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尾三部曲之乡村
繁体版

3.咬断(5)断尾

    这一次的追杀与反追杀,持续了一个小时,其惊险刺激,比起当下的电视剧,肯定更有看头。因为,我和孔老师的斗智斗狠,孔老师和朱老师的相互推诿,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不是编剧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孔老师气喘吁吁时,朱老师还在摇头,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大汗淋漓,却未得尺寸之功,还不被认可,孔老师自我解嘲道:“折腾半夜,也没逮到老鼠,真是个笑话!”“你就没想杀死它!”“你不要恶意诽谤了,好不好?”“你都踩到它尾巴了啊。”“它不是回过头来,把尾巴给咬断了吗?”“你踩着尾巴站了那么久,快要有一个世纪了,为什么不早点给它一脚?”面对朱老师的追问,孔老师一脸的坏笑:“你为什么不翩然下床,悠然抬脚,充当刽子手呢?”

    “翩然”带着芬芳,“悠然”充满诗意,将这两个词和刽子手相连,显得有点滑稽,不伦不类。意识到用词不当,孔老师急忙用新的问题来掩饰:“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你脚下,你能忍心踩死它?”“你这么有爱心,赶快把老鼠喊出来,”朱老师嘲讽道,“把它这截尾巴给结上。”“我可不想抢医生的饭碗。”表明立场后,孔老师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我,“自己把尾巴咬断,这老鼠真是疯了!”

    我疯了吗?每次思考这个问题,我都会为找不到标准答案而苦恼。要是疯了,我为什么会在头上悬着一只脚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回头咬断尾巴?倘若没疯,我为什么会在洞察了孔老师的犹疑,知道那只脚不会踩踏下来的时候,还要咬断尾巴,让自己从此残疾?

    危急时刻的选择是艰难的,对选择的评判同样不易。好在,我不是自寻烦恼的老鼠:尾巴断了不足惜,命保住了最重要。这样想时,我一方面为自己的抉择庆幸,另一方面,也真心感谢孔老师发扬了知识分子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裹足不前的光荣传统,没把那只脚踏下来。否则,我早成了一块肉饼。

    朱老师还在摇头,对孔老师和他那只脚的敷衍表达不满。“你跟老鼠一般见识干嘛?”孔老师不愧是语文教师,班主任,开导人的高手,一句话就让朱老师明白,和老鼠相比,人类是多么的优越。见朱老师缓和了脸色,孔老师把我的断尾扫进了垃圾筐。“把垃圾筐提到门外!”朱老师发出的这个指令,表明了她对我的深刻厌恶。“放在门外还会有污染,我要把这垃圾筐直接丢进垃圾桶里。”孔老师笑着保证道,“这截断尾,必须让它永远见不到天日!”

    看着孔老师将那截断尾,还有垃圾筐丢进了垃圾桶,我不由得一阵伤感。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所谓感伤有虚假的成份,极像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那种人。毕竟,断掉一截尾巴换回一条命,不光值得,我还赚了呢。

    孔老师扔了垃圾筐往回走时,小芳妈妈从后面追上来,对孔老师说:“老师,你不能只帮小芳,也要帮帮我。”孔老师听不到鬼话,径直往前走。“我找不到家了,”小芳妈妈央求道,“你得帮我找家。”孔老师走进门,反手将门关上。小芳妈妈停下脚步,蹲下身,抱着头,瑟瑟发抖。三哥从不远处走过来,边走边瞧,看到这一袭头发,跑过来,盯着看。小芳妈妈忍不住问道:“你是找女人吗?”三哥张嘴说话,还是发不出声来。

    孔老师将手洗了一遍又一遍,就好像尾巴不是我张嘴咬掉,而是他用手掐断一样。到了床上,还不住地搓手。为了转移孔老师的注意力,朱老师问:“你那备课怎么办?要从头抄吗?”“课都上过了,再抄有什么用?”“不抄,领导能同意?”“李主任说了,只要郑校长同意不抄就行。”“你找郑校长了吗?”“他下午到教育局开会了。”“现在打电话啊。”“这都半夜了呢。”“现在打电话,才能让他知道你辗转反侧啊。”

    电话接通,传来郑校长困倦夹杂惊慌的声音:“玉石你是在河边还是在楼顶还是在其他危险的地方?”郑校长说得急,根本就不给标点符号留位置。“我在家呢。”“你可不要骗我啊有事好好说千万不要想不开。”“郑校长,我真在家里。”“你让文雅说句话文雅要是不愿说话咳嗽一声也行。”孔老师看向朱老师。朱老师咳了一声,又说道:“玉石睡不着觉,要向领导汇报工作呢。”电话那端,郑校长明显地松了口气:“玉石啊,我以为你遇事想不开,要跳河、跳楼呢。”“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即使不会跳河,我也会感到窝囊的。”“我能处理的事,不会给你跳河机会的。”“我备课没按六环十五步的要求做,李主任让我从第一课起,按规定全部重写。”孔老师用为难的语气说道,“我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按要求来,你瞎整些什么啊?”这话带有明显的埋怨成分,但郑校长的语气里也流露出了许多温柔。“我想创新呢。”“学校怎么要求,你就怎么做,创什么新?”这样埋怨了之后,郑校长缓和了语气,“好了,别的不说了,你想怎么办吧,说给我听听。”“前面的课都上过了,我就不重写了,后面的一定按要求来。六环十五步,我一步步来,再加上一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深更半夜的,你贫什么呢。”“我多加的那一步,是感谢您的宽宏大量呢。”“好了,就照你说的办。”“谢谢郑校长。”“别废话了,赶紧和文雅一起好好睡觉吧。要是实在睡不着,就找点事情做做吧。”

    过去,每天晚上回到家,孔雅玉写作业总是愁着眉,苦着脸,让我也对作业充满了反感。但今天晚上,写着写着,小丫头居然笑了,还露出了两颗大门牙。等朱老师喊吃饭时,孔雅玉再也按捺不住兴奋,从椅子上弹起来,抓起试卷跑出来,拍到饭桌上:“100分!”朱老师笑得那么开心,忙让孔老师拿奖品。“下回考满分,”孔老师把钱递给孔雅玉,“加倍奖励。”

    金钱和灵魂,物质和精神,哪一个重要,哪一个美好,我在这里煞费苦心地思考,却得不到要领时,朱老师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们用钱激励,是不是错了?”孔老师想了想,说道:“人类的历史,不管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将来还能存在多少年,归根到底也就三个时代:无钱时代,有钱时代,超钱时代。无钱时代,文明的曙光还没照临,人们衣不蔽体,茹毛饮血,没有多余物品可以交换,人类在低级阶段徘徊,但这同时也是少罪无恶时代,堪称人类社会的纯粹时代。有钱时代,食物增多了,交换出现了,文化发展了,人们衣服光鲜,但是,精神却不再敞亮,甚至变得晦暗了,罪恶也比以前大有增加,物质的高度发展并没有让人们比原始时期更可爱。这是人类社会的光斑时代,当然,正是因为斑点的存在,阳光才更显明亮。超钱时代,钱也许还有用,但肯定会退居到次要位置,至少,不再统领一切,而超越了金钱的层面,人性自然会闪出应有的光芒,人类生活也会进入理想化的情境。这将是人类社会的诗性时代。”“你长篇大论的说这些干什么?”“在有钱时代,让孩子知道努力才会有收获,这样做本身没有错。”孔老师笑了笑,说道,“可是,将金钱和考分挂钩,就把教育做得太狭隘了,也就无法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朱老师打趣道:“你说这些,都快要成思想家了。”“老鼠都会思考,我们人类没有思想,能行吗?”“老鼠怎么会思考?”“它在紧要关头把尾巴咬断,难道不是思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