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停舟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和风语堪破惊天谜

    那时穆行舟正与裴星澜交谈时,江水雁因想小解醒来,没见床边有穆行舟的身影,只站着一君莲,君莲忙去扶身帮忙。

    帮完她后,江水雁无声道:谢谢。

    君莲扶着江水雁回床,见她唇语,平淡道:“分内之事,无需多谢。”江水雁虚弱地微笑,又回了带暖意的被窝里,唇语问道:我行舟哥哥呢?

    君莲道:“他有事出去了,马上就回来。”

    江水雁点点头,时不时看向门,也不闭目。

    一会儿,穆行舟急忙赶回,悄然开门踱步进屋,放缓呼吸一抬眼一窒,挂起笑道:“怎么醒来了?”说着看向君莲。

    君莲道:“如厕。”说完就退出房间了。

    江水雁一瞥穆行舟背后眼见一熟悉身影,定睛一看,竟是林和风,于是连忙支起身子,穆行舟、林和风一齐上前,穆行舟扶起来她坐在床边。

    林和风从旁拿两凳子,和穆行舟一齐坐下,见江水雁喜上眉梢,冲淡了一抹病态,用唇语兴奋道:三师兄你来看我了!

    林和风见她喊的“三师兄”,按耐住泛起的泪意,是满心欢喜,略带沧桑地爽朗笑道:“对啊!三师兄来看你了,你可要快快让身体健康,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才好。”

    那日林和风离去办事,办完事后听裴星澜之命令来此,今天刚至,与穆行舟偶遇,听闻江水雁病卧床榻之事,来此看望。

    江水雁再见旧时兄长,很是愉悦,正午吃饭也多食了几口,脸色唇色红润,容光渐焕,可见心灵精神状态的作用。

    三人围坐圆桌,桌面摆放残羹余蔬,江水雁只听面前二人说话,听到有趣处便含笑鼓掌点头。

    林和风主要讲这几年来在外游历的风景趣事,人文故事,竟是同那吃酒作陪的说书先生,讲的生趣十分。

    “就是如此了!我见他已经不能起身,笑到肚子吃痛,便抽马离去了。”林和风讲完,未及敛下笑容,嘬了口荷茶,清凉解渴。

    穆行舟拿过茶壶,倒满了三,坐下道:“师兄,我可太羡慕你这潇洒不羁的性格了,还经历了如此多快意恩仇的趣事。如你所闻,我真想亲自见识见识这世间。”

    林和风微微晃头笑道:“年轻人,你现在不就身在世间吗?哪还用去见识?所见所闻皆为世间,哈哈哈哈哈!”接着一阵秋风扫叶般的爽朗笑声。

    穆行舟、江水雁被林和风一人引起这欢快的气氛所浸染,互相交换眼神中的悦意,如同回到了儿时在孤山上,家人般的师门之间其乐融融,畅所笑言。

    穆行舟道:“师兄,这每个人眼中的世间又不尽相同,怎能混为一谈?吾之所见非汝之所闻,但我只是想,多见见不同的世间,远近高低各不同,采各家所长,这多有趣!”说到最后一句,一拍大腿略兴奋道。

    林和风先是点一点头,然后托腮在桌沿,道:“见多识广却是有利,但贵在坚持本心,行舟,世间繁华万千,容易其中受到迷惑,但只要本心不失,你做什么都无所谓。”

    穆行舟思忖,这句话不太像从前的三师兄说出来的话,原来是人都会变的,不禁想到自己以后会变成什么,尤其是报仇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江水雁打了打哈欠,林和风打趣道:“小妮子困了,赶紧上床睡觉去吧。”憋回去的困觉催出来的泪眼模糊,唇语问道:三师兄你呢?

    林和风道:“我不走,就陪着你们,一起在这里。”说完看了穆行舟轻点头。

    穆行舟微愣,转瞬将江水雁扶到床上,道:“我先去看看三师兄住在哪,送他回去,一会就回来,你睡觉就好,若是有什么事,摇铃,我一定立马来,知道吗?”穆行舟从袖兜拿一袖珍铜铃,放到江水雁手中,紧紧握上放到薄被中。

    江水雁点点头,对林和风道:三师兄再见。说完就听话地闭上了眼。

    穆行舟跟着林和风转身离开,走到门口,穆行舟对君莲道:“我一会便回来,看好她。”君莲点头。

    二人沿着抄手回廊,沿东转角向北,又是一庭院,规格同前,院中四角围栏种植龙柏翠微,围栏辟出四支小径中央,坐落着一棕瓷大水缸,几支荷莲亭亭净植而出,平添香远益清。

    “这是鹤老前辈的居所,我就借助在此院西间。”林和风走到东侧小径口,下过回廊台阶,向对面一指。

    穆行舟顺着一看,应声道:“鹤渚爷爷的居所?这么近?就住在我们后院。”

    林和风道:“要不然你以为呢?”

    穆行舟道:“我并不常见鹤爷爷,孤芳源占地广阔,只以为鹤爷爷住在离我们很远的清幽居所,也未曾来拜见。”

    林和风道:“你也见到了,孤芳源也没多少人,清幽的很。鹤老前辈的确喜清静,符合老前辈的性情。”

    穆行舟道:“此地为家,快哉。”

    林和风一笑道:“行舟,你以后也可以寻一世外之地,无忧无虑,快活一生。”

    穆行舟看了一眼水缸内道荷莲,芬芳馥郁,又看向林和风道背影,道:“那三师兄呢?”

    林和风道:“我就做不到无忧无虑,我喜欢热闹,你了解我吧?”尾句却不是疑问语气。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西间,林和风推开两扇木雕莲荷藕镂空油纸门,迎面一朵水墨荷花绽开于鲤鱼池,旁以行草写道:花之君子者。两排竹帘,房内无甚贵重装饰,却是雅静房舍,见之忘俗。

    飘香似从画中来,穆行舟扫了一眼,并未见有香炉香台,奇道:“这香洗净心肠一般,只是不曾见有焚香。”

    林和风关上门,室内昏暗,走进西面左侧墙壁,卷上竹帘,窗棂处外光乍现,推开木雕窗框,杨柳岸蔚洇繁茂之景,人间精华之地,柳发纷拂,夹岸数十丈荷花池,蜻蜓点蕊,光映入水,水耀堤桥,夹杂中间的各色景植丝毫不影响水天相遇,水光直映更显朦胧,眩晕处清香扑鼻,惹人玩味。

    真正的美不需要氛围的点映,大方迎面的美,惊心动魄。

    何羡九云天,人间正好。

    穆行舟呆在了窗框中的画,只顾从眼目鼻息撷取,林和风端给他一觞水,穆行舟才记自己身在凡尘。

    只当是茶水,轻抿一口,起初无味,后觉甘甜,夹杂空气中天然的荷花香,美妙绝伦。

    林和风饮过一觞,欣赏画中景像,道:“你对自己的身份了解吗?”

    穆行舟见画中添了一抹飞鸟,道:“师兄所说的,师弟不了解,还请师兄明示。”

    林和风道:“令祖父姓匡名双慎。”

    穆行舟一时不知林和风何意。

    八岁事变之前,穆行舟每逢祭祀节日,在穆家祠堂祭拜时,只供奉祖父祖母,而列祖列宗都记录在一本族谱上。而祖父祖母的木牌位位于长案中央,横联由左至右“祖德流芳”,双旁“慎终追远古今情,启后承前天地理”。牌位左写就“先父穆双慎之位”,右写“先母乔瑛之位”,祠堂不大,用物也非华物,就是普通寻常百姓家供奉百年后的长辈一般,很平常。

    林和风见穆行舟无反应,继续言语道:“而所姓之匡,乃前朝匡氏。”

    穆行舟以不易察觉的角度微微皱眉,群鸟早已掠过画框远去,不留痕迹片影。

    “不胜荣幸,我称一句‘匡前辈’,师弟莫怪。匡前辈乃前朝最后一代国君之兄,也就是末二代国君之子。匡前辈乃前朝皇宫孙姓贵人所出,末二代国君孩子众多,匡前辈地位不高不低,孙贵人和匡前辈又不甚得宠。”

    “那时候师兄都还没出生呢,大概得五十多年前了。匡前辈弱冠之年被封藩王,名号曰‘穆’,也就是穆州的藩王,并且配妻乔氏,是当时一五品文官之女。众所周知,穆州地处极南蛮荒之地,荆棘遍野,民风强悍,生活条件极为艰难。匡前辈虽是奉旨去任命,其实说是‘发配’也差不离了。据说,匡前辈携同新妻刚至穆州不久,孙贵人便撒手人寰、不幸辞世了。”

    “匡前辈虽处皇宫,贵为皇子,但不受宠的日子在皇宫可太不容易了。只得逆来顺受,好在匡前辈性格坚韧温和,受过庠序,好用功读书,为人处事据说很有一套,为了生活也得隐藏光华。”

    “穆州,百废待兴,匡前辈将所学尽数用在了治理上,极力发展当地盐渔业,并制出一份发展计划书册。一开始,压根儿没人搭理他,他就拿着书册一家一家地敲门劝说,找人合伙。渐渐的,穆州也算那片蛮荒之地的富庶国度了,百姓也渐渐接受了这位‘友好’的皇子。”

    “一转眼快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有为青年也已过不惑,儿女双全,生活倒也美满和乐,只是生不逢时,遇上了改朝换代,树倒猢狲散。其实当时,国家由末代国君执掌皇权,叹息国运已尽,气数进入倒计时了。八方盗贼群起,偏偏遇上饥荒洪水等天灾。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流离失所,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流民盗贼士兵,穆州这处无人问津的蛮荒之地,也遭到了冲击。”

    “冲散了整个穆州,也冲散了匡前辈一家,家破人亡,国破山河。后来的故事师弟也听过吧?就是今朝先帝救人民于水火之间,扶大厦之将倾的故事。其实,换汤不换药,一个大厦倒了再建一个就好。君位的大厦永远都在,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

    林和风走近穆行舟,在他身侧问道:“行舟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