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世子
繁体版

第81章 高天撞柱

    围观的朝臣越来越多,甚至一些低阶官员也上去凑热闹。

    黄盛眼巴巴望着陈帝,想出手整肃朝纲。可是陈帝表情颇为平静,似乎不以为意。

    徐陵更是现场设坛,当众洋洋洒洒说起了经书的来历:“当年权臣朱异祸乱朝纲,御史大夫高循当朝弹劾。然而梁帝昏聩,竟令高循自囿于宅中,抄写法华经。高循痛苦万分,最后哭瞎双眼,血泪洒在这经书上,所以后人称为血经。”

    陈叔陵无动于衷道:“左仆射说了这些,与高琦有何干系?这是高琦的字吗?”

    徐陵冷冷道:“始兴王问得好!请看这血经最后的文字,其笔法与前文大不相同,这是为何?”

    他走到帛书尾端,指着最后的文字道,“《法华经》六万余字,写到最后,高循哭瞎了双目,无法再写。这最后的经文正是高琦为父执笔所书。诸位臣僚只须比对字迹,便能发现二者并无差别。”

    无需徐陵再说什么,群臣早就有了答案,不少人附和呼应。

    陈叔陵亲自鉴别,果然发现碑文和帛书上的字迹相同,应出自同一人手笔。他心中不服,大声质问道:“帛书上的字就一定是高琦的字——”

    “陛下!”顾野王抢断陈叔陵的话,道,“正因为是高琦代笔,梁武帝才以事佛不诚的罪名将高氏父子发配岭南。此事早已记载,可访可查啊!”

    秘书监韦鼎正在编纂梁书,放下笏版出班道:“臣查过前梁典籍,确有此事。”

    群臣亦然,有些也知道内情,纷纷站出来佐证。

    一向嚣张跋扈的陈叔陵毫不气短,继续笑道:“即便碑文确实是高琦所书,又能怎样?”

    一直为高天之事奔走呼号的顾野王终于忍不住,手指陈叔陵厉声喝问:“大王意欲何为?”

    陈叔陵面色不改,冷冷道:“博士何必动怒?我朝选官注重门第资历,而天下动荡,士家衰微,士籍难考。有人为了做官,胡乱弄些凭证,假投他人门户,此事屡见不鲜。博士和信都侯虽是好意,可难免为他人所欺。”

    “你……”顾野王气得说不出话,只得以求助的目光望向陈帝,“陛下……”

    陈帝点点头,道:“宣他进殿。”

    黄门郎立即将守在殿外的高天喊了进来。先前殿中的激烈交锋,高天听了大概,心中了然,对顾野王这些老臣充满感激。

    陈帝道:“高天,你自小生长在蛮荒之地,理应沾染不少蛮夷之气。可不过半载光景,你的言谈举止已与士人无异,令人称奇。”

    高天恭敬回答:“陛下圣明,天下归心,蛮荒尽服王化,大陈已无夷民。”

    陈帝龙颜大悦:“说得好!”

    冯仆道:“自从高公子知道自己身世后,苦心学习,日夜不辍,加上他天资聪敏,过目不忘,才能洗心革面,重归士林。”

    陈帝眯起眼眸思量,问高天道:“你有过目不忘之才?”

    高天道:“先君在世时授我强记之法,略通皮毛。”

    陈帝信手拈起案上一本奏疏,叫黄盛交给高天,道:“这是征北都督吴明彻的战报,除了朕没人看过。你能过目不忘,可会背下来吗?”

    这明显是试探,如果不答应,则正中陈叔陵下怀,于是高天回答:“学生愿意一试。”他接过奏疏看了一遍,还给黄盛,不过用了半刻光景。

    陈帝对陈叔陵道:“始兴王,你来查验,如有差错,当即指出。”

    高天暗中佩服陈帝的驭臣之道,如果自己背不出来,则陈帝一举甄别奸小。如果自己背出来了,陈帝又可以反过来斥责始兴王,左右立于不败之地。

    “高公子,你不要怕。”冯仆担心他紧张,安慰道。

    高天道谢,然后当堂朗诵吴明彻的奏疏。群臣无不屏息凝神,侧耳倾听。陈叔陵瞪大眼睛,用心对照每一个字。无奈高天背诵十分流利,竟追不上他的速度,好似他手里也有一本奏疏。

    陈帝面色逐渐凝重。奏疏中不但有攻陷城池的名称、敌方将领的名字,还有斩首俘敌之数、缴获粮秣辎重之数、陈军伤亡之数、有功将领战绩,以及急需援军、战马、铠甲、弓弩等数目……名类复杂,数目极多,不可能准确记住。他看向陈叔陵,这个先前气势汹汹的二皇子正目不转睛盯着奏疏,无暇他顾。

    高天一口气背完奏疏,陈叔陵却不置一问,群臣无比惊诧,大殿再度陷入沉寂。

    “始兴王。”陈帝问,“可有错误?”

    “没、没有。”陈叔陵有些慌乱道。

    顾野王大笑道:“大王还有何话可说?”

    陈叔陵红着脸道:“正因此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方敢以假乱真,冒充忠臣遗孤。”

    以直言进谏著称的尚书左仆射徐陵痛斥道:“始兴王是何居心?为何一再诋毁高公子?前有冯太守和顾博士的举证,后有梁武帝的血经,陛下又亲自问对,你还要怀疑?”

    陈叔陵索性蛮横到底,冷笑道:“士家门第关乎选官用人大计,岂能轻易处置?”

    眼看始兴王胡搅蛮缠,朝臣多数观望,相持无益,高天灵机一动,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

    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笑声镇住了,眼见白衣少年仰首而泣,感同身受,不少人眼眶湿润,暗鸣不平。

    陈帝薄怒道:“高天,你笑什么?”

    高天答道:“我笑我自己!千里而来,投奔新朝明主,竟在这大殿之上自取其辱。新朝既不容我,我便随先君去吧!”话刚说完,高天寻一立柱当头去撞。亏得身边一众臣子连抱带拖,才将他拦住。

    殿中顿时大乱,呼喊声此起彼伏。在顾野王、徐陵、周弘正和冯仆的带动下,群臣纷纷下跪,为高天作保。

    事已至此,众怒难犯,陈帝终于发话:“众卿作保,此人当真不假,苍天有眼,叫高氏一门留后啊。”

    徐陵紧接着道:“陛下挥师北伐,一扫前朝颓势,万象更新,而忠良来投,既是天意,亦是祥瑞。”

    陈帝呵呵笑道:“好一个祥瑞。高天可入士籍,赐田三顷、京城宅院一间,如何?”

    徐陵对高天道:“还不快磕头谢恩!”

    高天收拾仪容,叩谢皇恩。

    冯仆追问:“位列几品?”

    陈帝道:“士人定品乃中正之责,朕不过问,待明年考评后再定品级。”

    冯仆微微张嘴,最终没有说话,退回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