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第八章 花魁夜奔

    “公子!公子!那位公子!快帮我拾起那只绣花鞋!”

    柳铭章看着从远处跑过来的小姐姐,又看了看飘在渠水中的绣花鞋,无奈弯下腰去,伸出手等着那只鞋缓缓飘过来。

    捡起鞋子后,他发现鞋子大小和现代女孩的鞋码大小差不多,也就36码上下的样子,这才想起原来在北宋前期,阁中少女裹小脚的陋习还没有全面铺开,心头便是一阵庆幸。

    不料姑娘只是随手接过他递去的绣花鞋轻轻一拧,瞬间挤出许多渠水滴落在草丛中。

    很快那位微胖的小阿姨也赶了过来,没好气地看着姑娘大大咧咧坐在草地上整着鞋子,踌躇良久依旧一言不发。

    这时穿好了鞋子的姑娘起身对柳铭章欠身行礼道:“侬家姓张,艺名师师,还未谢过公子救鞋之恩,不知公子尊名。”

    柳铭章听到这位姑娘自称张师师,便已然知晓她的职业。

    因为在整个宋朝的青楼行业中,叫师师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无一不是各楼台柱、花魁、青红倌人,许多女子甚至还以得“师师”之名为荣。

    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位记录了中国数千年间屈辱度仅次于近代史节点的王氏。

    没错,就是后来改姓李的那位师师姑娘。

    至于眼前这位张氏,柳铭章一时间倒没太想得起来,只是想起先前那户侍女对自己避之不及的态度,连忙作揖回礼道:

    “在下柳铭章,自江南进京赶考,不想行船遇江中大浪倾覆,侥幸得救后一路拾荒到了开封府,还望姑娘不要见怪。”

    “公子姓柳?”

    张师师听到柳铭章的话顿时眼前一亮,惊讶地望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后焦急问道:“江南哪里人士?”

    “柳州人士。”虽不清楚面前姑娘的惊异神色从何而来,柳铭章依旧睁眼说瞎话。

    听到柳州这个地名,张师师顿时一阵失望,倒是身后那位小阿姨像是见了天神,扔下手中灯笼上前扯过柳铭章的手肘大呼道:

    “太好了!太好了!公子姓柳,又是读书人,可是作得诗词?”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柳铭章略显尴尬,想起自己从小看过读过的诗词不知凡几,倒也试着写过好些,便有些迟疑着说道:

    “倒是……倒是作得……不过都是在下幼时信口胡诌,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不碍的!不碍的!只要作得便好。”此时小阿姨已经有些激动,对柳铭章解释道:

    “公子有所不知,自从我家师师被那天杀的柳七勾了魂魄,便整日茶饭不思,经常将自己锁在房内唱着柳七的词曲,这下可苦了众多豪门贵公子。如今得遇柳公子,真是上天见怜,是苍天专程送柳公子来解我家师师的相思之苦。”

    听着她的这一番解释,柳铭章顿时注意到这二位反复提到的一个名叫柳七的人……他想起在他读过的历史中,倒是有这么一位被世人称之为“柳七”。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

    想到这位小姐姐的姘夫可能是柳永,柳铭章试探性地问道:“姑娘口中的柳七,可是柳三变?”

    小姐姐没立马回答,倒是一旁的小阿姨带着哭腔大喊道:“就是那天杀的柳三变,疯流成性,前夜才跟师师许下海誓山盟,转眼便投到别个娘子怀中。”

    小阿姨这严正的指控顿时让柳铭章哭笑不得。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对柳永的评价跟记载……

    远不止此。

    这厮的疯流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最搞笑的是别人逛窑子通常会撒出大笔钱银,而他逛窑子却是姑娘花魁们养他,怕是管仲复生也不得不说一句钦佩的话。

    不过这时,张师师却带着一脸疑惑问道:“公子真作得诗词?”

    “哎呀!师师你就别犹豫了,快带柳公子回楼里,备齐花笺笔墨和上好的绍兴黄酒,待公子填来。”

    小阿姨说着,死死拽过柳铭章的手臂,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怕就是死也不肯再松手了。

    柳铭章任由着被那位张师师姑娘称作“妈妈”的小阿姨一路拖拽,不情不愿地绕过了许多楼宇,来到一座挂满了红灯笼的小楼前。

    这时他才看清了,小楼上挂的牌匾写着的几个大字——得月楼。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此一句正出自北宋诗人苏麟的《断句》。

    如今苏麟应该已经年过五旬,就不知道眼前这座得月楼牌匾上的字和苏麟有没有直接关系了。

    柳铭章被小阿姨一路拽进得月楼,期间不少小厮龟少朝他投来好事者的目光,但都被小阿姨恶狠狠地瞪了回去。

    这座小楼十分宽敞,建筑风格则是一派花楼设计。

    花楼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将前堂跟后堂先分隔成两段,前堂待客而后堂做厨。

    然后再将三楼以下的前堂全部镂空,宽大的楼梯立于前堂的最中间,一楼除了掌柜前台和一旁的奏乐小厅以外,其余的全都是饮酒“赏花”的普通座位。

    相比起一楼来说,二楼则可以算作是复合型的设计,除了廊道中放置的好些VIP卡座外,还有一些贵宾包间供游人饮酒“赏花”。

    至于在三楼往上,则有一个宽大的空间,因为从二楼开始就将整个后堂上方的空间占据,三楼的部分前堂跟整个后堂,顶上正是一众高门贵客争相赋诗、竞逐花魁芳心的斗诗现场。

    对于这种大型选秀现场,坊间早有传言说:

    “必须先赚得花魁的眼泪,才能顺着那一滴晶玉走入那座心房。”

    只是多年经营积累下来,对于赋诗填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本只是随手填出艳俗的诗词就能抱得美人归。

    但到了后来,随着一众才子横空出世,就像柳永那样,在诗词流派上开创了一个雅艳的时代,这一下便把艳诗艳曲拔到极高的水准,等闲诗词可入不得花魁小姐姐们的眼。

    柳铭章跟随小阿姨来到了二楼的后堂,这里是一众雅室,这时他只听到小阿姨唤来几位十二三岁少女吩咐了几句后转头对他说道:

    “柳公子莫急,我先让裁缝为你丈量尺码,一会儿便送你到雅厢中沐浴更衣,若不然,你这身布料着实惹眼得很。正好这会儿师师也在梳妆打扮,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会亲手为你研墨……”

    “只待公子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