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二十六篇 传说短故事(一)

    村姑和先生

    从前,有姐弟俩,姐姐十八岁,聪明能干,长得也很好看,弟弟十三岁,很听姐姐的话。

    有一天,弟弟穿了一双鞋头破了的布鞋去上学,给先生看见了。先生心里说:人们常说他的姐姐是个聪明能干的姑娘,怎么弟弟穿的是一双烂鞋,便想嘲讽戏弄一下他的姐姐。先生对学生说:你读书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到你姐姐面前念“弟弟鞋烂狮子口”这句话。学生答应了。

    回到家里,弟弟果然当着姐姐的面前念:“弟弟鞋烂狮子口。”这话引起了姐姐的注意,她看弟弟的鞋头真的烂了一个洞。她马上把鞋子补好了,接着问弟弟这句话是哪个人告诉的。弟弟说是先生要他念的。聪明的姐姐明白了先生的用意。她交代弟弟说:“你明天去上学,仔细看一看先生的衣服什么地方烂了没有,回来告诉我。”

    第二天,弟弟放学回来对姐姐说:先生斯文干净,我看了很久,才看到他的衣袖口烂了点布丝。

    姐姐听后,对弟弟说:“你明天去上学当先生从你面前走过时,你就说‘先生衣袖马龙头’。”

    第二天,弟弟真的当着先生的面念“先生衣袖马龙头。”先生听了,暗暗心惊,看不出,这村姑确实很内秀,我倒要见识见识她一下。

    放学后,先生来到村姑家里,进门时,看见门上有一对雕刻的石鸟,便以鸟为题,摇头晃脑地向村姑吟道:“门前石鸟几多斤?”

    村站正迎出门来,听见提问,微微一笑,答道:“先生抬起我来称。”

    先生听了回答,顿时愣住了。因为,石鸟是连着墙雕的,无法把它抬起。先生进屋坐在堂屋中间的交椅上,自己觉得很体面,口里念:“虎在厅堂坐,”

    先生的话音刚落,村姑便接上了腔:“我家龙转身。”

    村姑答完,进屋去斟茶。突然,先生不小心,把墙边上的锄头碰倒了,村姑便探出头来看。先生看到了,又对道:“牛婆生崽头先出。”

    村姑听见先生用这种无理不文明的上句,心里明白是因为斟茶怠慢了一点,让他坐了冷凳板。但她又想,先生应该讲理,怎么出口伤人?她见先生坐在椅子上的,便大声说道:

    “鸡蛋抱崽卵先生。”

    先生满脸通红,不禁有点恼了,你一个村姑有什么了不起?于是出口道:“我头上金子有四两,”

    古人帽上有金子显得富有,村姑听了答道:“我身上奶子有半斤。”

    先生想:真是不知羞耻,拿自己的乳房来讲话。接着抢上一句:“你身上奶子有何用?”

    村姑马上答道:“养大娃子当先生!”

    先生本想占村姑的便宜,没想到反而让村姑占了便宜。先生见村姑每句话都要高过自己,又佩服,又气恼,再也坐不下去,只好灰溜溜告辞走了。

    二保得妻

    从前有个叫二保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到张家村看戏,看见姑娘张小兰也带着弟弟去看戏,还买了一个油糍粑给弟弟吃。二保见小兰长得乖,便走过去买了两个油糍粑给小兰的弟弟吃,还讲了一句占便宜的话:“姐夫给你两个。”

    事也凑巧,上个月,小兰的父亲张茂生外出做生意,结交了一个叫李兴福的经纪人,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吃酒的时候结下了亲家。但两亲家却不认识对方的儿女。

    今天看戏,这后生称是姐夫,难道是他来了?他怎么会认识我呢?小兰心里想了很久,想不出个头绪。戏还没看完,小兰带弟弟回到家里。母亲一见小兰回来,问为什么不看完戏。弟弟说:“我姐夫来了,还买了两个油糍粑给我吃。”张母一听女婿来了,急忙杀鸡炒菜,要女儿找回她父亲来陪客。

    张茂生一听女婿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吃饭时还请了几位有酒量的人来陪酒。

    再说二保,在那里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人来喊他吃酒,一看,是刚才给自己抢了便宜的小孩,感到莫名其妙。张家小孩拖着二保不放手,说:“爹妈要我来喊你去吃酒。”

    二保心想:是不是因为我抢了便宜喊我去骂一顿呢?但他又想或许姑娘看上了自己也不一定。想来想去,还是壮着胆子去了。

    一到家门口,喜气洋洋,桌上摆满了酒菜。张茂生迎上来喊:女婿。

    这二保很灵活,他也向岳父岳母问好。在酒席上,他对答如流,看不出一点漏洞。

    饭后,其他人都看戏去了。二保和岳母说:“我这次出来,是和父亲吵了架,我打算到外面溜几年才回了。”

    岳母心想:出外几年,会不会耽误了女儿的事?张母把小兰喊来,说明情况。小兰也是这么想,反正自己大了,总是要嫁的,不如跟他走算了。于是,带好衣服,母亲给了些银子,两人就这样离开了家。

    再说张茂生看完戏回来,一听女儿走了,骂道:“你真是老冒(糊涂)了,崽女的亲事应该热闹,这样无声无息像什么话呀!”

    第二天清早,张茂生见女婿带着女儿没拿一文钱彩礼就走了,便到亲家李兴福家里要人。李兴福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带着张茂生女儿走了,便故意说张家抗婚,张茂生却说李兴福家拐走了女儿。

    结果双方互不相让,两家告到衙门里去了。官司打了几年,张茂生搞得倾家荡产,只好离家到外面跑生意谋生去了。

    再说二保,带着小兰跑到广东韶关,找到一间房子住下,专门做生意,时来运转,发了大财。

    有一次,张茂生到韶关做杉树生意,二保把杉树全部买下后,把岳父请到屋里。小兰倒茶时,见是自己的父亲,抱头痛哭。父亲说:“你们害得我好苦哟!”

    二保说:“岳父大人不要哭了,我也是你的女婿。今后,你老人家就帮我看管一下家人,再不要东奔西跑了。”

    小偷娶了县官女

    从前,有个县太爷,办事还算公道。他交朋友很广,除官场上有名的人外,村夫野老,三教九流,偷扒拐骗的也有。其中,有个小偷和他交情特别深。

    这个小偷虽说年纪还是二十开外,却是个偷盗的机灵鬼。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能说会道。不比那些官家子弟差。说到他偷东西的技巧,无论九重天盖,八层地底,十套铁门九所岗,只要他不打主意,要是惦记你了,就不想逃出他的手心。

    这小偷和县太爷的关系不一般,他一来到县太爷家里尽管县太爷有事,也要放下来热情招待,两人很说得来。

    有一次,县太爷想试试小偷偷东西的本事,就对小偷说:老朋友,你的本事这样大,我家二小姐穿在身上的短内裤,你能偷出来么?

    那小偷笑着问:“偷得出来怎么样?”

    县太爷拍着胸脯打赌说:“你若能偷出来,我把二小姐嫁给你做老婆!”

    那小偷站起身,拍了拍胸脯说:“好,县太爷的话一定算数!”

    县太爷的二小姐,年纪刚好二十,也与小偷年纪相当,三寸金莲柳枝腰,瓜子小脸桃红色,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子。

    腊月间,一天晚上,二小姐穿着一条丝绸料子内裤,侧身睡在床上,外面是八套铁门九重锁,莫说夜晚偷那二小姐的睡裤,就是平素日子要想看上一眼二小姐的面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小偷果真神通广大,他白天先到井水里用手捞了一团湿辘辘的云丝,趁黑溜到那县官二小姐的睡房。他先蹲在床底下,把那湿辘塘的云丝团在自己肚皮上放暖和,然后趁县太爷的小姐迷迷糊糊醒来翻转身子的时候,把那团暖和的湿乎乎的云丝塞进二小姐的被窝里。待二小姐再醒来时,摸到被窝里湿乎乎的大团,便以为是自己睡梦里拉了屎,顺手将裤子脱下来往床底下一丢,恰巧丢在那小偷的手头上。

    第二天清早,小偷拿了二小姐的睡裤去见县官。县太爷不信,请小姐出来作证,小姐红着脸说:“是我的短裤。”县太爷只得认输,答应把二小姐嫁给小偷。

    天下的怪事本来就多,自从小偷讨上了县官的女儿,也就改邪归正了,再也不干偷摸扒窃的事了。

    十不全智对张员外

    从前,有一个残疾人,人们都叫他十不全,他的真名却被人们忘记了。可是他的对联和智对张员外的故事,人们怎么也没有忘记。

    十不全家的大门口正对着张员外的竹林。十不全作了一副对联,把它贴在大门口。上联是“门对千根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

    张员外从外地回来,看见这副对联,心里暗想:“你十不全把我的竹林作对联,我把竹子砍了,看你怎么个对法。”他说到做到,马上叫家人把竹子通通地砍了。

    十不全见员外砍了竹子,就在上联的后面加了个“短”字,在下联的后面加了个长”字,这副对联变成为“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张员外看见了这副对联,只加了两个字,还是对得很好,心里很不服气,叫了家人把竹全部挖了出来。

    十不全看见员外把竹子挖了出来,便在上联的后面加了个“无”字,在下联的后面加了个“有”字,对联便成为“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张员外又看见了,还是不服气,吩咐家人把十不全叫到他家里,要为难他一下。

    十不全是一个很穷的人,当时他穿了一件很烂的、带绿色的衣服来见员外,刚走到张员外面前,张员外就说:“十不全,我把你一比,好比蛤蟆钻进草丛里,穿绿衣。”

    当时,张员外穿了一件红袍,十不全想了想说:“张员外,我把你一比,好比虾公掉到火锅里,穿红袍。”

    张员外没有话答,以后再也不敢小看十不全了。

    巧计换良驹

    从前,有个财主为人凶狠,贪心又重。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匹千里马,他成天骑在马上东游西逛,抖威风。

    本村有个名叫海崽的后生,设了个巧计,要整治这个恶财主。有一天,海崽把自家的一头大水牛锯掉两个角,又把毛剃光,再用颜色把牛涂得花花绿绿。海崽选定财主每日必走的一条路,骑上大水牛在路上慢悠悠地走。没过多久,财主便骑着千里马来了。他见前面的人骑着花花绿绿的稀奇怪物在慢悠悠地走,便赶上去。一看,原来是本村的海崽坐在上面闭目养神。他觉得奇怪,问道:“海崽,你骑的是什么东西啊?”

    海崽慢慢地睁开眼睛说道:“我这坐骑叫万里云。日行万里,夜行八千。”

    财主听了,心里十分嫉妒。他探问道:“万里云怎么又走得这么慢呢?”

    “你不见我在闭目养神吗?若要快,狠抽几鞭它就会腾云驾雾。”!

    财主信以为真,急着要和海崽换马。

    海崽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千里马换万里云,我岂不吃了大亏?你补我一笔钱,我都不舍得”。

    财主说:“现在换了,待会补你一千两银钱好吧?”

    看在你的面子上,就换给你吧。

    海崽说完,骑上财主的千里马走了。

    财主骑上“万里云”高高兴兴用鞭一抽,“万里云”只往前跳了两步,他又狠抽几鞭,又是提前跑几步。这时,日头当顶,热得人喘气不过。前面正好有一口深潭。“万里云”一见水,驮着财主飞快地向深潭跑去。财主以为“万里云”腾飞了,没想到“万里云”一跑到潭边,便跳到深潭里去了。

    财主不识水性,在水里乱抓了几下,就沉到潭底喂蟹去了。

    荞麦的来历

    很久以前,湘南有个叫桥东村的地方,村里有位姓乔的老汉,老伴终身只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乔迈。

    乔迈家里很穷,从小就打起赤脚在山里、田里和穷孩子们一起挖野菜、打草。她聪明能干、长得漂亮。到十六七岁时,不光会种地,还会绣花。远近做媒的踏破了门槛,乔迈姑娘就是不答应。

    有一天,乔迈姑娘正和几个姐妹们在山里挖野菜。附近王庄有个财主的崽,带两个家人从她们身边走过,财主的儿子看见乔迈姑娘长得漂亮,脚也软了,口水也流出来了。他嬉皮笑脸地问乔迈:“姑娘,你是哪家的?”

    乔迈姑娘只装作没听见,不理睬他,跟着姐妹们走开了。

    没过几天,那王财主就托媒到乔家求婚来了。乔老汉夫妇先不肯答应这门亲事,后来财主家强逼定亲,他无奈何,只好勉强答应了。

    出嫁这天,乔迈姑娘在路上遇到一位生疏人,给她送来一大包礼物。乔迈姑娘问:“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家住哪里?”

    那人回答说:“我姓西北风,名叫大道通;兄弟二十四,家住半空中。”说完就走了。

    乔迈姑娘想了一下:“啊!原来是寒露。”她打开包袱一看,里面不是什么好礼品,只有一个冬瓜一枝花和一棵葱。

    乔迈姑娘想了想,脸就红了,心里非常难。原来寒露是有意来笑话:她聪明一枝花,配个大傻瓜。花桥经过一家小铺时,乔迈姑娘打发迎亲的人先去店里喝茶,说她要到井边去看看。她来到井边,想到自己的身世,又想到寒露的那几句话,心里很是委屈。就坐在井边哭道:小小红脚丫,大来一枝花;

    世间穷人苦,财主来逼嫁;

    寒露说笑话,难以再回家。

    哭完,乔迈姑娘向娘家的方向拜了三拜,便跳井死了。

    财主知道后,赶忙派人把她打捞上来,埋在她娘家的一座小山里。

    第二天,在乔迈姑娘坟头上和山坡上,到处长满了红杆杆绿叶子开白花的草。这些花草,大家从来没有见过,都觉得很稀奇。

    穷苦的百姓说:“这些花草,莫不是乔迈姑娘的化身吧?”

    晚上,好多人都做了个梦,梦见乔迈姑娘回来了。她告诉大家:“饥荒不要慌,乔迈能度荒;肚饿不要急,乔迈可以吃。”

    第二天一早,大家一起来到山坡上,只见满山遍岭的花草,越长越多。有人把籽粒收回家里,磨成粉,做成糍粑,尝了尝,果然好吃,大家就把这种花草叫“乔迈”。

    从这以后,乔就成了人们充饥度荒的粮食。因为乔和麦类同族,后来人们就在“乔”字上面加了个草字头,就成为荞麦了。

    南陶二岭不回骑

    宁远和嘉禾一带流传着一个“南陶二岭不回骑”的传说。

    九嶷山自恃山大岭高,加上舜帝南游在这里寿终,便以湘南万山之王自居,命湘南、桂东(广西东部)众山,以每年九月九日,向他朝觐。朝觐时,除进贡珍禽异兽奇葩宝树外,还得写个贡词。贡词要赞扬九嶷的高大和他的功德。谁若违抗,就要严加惩办。

    有一年九月九日,湘南、桂东诸山照例到九嶷朝觐。朝觐之后,九嶷摆酒犒赏。酒席上,越城、大庾、骑田各山向九嶷敬酒,讲些奉承的话,轮到南岭这座小山敬酒时,九嶷仰起脑壳,摸摸胡须,准备听南岭山说奉承话。谁知南岭端起酒杯,愁眉苦脸地说:“我个小岭,出产不多,大王要我年年进贡,我哪来那么多的贵重的野物金花宝树?再说,你也是山,我也是山,我们山上的出产被你刮完了,今后叫我们怎么活下去?”

    九嶷从来只听到恭维的话,没有听过半句不顺耳的话。今天,南岭敢讲出这种话来,他一肚子火气。本想立即发作,叫武士们把南岭山打进牢房。只是他观了一下场,见酒席上有不少小山小岭,对南岭的话都很赞同,他想:恐怕想讲这种话的不止南岭一个,何不压下火气,再听别的山岭有什么意见,好引蛇出洞,一网打尽。他马上装出笑眯眯的样子说:“南岭今天讲出了心里话。我平日高高在上,不知臣民的苦处,今天南岭带头讲真话,这很好,大家都学他一样,把心里的话都讲出来。”说完,扫了大家一眼装出诚心诚意的样子。

    陶岭见九嶷肯听真话,便把多年的心里话也抛了出来。他说九嶷只晓得吃老本,没有立新功,难使臣民心服。其它小山小岭见南陶二岭为他们说出了心里话,也都向九嶷提了一些意见,九嶷强压怒火,满面春风,连连点头表示欢迎。

    宴会以后,九凝召集心腹人秘密开会。听说南陶二岭想要造反,决定拿南陶二岭开刀,来个杀鸡给猴子看。

    五岭中有个骑田岭对九嶷也不满。但他乖巧,当面尽讲好舌,九凝把他当成心腹,叫他参加了秘密会议。骑田和南岭又是很要好的朋友,吃个螃蟹共只脚,所以他又悄悄地把秘密会议告诉了南岭。南岭急忙找陶岭商量。二人决定:三十六计,走上计。不等天亮,骑上马向东逃跑。天亮时,逃到嘉禾。

    第二天早晨,九嶷升堂,派刀斧手捉拿南陶二岭。都庞岭出班报告:南陶二岭昨夜骑马向东跑了。九嶷急派骑田岭带兵追赶。

    骑田岭假装追了一阵,回报九嶷:“他们的马快,追不来。”

    九嶷无可奈何地说:“万里山河朝九嶷,南陶二岭不骑,可恨!可恨!”

    从此,民间就有了“南陶二岭不回骑”这句话。

    文曲星和门神大哥

    从前,有座山上住着一个猴子精和一群猴子,专门下山毁坏田土里的东西。大家很伤心。包公主张请神犬围山,结果除剩下那个猴子精外,其余大小猴子全被神犬咬死了。

    猴子精恨透了心,决心报复。它化装成美女到皇都唱戏,被皇帝看到了,心里发痒。皇帝就把这个美女传了进去做他的皇妃。皇帝从早到晚陪着皇妃吃喝玩乐。

    有一天,皇妃得了急病,病得死去活来。皇帝很着急,问她要吃什么药才能好。

    皇妃说:“我要吃文曲星包文拯的心才能好。”

    于是,皇帝派人去找文曲星包文拯。

    这一天,包文拯在私访民间疾苦。他来到一个村里,听说有个女子病了三四年了,父母亲很着急。包公就到他家里去察访。那天晚上,包公在病人家里睡。忽然,门外有人对门神说话:“门神大哥开门。”包公问门神:“门神大哥,是谁在喊?”

    门神说“是樟树精、柳树精、鲤鱼精在喊。”

    包公吃了一惊,问:“它们为什么来喊门?”

    门神说:“这三个精怪天天晚上喊开门去吸这家女子的血。”

    包公说:“难怪这家女子病得这么厉害。”

    门神说:“鲤鱼精住在背面那口井水里,樟树精住在井旁的那棵樟树上,柳树精住在屋后的那棵柳树上。”

    第二天早上,包公把三个精怪来吸血的事告诉了女子的父亲母亲。并要女子的父母亲干了那口井水,砍倒了樟树和柳树。

    女子的父母按照包公吩咐的去办了,并抓住了鲤鱼精、樟树精和柳树精。女子的病马上就好转了。女子的父母非常感谢文曲星包公。临走时,包公要取下那副门神带走,女子的父母答应了。包公取下那副门神就告辞了。

    走到路上,包公同门神说话,门神说:“我的耳朵你没有取下来,你讲话我听不清楚。”

    包公又回到女子家里去取下了门神的耳朵。门神说:“这下讲话就听得清楚了。”

    包公问门神:“门神大哥,你说我们的皇帝好不好?”

    门神说:“皇帝好是好,但被猴子精迷住了,她要皇帝挖你的心吃。”

    包公着了急:“那怎么办呢?”

    门神说:你去找只猫仔,买条狗仔捉只鸟仔,进了皇宫后,见了皇帝娘娘就一一放它们出去。包公照着门神的吩咐,买了这三样东西。

    他把这三样东西带进皇宫,见到皇帝娘娘坐在皇帝身旁,包公就放出了猫仔、狗仔和鸟仔。猫仔一叫,猴子精现出了原形,狗仔急忙跳上去咬住了猴子精的喉,鸟仔立即飞上去啄瞎了猴子精的眼睛。皇帝亲自看到皇妃变成了猴子精,知道自己上了猴子精的当,便下殿向包公赔礼。

    包公说:“你被妖精迷了心窍,成天吃喝玩乐,不问国事,如今还要挖我的心吃。”

    皇帝悔恨地说:“我对不起臣民。”

    包公说:“今后改了就好。”包公肚量大,便原谅了皇帝,从此后,皇帝重视朝政,大宋又国泰民安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