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在五丈原,丞相刚归天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黄月英的指责

    丞相府。

    诸葛瞻跟众人告罪一声,先进了相府,安平等人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正厅。

    一路上沉默不语,魏延满怀心事,叹了口气。

    “自从丞相提兵北伐以来,我已经很久没来相府了。”

    说着,抚摸着面前的桌案,似乎回忆起什么。

    “想当年,先帝仍在,坐于上位,意气风发,带领我等共讨曹贼,”他指着前面的大案。

    “丞相出谋划策,西乡侯、永昌亭侯左右为伴,那时大汉何等强盛,老夫真以为在我辈之时便能兴复大汉,”魏延顿了一下,沉默下来。

    “如今先帝早已故去,现在连丞相都已归天,吾等皆垂垂老矣,大汉又该由谁来兴复?”

    “南郑侯可还忧国乎?”

    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

    接着想起杂乱的脚步声,安平便看到一名贵妇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那夫人虽然衣着朴素,也没带什么艳丽的头饰,但其脸上却有种不怒自威的仪态显露出来。

    安平猜测,这大概就是丞相夫人黄月英。

    果然,魏延等人听到声音,转过身来。

    见到老妇人,一起行礼道,“见过夫人。”

    黄月英微微点头,在诸葛瞻的搀扶下坐上大案。

    “魏征西无需多礼,”刚想继续说下去,发现在魏延旁边坐着面生的安平。

    “这位是......”

    魏延刚要说话,魏芷站起身,抢先道,“回夫人,这位是安平安舒和,山中仙人的弟子,几日前在终南山中救了我父兄。”

    “嗯,”黄月英微微点头,“原来是山中仙人的弟子,老身虽在成都,也听闻过令师的名号,如今看来,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安平连忙起身,“夫人过奖了,在下才疏学浅,只是自幼跟家师身旁,学了些护身的武艺。”

    “安公子谦虚了,”黄月英招呼下人看茶,又接着道。

    “不知安公子此番下山所谓何事?”

    傥道子之所以被人称为山中仙人,不仅是因为他经常济世救人,更主要是其武艺高强,神出鬼没。

    在终南山中修行十余年,能碰到他的人寥寥无几,平日也没有关于他门下弟子的传言。

    现在安平突然出现,不仅武艺高强,还打着山中仙人的名号行事,这不免让黄月英怀疑有什么问题。

    张张嘴,安平脑子里电光火石般流转。

    自己门内发生重大变故,这种机密不能透露,对自己没有益处,反而会引起别人猜忌。

    而自己身负仙人之徒的名号,对以后的行事会多有方便。

    趁人不注意先看了魏芷一眼,抱拳道,“回夫人,平乃是奉家师之命下山而来。”

    “去年家师夜观星象,感悟天道,决定长时间闭关,参透天机。”

    “临闭关之前,曾嘱咐过我,丞相诸葛孔明,乃匡扶社稷的不世奇才,大汉定能在其手中复兴。然其事无巨细,皆自己操劳,长此以往容易积劳成疾,便让我下山协助丞相,分担些琐碎之事。”

    缓了口气,安平看向黄月英,“平才疏学浅,只会些粗略武艺,没能见到丞相,只好先在军中任职,待北伐曹魏,积累战功,受到丞相赏识,再同丞相共谋大事。”

    “没成想......”说到此,安平声音有些哽咽。

    本来只是编个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说着说着,安平自己也开始难受起来。

    别人穿越,都是辅佐刘备,辅佐诸葛亮,打的都是群雄争霸的剧本,那时候天下局势混乱,只要穿越者按照历史走向,改变几个关键节点,便能让刘备乘风而起。

    不论是刘备的仁德,还是诸葛亮的才智,他们都是极为优秀的领头人。

    在他们手下,根本不用担心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现在人都没了,自己在这个时间穿越,想要兴复汉室的难度极大,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共同协作的伙伴。

    等麒麟儿姜维成了气候,可为伙伴,都已经到蜀汉末期,无力回天了。

    黄月英看着安平,见他神色忧伤,眼中含泪,满脸的悲切,不像是作假的模样,连忙劝道,“没想到仙人也在挂怀夫君,有劳令师了,夫君福薄,能力不足,只得身体力行,已报先帝之恩。

    “安公子莫要悲伤,人各有命,不可强求,先帝一生都在为兴复汉室而奋斗,夫君受托孤之恩,能肆意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实现人生的追求操劳不止,纵然死在这条路上,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夫君在时,曾多次跟我提起先帝时的事情,彼时众人为了汉室而奋斗。”

    “而如今......”

    说着,黄月英看向魏延。

    “魏征西,你眼里可还有大汉吗?”

    语气很是严厉,连带着面色也沉了下来。

    魏延没想到会突然问向自己,神情一愣,“夫人何出此言?”

    “延深受先帝和丞相重托,为兴复汉室而努力,怎会心中没有大汉?”

    黄月英看着他,“心有大汉不只是说说而已,不听军令,带兵攻击同僚,抛下士卒逃回成都,这就是心有大汉,你就是这样报答先帝的?”

    她的话字字珠玑,加上黄月英丞相夫人的身份,魏延听了,满脸通红,站起身来却不知道怎么反驳。

    他没想到黄月英会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些事情都说出来,对于平日里很是高傲的魏延来说,这无异于当面打了他一个耳光。

    坐在下垂手的魏芷和姜思二人也是满脸紧张,生怕魏延恼羞成怒,反驳黄月英。

    安平心里很是沉稳,自己在客栈已经用这些话斥责过魏延。

    让他明白了,在丞相死后的现在,他魏延就是大汉最后的支柱,外界对他的所有质疑,表面上是在指责他,实际是为了摧毁自刘备夺取蜀地以来形成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北伐理念。

    魏延越反驳,就越会落入对手们的圈套。

    所以安平在昨天晚上跟魏延说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肩负着大汉的未来,所以不能死。

    为报先帝知遇之恩,哪怕背上骂名,也不能死,只要活着,大汉就不会失去北伐的动力,就会有光复汉室的希望。

    魏延被安平的话给打动了,对于今天的场景,想必他早就有了预料。

    想到此,安平还是有些感慨。

    刘备刘玄德,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先是关羽千里寻主,然后是孔明鞠躬尽瘁,现在是魏文长甘愿受辱。

    是何等的魅力,才能令如此多的英杰,因为一句“为报先帝知遇之恩”而奉献一生。

    这种精神,也只有后世那红色的精神可以相媲美。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这是魏延以后的信条。

    安平知道,魏延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