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六篇 神龟和神牛的故事

    一、神农与神龟

    在嘉禾县城郊大坪岭村,有一座三面环水,面积的1500平方米的石山,就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在湖里昂头环顾,人称“龟山”。

    上古时候,女娲氏之后炎帝神农,南下觅得嘉谷,住在九老峰东侧脚下的丙穴,教民耕种于禾仓堡,从此九州之人皆知谷食,结束了人类吃野物食野果的生活。

    相传,共工与祝融为争夺女娲的爱情,大战于撑天柱不周山,结果共工因失败而撞击不周山,顿使天倾地陷。而女娲为炼石补天,杀死了一只神龟,用龟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柱头,把大地支起,方才转危为安。神龟之后龟丕为报女娲杀祖之仇,追寻神农经闽粤入湘南郴州,到达禾仓堡,与神农背山而居于九老峰西侧一水湖里。

    因龟丕明斗敌不过神农。便潜居水湖伺机破坏神农教民耕种百谷。龟丕趁神农夜宿之时,折其禾苗,毁其禾田,致使神农初试嘉谷无一收成。当神农知晓原因后,不但没有责备龟丕,反而把丙六溪里的田螺全部挪往水湖,供龟丕饮食,并对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向龟丕解释要顾全百姓苍生,摒弃前嫌,一起培育播种嘉谷。龟丕深受感悟,悔过自新,不记前仇,配合炎帝教民耕作,从此谷穗收成年年见好。

    当时,位于九老峰西边的蓝岭山上有一群蛮人,见神农教民耕种出百谷,起了盗心来捣乱,他们不但掠夺嘉谷,而且还抢劫财产,扰乱民生不得安宁。这时,龟丕便向炎帝请愿,戍守山西南,以防蛮人入侵,保百谷和村民平安。龟丕以水湖为营,抵御外侵,年复一年,风雨无阻,才使人们安心地跟着神农播种嘉谷,中华农耕业逐渐走向兴旺发达。年长日久,龟丕化为一座石山,镇守在九老峰西北面,保佑着这一带人们的健康平安和农耕业的兴旺。

    如今,龟山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文旅保护景点。

    二、神农与神牛

    自古以来,嘉禾便流传着炎帝神农与黄牛的一段美丽传说。

    远古时期,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靠打猎、采野果变日,一旦患了病,也不知道拿什么药来治疗,人们深受其苦。炎帝神农非常着急。

    神农不辞辛劳,呕心沥血,越长江入湖北,在神农架留下足迹,神农溪投下身影,走福建,越“两广”(广东广西),到湖南,终于在九老峰下发现了瑞禾,于是在禾仓附近的丙穴安营扎寨,实验种植。他整日在九老峰下的一片田地里辛勤地劳作,渴了掬饮一口丙穴山泉,困了就到丙穴洞里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终于收获满满一担果实。神农好不欢喜,就把瑞禾的果实叫做谷子,把瑞禾叫禾苗。神农在试种过程中发现靠人力开荒种地劳动强度大,工效太低,怎么办呢?神农禀报玉皇大帝求助,玉帝就派“神牛”下到人间,帮助神农开垦土地,播种五谷。

    经过神农的伙伴金牛无数次艰难的驯服,暴躁粗野的神牛,终于学会了犁地。

    次年开春,金牛带着神牛来到钟水河东教民耕种。神农在神牛的脖子上套上了耒耜耕地,只听一声吆喝,神牛拖着耒耜扬起神威,但见泥土翻飞,一眨眼工夫,百亩良田就翻耕完毕。

    从此,先民靠神牛的辛勤劳动,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作为人文初祖的神农因人间遭遇疫疾之苦,为解除百姓的病痛,他遍尝百草,后因误食剧毒的断肠草,在“长沙茶乡之尾”仙逝。

    神农离开嘉禾前,牵了金牛和神牛,沿钟水河东山岸,由南向北,挨村挨户,向乡亲们告别。金牛为了感谢众乡亲的关心照料,一路走一路拉屎。到了田心玉洞,神农问金牛:“老伙计,拉金屎是损精神的,有完没完?”

    金牛回答:“现在没完,过了醒狮,出了嘉禾地界,就不拉了。”

    神农又问神牛,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路同行?

    神牛说:“让我留在这里造福百姓吧,我想守护这些金屎。”神牛便留了下来。

    后来,金牛便留了下来,神农却沿途采药为民治病尝百草。

    当神农采药尝百草中毒归仙的消息被神牛知道后,神牛悲痛欲绝。它为了把这不幸的消息告诉种植嘉禾人们,在钟水东山岸,不吃不喝,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疯狂地来回奔跑,最后倒在地上,永远起不来了。

    神牛的遗体化作了一道山脉,严严实实地压在金屎上。人们开始叫这山是神牛岭,不久又改叫黄牛岭。

    现在的玉洞、百子洞后面高高昂起的山岭是黄牛头,山田田心后面隆起的凤形岭、如富山是黄牛的脊梁。而神牛拉下的金屎却变成了煤炭,成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贝,长久供人们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