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第七章 宋朝的生活(下)

    等到柳铭章离开布庄的时候,远方天际那片红云已经逐渐朝西山沉落。

    因为午间只喝了一碗豆浆还有一肚子茶水,此时腹中早已饿得咕咕作响。

    “难道北宋的经济已经好到人手一套房,竟然连个吃饭的客栈都没有,简直离了大谱!”

    柳铭章嘀嘀咕咕地在开封大街上晃悠了半天,发现不但没有客栈酒馆,就连市集菜场的影迹都见不着,身侧宅院全是高门大户,门当不是麒麟卧松便是莲花石鼓。

    其实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客栈酒馆,而是因为柳铭章刚好走到了一处富人区,这里错落的数百户全是北宋的达官显贵、名门望族。

    建筑风格多是五进院落,这种宅院比起当朝帝都四合院还要霸气许多,通常占地2-5亩,大概1300-3500平方米的样子。

    大户人家人口多,正常祖孙三代,单爷四子十二孙,加上各房正妻便已经有二十多口。

    这还不带各房小妾,要是再算上管家车夫账房伙房婢女杂役浣衣书童侍读花农小厮及各院洒扫……

    一个百口之家也不过是那一支儿,远达不到一族之数。

    在这样的规模下,很多都是一个月或者半个月进购一次食材,平日里基本足不出户,便是家中撞上生辰死祭,也是请些名角唱旦到家中摆开排场,鸣锣奏乐好生热闹一番。

    平民百姓知道这边僻静,大多不会选择到这附近做营生。

    脚步越走周围环境就越是诡异,因为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也没有大户人家在门外掌灯,柳铭章无奈大喊了一声道:

    “该死的老天爷!你他么的玩我是吗?让我赚到了钱却连一口吃的都买不到!安的什么心呐!”

    当一阵晚风吹过,这一声悲鸣也不过惊起了几只家雀儿跟野鸟。

    这时其中一户人家的侧旁小门被人从里头拉开,里头出来一个侍女模样女孩将一个簸箕放到了门外对柳铭章招了招手。

    柳铭章一脸呆滞地走了上去,看到簸箕中放了些蒸坏了的糯米糕。

    说是蒸坏,其实倒也不坏,只是坏了些许卖相,闻着糕点上还散发着微微热气,柳铭章不禁咽了咽口水。

    可就在他准备向侍女道谢的时候,却听到那位侍女小声说道:“小乞丐,拿了就快些离开吧。”

    看着侍女说完便推到门内,用其中一道房门挡住自己的身体,只露出小半张脸查看柳铭章是不是把糯米糕拿走。

    这时柳铭章才明白,或许古代人未必都嫌贫爱富,只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过低下,像自己这一身褴褛脏兮兮的模样。

    倘若自己给这一户高门传染进什么疾病,家族中人自然有能力医治,但眼前这个侍女作为第一接触者,丢掉贵族家仆的月俸不说,还有可能被赶出家门,最终只沦落一个病死街头的惨淡下场。

    看到侍女的眼神逐渐焦急,柳铭章果断上前用垫在簸箕上的蒸布把几块糯米糕包裹起来。

    包好以后刚想转身,突然好似想到什么,又从怀里摸出了冒牌宋仁宗赏给他的几枚太平通宝放在簸箕上,才将糯米糕的包裹抱起向外跑去。

    都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传这是朱夫子坐在自家向阳的书房中看书,望着窗台下清澈的小池塘有感而作。

    但凡高门大户都很喜欢在自家花园中挖池塘,所以古代建筑地段也有价格高低之分。

    要是现代的黄金地段是学区房、地铁口的话,那么古代就是渠水横贯、曲径通幽了。

    当柳铭章绕出房区,走在一条偏僻的沟渠边上,看着清澈的渠水倒映着粼粼霞光,觉得景色倒也不错,可不像现代那般拥堵,走到哪儿都是人头攒动,不厌其烦。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沟渠边上没有一张像样的长凳供行人歇脚。

    于是他找到一处较为平整的草植一屁股坐下,这才慢慢打开装着糯米糕的包裹,抓起一块细细品尝起来。

    随着暮色逐渐西沉,渠水旁摇晃的柳条随风飘荡,柳铭章索性躺在了草植上,眼神逐渐迷糊。

    半梦半醒间,他回忆起自己曾经读史时读出的那些意难平,也曾想过如果回到过去,回到一千年前,他会如何如何改造这个积贫积弱、不堪回首的时代……

    或许他根本没意识到,在他口中最魔怔的那个人,其实是他自己。

    直到过来戌时后,天色变得昏暗,若是乌云盖顶不见天光的夜晚,许多地方会变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各家各户便开始将灯笼悬挂在大门口。

    出于对黑暗的恐惧,于是在民间便衍生出了许多妖鬼志怪的小说话本,这些志怪大多都是从唐宋这几百年开始流传的。

    若是要问为什么两汉三国时期没有这么多妖鬼志怪,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的寻常百姓家,还不懂得夜生活为何物吧。

    正在柳铭章昏昏沉沉的迷梦中,他好像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脚步声后面似乎有人在急急叫唤着……

    “哎哟!姑奶奶!我的小姑奶奶!天下痴情男子何其多,你怎么老是想着那负心郎?”

    柳铭章在浑浑噩噩中睁开双眼揉了揉,循着摇曳的灯火望去,看到一个身材微胖的小阿姨正手提灯笼追逐着她前面不远处的一道倩影。

    嗯,从那窈窕的身型上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就在柳铭章想要起身一探究竟的时候,看到前方不远处一座石桥上,年轻貌美的姑娘像是绊了一跤。

    不过很快又背起行囊,提起裙摆准备穿回她遗落在身后的鞋子继续逃跑。

    不料那位微胖的小阿姨快步赶上,气冲冲地捡过她的鞋子一把扔进了渠水中。

    嘴上气喘吁吁地说道:“跑!我让你跑!就为了那个天下第一负心汉,你给我死在外面吧!”

    “哎呀!妈妈!侬怎么就不知道我心里的苦?要是一天见不到柳郎,我宁可投湖自尽!”

    姑娘见鞋子被扔到了渠水中正在缓缓飘走,一时半会儿取不回来,转身掏出了凄凄惨惨地语气对小阿姨说着,说道最后竟带着一丝倔强,不过很快又变成哀怨怨地央求道:“好妈妈,侬就从了乖女儿吧!”

    见小阿姨有些无奈地踌躇,姑娘举着手帕略一掩嘴,连忙顺着渠水漂流的方向追逐自己那只绣花鞋,而此时那只绣花鞋,正朝柳铭章所在的地方飘了过来。

    “公子!公子!那位公子!快帮我拾起那只绣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