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尾三部曲之乡村
繁体版

12.舌战(1)提前会审

    12.舌战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扬雄

    尽管对阿金特别反感,我也知道不应该将自己的品位拉低,把自己的格局缩下,和狗一般见识,可是,这家伙猖狂的吠叫,还是让我反感起来,并将反感变成了厌恶。阿金不分昼夜的声嘶力竭,搅得我心烦意乱,但它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好像它已经统治了世界,可以将胡作非为进行到底了。好多次,想知道阿金跟谁叫劲,但是,将要扭动脖子,或者掉转屁股的时候,我又放弃了。小白对我无情的告诫,就是不爱的宣言,我为什么还要看她一眼?

    我将目光收回来,看到孔老师正在给马局长写信。

    亲爱的马局长思草大哥:

    前不久,我在《新时代,新教育》上读过您写的《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一文,深受感动。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您对教育理想的真诚向往与不懈追求。通过这篇文章,我对您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也曾思考过教育,并对理想教育充满了希望,可是,在现实面前,我迷失了理想。我也想写作,但写出来的东西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这一次,看到您的文章,我又燃起了热情,希望自己也能写出您那样的好文章。

    只是,我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写出好文章来。现在,向您请教。请帮助。

    “提前审判,你们的程序合法吗?你们能保证结果的公正吗?”听到有鬼魂大声质问,我赶紧将目光从信件上移开来,转过去。那个大声喊叫、大胆质疑的鬼魂原来是陈老师,讨要拖欠工资却被碾碎脑袋的倒霉鬼。“我死了,死在拖拉机的车轱辘下,这是意外。可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还没死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要提前审判我!上帝,阎王,判官,难道因为你们手中有权,无人监督,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尽管我对数字知之不多,对数学一窍不通,陈老师的质疑或质问,还是让我明白一个事实:审判准备的时间不够充足,就会有证据收集不够充分,制造冤案、错案的嫌疑。

    上帝、阎王、判官既不理会陈老师的质疑,也不为自己辩解,从容坐下后,相视一笑,这才一齐看向陈老师。判官用庄严的声音解释道:“未到七七四十九天的审查期限,就把你放出来,让你自由说话,自主活动,是因为我们的审查进行到一半,就发现再审查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陈老师忍不住问:“你们的意见已经达成一致,确定了我的归属之处?”“人死之后的三堂会审,和人世间的法庭审判不一样,不需要照顾隐私,也就没有必要藏藏掖掖。”判官看了看上帝,又看了看阎王,接着对陈老师说,“实不相瞒,我们三方意见的极端对立,已经发展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有寻找折衷方案的努力,都遭遇了失败。因此,我们不得不打破常规,来个提前审理,让你知道正是你的多面和复杂,给我们的裁决带来了困扰和羁绊。最重要的是,我们公开审理你的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敢于把不同的观点展示给大家,就是要让公众见证我们的坦诚无私。”

    “我的意见是,”阎王首先发表意见,“陈老师这样优秀的人,必须进天堂。”上帝笑了笑,问道:“他有进天堂的德和能吗?”阎王说:“可以让陈老师把在世时的奖状、证书拿过来看一下嘛。”“人世间的那些奖状和证书,”上帝毫不客气地问,“有多少是真实、有价值,不颁发给他,就是那个奖项的损失的?”阎王说:“上帝啊,恕我直言,你的这个要求实在太高了。”“那就降低一下要求,你回看人间影像,看一看那些奖励和证书,除去领导扣下自己和家人使用的,利用关系要来的,撒泼耍赖争来的,用金钱、物品、身子换来的,有剩下多少是靠真抓实干,凭真才实学得到的。”说到这里,上帝缓和了语气,但语言的力量反而增强了,“我们的三堂会审,不仅仅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更是跟那些谋私的、耍奸的、作假的算一回总账,对人类所犯错误的最后一次纠正。因此,不能叫材料遮住了双眼。否则,人类也会嘲笑我们有眼无珠的。”

    上帝创造了人,完全有资格凌驾和无视,偏又在乎人类的评价,真让我没有想到。阎王看了判官一眼,对上帝说:“我的意思是说,陈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乡村教育奉献了才智,刚刚退休,就因为追讨拖欠工资献出了生命。陈老师虽然没有倒在讲台上,但是,他是因为教育的遗留问题而死的,也算死得其所。把陈老师送进天堂,是对他勤勉一生的尊重。”“恰恰相反,”上帝毫不留情地说,“陈老师应该入地狱。”“你太无情了!”阎王激动地说,“你会让全天下的教师寒心的!”“请不要激动。”上帝对阎王说,“陈老师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味地应对考试,把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彻底扼杀了。这是对个体的伤害,更是对人类的犯罪。如果不给这种行为以必要的惩罚,教育的春天就永远不会到来!”阎王看着上帝,冷笑一声:“哼,你的心思我知道。你不让陈老师进天堂,是怕陈老师在天堂重操旧业,让那些神啊、仙啊,都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一门心思挑战最难的试题,把最美的天堂变成最大的考场。”“哈哈,”上帝笑了两声,对阎王说,“我就以你之矛,攻你之盾吧。你拒绝陈老师入地狱,不是你没有认识到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是你害怕陈老师给那些恶魔打气:‘多考零点五,脱离十八苦!’”阎王大声质问:“被你收入天堂的那些人,境界真比陈老师高吗?”上帝还算理性些,说道:“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总得给陈老师找个安魂之地吧。”

    判官早就看透了上帝和阎王的心思,也理解他们的难处:天堂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奖赏,叫那些活着的人积极向善;地狱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惩罚,叫那些活着的人主动去恶。秩序一旦被破坏,善恶的根基就会被动摇,人类的存在也就成了笑话。当然,看透了帝与王的心思而不说透,看穿了神和魔的担忧而不揭穿,也是判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毕竟,虽然身为判官,还是要经常和上帝、阎王共商大事的,保持一点灵活性,对大家都有好处。一旦说破,让对方失了面子事小,叫他们恼羞成怒,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可就麻烦了。然而,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上帝和阎王化敌为友,把陈老师推给了自己,再也没有必要保持沉默了。“公正的上帝,我理解您的崇高理想,容不得天堂里有一点瑕疵。”判官庄严的声音忽然温柔起来,带上了中秀的风格,“正直的阎王,我理解你的责任意识,不希望有恶魔走出十八层。但是,我也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陈老师不能在大地上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