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修仙传奇
繁体版

第七章准备(二)

    曲三山下午去南边小山脚下砍竹竿,杜晓负责把砍回来竹竿收拾利索,弄成一样的长短。再用麻丝一根根串起来绑好。

    俩人用锄头在院子墙角挖了半尺深的土沟,把绑好的格栅栽进去,把土填上,用脚踩实。鸡窝顶的格栅做好,又找了些茅草盖上,上面用十多块石头压牢。忙活了大半下午,鸡窝才算是搭好了。

    趁着天还亮,把茅厕四周的窟窿挨个堵上。两人又一人一把斧头砍了两捆木柴回来。

    此时才见王美娥坐着辆马车姗姗回来。二人只得打起精神把把马车上的腊肉,油盐酱醋,还有各种瓷碗瓷盆搬进屋内,又是一顿折腾。

    收拾完以后,杜晓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想起来。这一天干活比跟马丽霞家干活还累,毕竟这是拿人银子,心甘情愿干的。

    “铁蛋,过来!”王美娥叫道。

    “欸!”杜晓进屋,只见王美娥拿出一件崭新布衫扔给他,“穿上试试大小合适不?”王美娥接着说道,“恁娘也太抠了,这衣服上的补丁快满了,也不舍得给你换身新衣裳。”

    “嘿嘿”,杜晓脱了身上现在穿的,换上新衣裳。大小合适,也透气舒适。美娥婶就是会挑衣裳,也真够大方,还给他买件衣裳,杜晓寻思。

    即便曲三山、杜晓俩家都没什么钱,但王美娥跟他娘赵彩凤的过日子的办法大不一样。王美娥家再穷,曲三山穿的衣服也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个补丁也没有。平日里吃喝虽然说不上隔三差五吃肉,但每个月总会见那么几次荤腥。

    杜晓他爹娘平日里铜钱、碎银那是全部攒起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部省起来准备将来再给老二杜田盖新房,娶媳妇。杜晓是知道自己家的家底的,满打满算也不过就十多两银子积蓄。未必就能比人王美娥家攒的钱多,单凭昨天,人家家里就进账十两白银。

    曲三山也换了身新衣裳,把脸洗干净,头发梳理整齐。“铁蛋,咋样?”

    杜晓看曲三山稍一拾掇就跟城里来的人一样,白皮大眼,衣服干净、板正。哪里还像个山村小子,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神气。

    “不赖,看着跟城里人一个样!”杜晓赞道。又看看自己,新买的白布衫显得露出两只胳膊愈发黢黑,摇了摇头,嘿嘿自嘲一笑。

    外貌长相天生的,谁也没办法。长得好固然可喜,长得丑倒也不必怨天尤人。何况他杜晓只是黑了点,瘦了些,眉眼也不是那种丑的无法见人。说不定过两年有钱了,吃得好了也能变得皮肤白些,身体壮些。杜晓暗地寻思。

    曲三山、杜晓俩人约定好明日的活计,王美娥给他俩端了一人一大碗牛肉面。

    “嘿嘿,比过年还吃得好。”杜晓看着苗条上盖着的几大片牛肉,欣喜道。

    牛肉可不是寻常时候能吃到了。别说牛肉,便是鸡肉、鱼肉,杜晓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到。还是庄里边办喜事娶媳妇,杜晓吃过两回牛肉,也就薄薄的几小片。哪像现在碗里面这肉又厚实,块儿也大。

    美娥婶除了名声不好听,这待人真是不赖。

    马家庄的干货、药材基本都是卖给马丽霞她家,价格压得低低的。但是也没办法,他们这里太过偏僻。听说一开始也有那么几个干货商愿意上门,可惜被马丽霞和她爹马宝川不知道使了什么办法撵走,再也不来了。

    马家庄唯有王美娥她家能以市价低一点的价格卖给李大富。杜晓采回来的药材一大半都是偷偷交给王美娥,再转手给李大富,这样价格起码比别家价格能高两成。

    王美娥每次卖药材的钱跟杜晓分的清清楚楚,不沾一点便宜。杜晓在心里还是挺感激这个有些风流的婶子的。

    晚饭吃过,杜晓自个回去睡觉去了。今天不用再听曲三山的呼噜声,嘿嘿。

    一夜无梦,睁开眼又是新的一天。

    早上喝了一碗粥,吃了点馒头、咸菜,杜晓、曲三山开始把曲三山他家的有些老旧的窗纸挨个撕掉,糊上崭新的。

    他俩又用红油挨个把家中的门板刷了个遍。王美娥今天倒也没闲着,给二人打打下手。

    大半天下来,院子里外看着焕然一新。

    王美娥把新买的花瓶摆上、字画挂好。杜晓进屋看了下暗暗赞道:“俺婶眼光就是好,这比娶媳妇用的婚房看起来还得劲。”

    杜晓盯着那几幅字画,瞅了又瞅,怎么看怎么顺眼,听说字画里面都有非常深奥的寓意。可惜自己不识字,压根儿不知道人家这写的、画的都是什么意思。

    就这般忙忙碌碌到了第三日上午,杜晓曲三山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妥了,“铁蛋,给我想想还缺点啥!”曲三山问道。

    “人住的地方倒是差不多了,不过人家都骑马,还得找个地方安置。”杜晓回道。

    曲三山一拍大腿,“是嘞,是嘞。我只想着安置人。就没想过人家骑马过来,到时候这马咋弄。”

    说干就干,二人在院子前边小树林找出合适地方。先把中间的小树苗清理干净,又砍了两捆竹竿过来。找来几条粗粗的麻绳,绕着四棵成长条形。随后把砍来的竹竿逐根放上去用麻丝绑好。

    “三山,你俩这是弄啥的?”马来喜晃晃悠悠走了过来。这两天马丽霞家的马厩也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活儿也用不到他马来喜。

    “搭个简单些马厩。”曲三山冷冷回道。

    马来喜看了半晌,又踮起脚尖看了看曲三山家收拾的崭新的院子,“是不是准备招待人家九鼎商会的?”

    “嗯。”曲三山不愿跟马来喜多说。这两天马来喜肯定没少在外头叨咕李大富和他娘那点事。

    要是往常,曲三山最喜欢找马来喜问东问西。每次马来喜从外面回来,曲三山总是第一时间跑去听马来喜说些天南地北的新鲜事儿。

    “让我也给你俩搭把手”,马来喜撸起袖子准备帮忙。

    曲三山也不理他,随便马来喜干什么也不主动开口说话。

    倒是杜晓主动开口问了:“来喜哥,这九鼎商会到底是干啥的?”

    马来喜咧嘴一笑,“你去过县城就知道,城里最大最好的铺子都是人家九鼎商会的。”

    “哦,这么厉害?那不是说咱石板县最有钱的就是九鼎商会了?”杜晓惊诧道。

    马来喜边哂笑一声,“石板县算啥?人九鼎商会做的是咱整个岭南州的生意!”

    “九鼎,九鼎,一言九鼎!人家会长在岭南州说话比咱知府老爷都好使!”马来喜眉飞色舞道。

    “原来是岭南州最有钱的人家!”杜晓感叹道。

    他只知道岭南一州十六县,连别的县叫什么名字也说不太清楚。毕竟他连县城也没去过,一州之地有多大,只能靠自己凭空想象了。

    这小小的马家庄还真是来了不得了的大人物,而且就会住在他隔壁,杜晓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