗谷种终于收获了满满一担嘉谷。

    第二年春天,神农为了扩大繁育嘉谷种子,又派人前往耒山,制作耒铝,这种工具极大地改善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正当绿油油的禾苗拔节抽穗时,蓝岭山上却跑下来一大群凶牛悍马,一夜之间便把禾苗给糟蹋得七零八落,神农和他的臣民们发现后气得七窍生烟。神农无计可施,便去向雷公求助,雷公告诉说:“神农,这些都是天上下来的神牛神马,我可以制服他们,但你不能杀他们,要把他们养起来。”

    “为什么呢?他们糟蹋了我的禾苗,还要我把他们供养起来,这可是天理难容的事呀!”神农不服。

    雷公点化说:“神农,这些神牛神马,只要你把他们驯化好了,将来他们会帮助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

    神农听从了雷公的话,经过几个月的驯养之后,神牛神马都听从神农的使唤了,神牛帮助人们耕耘土地,神马帮助人们运输东西,时至今日,神农的降牛洞在丙穴附近仍存有遗址。

    神农和他的臣民经过年复一年对“天降嘉禾”的繁育,丙穴周边建起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禾仓,为防止凶禽猛兽的掠夺,在禾仓周围又筑起了城堡。后来人们便把“天降嘉禾”的地方叫做禾仓堡。

    神农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天降嘉谷”繁育出来,但是要把嘉谷在天下九州推广发展,却仍然面临着天时和地利的重重困难。如果遇上旱魔水患,就会造成颗粒无收。

    有一年,当人们把谷种播下去以后,却连续遭遇了几个月的大旱,禾苗被烈日烤焦了,溪水河流也干涸了,连雷公井也见不到一滴泉水了,四方黎民百姓纷纷前来向神农求助,神农无计可施,这时,一位臣民向神农禀告:“炎帝莫急,去年我们在雷公山参加神仙聚会的时候不是有九大神仙向你许下过诺言吗?”

    神农一拍脑门:“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呢?在雷公山上神仙聚会时,福禄寿喜四大神仙答应帮助我,还有一个住在我附近的长老说是龙王转世,还建起有座水王庙,我现在就去求他帮忙。”

    神农来到龙王岭向水王求助:“水龙王,想必你也看到了,眼下四方百姓遭受旱魔灾难,连雷公井也干涸无水了,我求你救救天下苍生吧!”

    “神农,不是我不帮你,只是你们人类太不仗义了,你们禾丰禾熟的时候,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却从来没把我放在眼里,现在有了难处,你才来想起我。”水龙王一脸不高兴。神农当即道歉说:“水龙王,实在对不起了,以后我会昭告天下黎民,年年把这一天定为敬奉龙王的日子。”从此以后,每年六月十一日定为龙王圣诞日。

    神农通过对九位大神的拜谢后,天时得到了风调雨顺,地利得到了五谷丰收。在丙穴周围住着的九位神仙见神农一心一意帮助天下九州黎民百姓摆脱饥饿精神所感动,九位神仙都施展自己的本领帮助神农教民耕种,使“天降嘉禾”终于在天下九州大力推广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神农的女儿英姬,只身前往麻城,终于找到了一种能为人类制造衣服御寒的植物苎麻。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开了先河。但是在人类解决了温饱之后,随之而来的又是灾难病患的折磨。神农在“天降嘉禾”得到推广发展以后,他又忙于为天下九州黎民治病除魔去了。他白天翻山越岭,日尝百草,晚上汇聚良方,为民除病消灾。为了研究治愈疑难杂症,神农走到罗霄山上,他看见身旁的灌木树上攀缘着一根奇怪的藤蔓,不长不粗,绿叶黄花,左旋右转,飘飘荡荡,便顺手摘下三皮藤叶,塞进嘴里,仅仅咀嚼了三下,他的口舌便立即麻木,不能说话,紧接着便是呼吸急促,腹部绞痛,大肠百结,小肠寸断,等到跟随他的臣工们发现时,神农却已经气绝身亡了。

    神农刚刚死去,雷公山上九位神仙却不约而同聚到了一起,神农的灵魂在丙穴山峰上发出哀号:“九位大仙,你们一定要救救天下苍生,为民治病,救死扶伤,千万不能忘了医德呀!”

    九位神仙听到神农灵魂的哀号后,寿王星悲痛自责,福王星捶胸顿足,雷公却大发雷霆,撕心裂肺,整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暴雨,龙王倒海翻江,九位神仙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上书,状告苍天无眼,折杀神农,罪不可恕。玉皇大帝却回复:神农已故,天命难违,阴魂不散,千古永垂。九位神仙无奈,返回神农拾得天“天降嘉禾”的地方,为神农守灵。斗转星移,年复一年,不舍不弃,九位神仙坐化,形成了九座山峰,当地人为了纪念神农和九位神仙,把神农住过的山叫做神皇岭,把九位神仙守灵的地方叫做九老峰,并且传承至今,现在的九老峰,已成为郴州嘉禾人们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靓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