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深圳
繁体版

第三章 办个什么样的教育频道

    据说,办公室面积能看出一个老板的土豪气质,因为土豪的办公室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老雷办公室,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红木古典家具静静靠墙摆放,传递着名士风流和富丽宫廷双重气质,四门书橱又宽又深,里面几本佛教科普书顾影自怜。

    清式书桌上放着笔架砚台,摆设作用大过功能,苹果电脑每周开一次,多半装的是Windows系统,主要为网银服务;墙上挂着厚德载物,落款人不详,金色像框里摆着老雷虔诚合十,与印顺大师的合影。

    罗汉床前是个茶台,那才是老雷真正修行场,在盘串泡茶的功夫,数十上百万的生意就谈成了。

    现在,这方小小的茶台上,放着一个精美礼品盒和一台笔记本。

    何秋燕正指着笔记本,和老雷报教育频道的计划,

    收入

    广告100万

    校园文化100万

    专业服务100万

    合计300万

    支出

    演播室及设备120万

    办公场地50万

    人工成本70万

    品牌营销30万

    内容采购20万

    合计290万

    “按照目前的进过度,我们第一年可以把投入的硬件赚回来,第二年达到收支平衡,第三年就可以盈利了。”

    “接下来重点推进职教客户,尤其是民办职校,他们有生源,有政策,但是教学内容跟产业脱节厉害,最近我在做这方面的调研。”

    老雷边洗茶边说:“学校自己会做调研吧学校自己会做调研吧?”

    何秋燕点点:“是的,但调研来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实用课程还是一个问题。而我们作为媒体,恰好有这方面的优势。”

    水开了,老雷把水冲入杯子:“听上去很好,专业,但是职校不是有那么多老师吗,像深职,他们什么老师找不到?凭什么让我们界入?”

    “深圳是发展很好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我们可以围绕广深外的学校做市场。”

    “这个思路不错”,老雷冲了两杯茶,一杯给何秋燕,一杯给自己。

    何秋燕没动杯子:“我计划先成立智库,聘请黄校为这个智库顾问,同时邀请产业投资机构和代表企业参与,这样的研究力量,是传统职业学校缺少的,并且研究也不只停留在课程上,而是在实训上。”

    老雷放下茶杯,笑眯眯说:“这些我不懂,你抓主意就行,需要什么资源就跟我说。”

    “投资机构和企业我这边有一些,确定后可能要安排一次交流,或者饭局。”

    “这些都好说”,老雷转了转手串,指指桌上的礼品盒。

    “打开看看”

    “是什么?”

    “打开就知道了!”

    何秋燕打开盒子,一部全新的iPhone8。

    “这是?”

    “送给你的。””

    老雷说:“公司还在办注册,不好分利润,这段时间辛苦了,先拿个手机给你用。”

    “破费了老雷,现在频道各处都要花钱,我的手机用着挺好,没必要换。”

    “拿着吧,买都买了。”

    “老雷,手机先存在您这吧,我希望能凭自己的功劳拿到回报,而不是因为苦劳。”

    “说啥功劳苦劳的,你帮我,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那天老雷送到车旁,再三向何秋燕拱手:“教育频道急需一份方案,务必帮忙,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第一次见面和第一次吃饭,何秋燕总感觉老雷身上有种说不清的气质,联想到一出手就投三百万,谁知道是炒房子还是炒股票发了财,想玩玩媒体。

    教育是文化,老雷身上偏偏没有这个东西,就很难定位教育频道基因,但是,操盘频道像一只夏娃的苹果,不停诱惑着她,她无法停止搜集跟教育媒体有关的信息。

    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把一个概念变成一个自己理解的事情,跟做选题是同一套逻辑。何秋燕花了一周的时间,密集跟不同的人约聊,她想用信息的密度,来换取认知的高度。

    连梅总都被何秋燕惊着了。

    他劝何秋燕,教育媒体的想像空间很有限,而且产业体量相较于其他行业要小;单从上市公司来看,这个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就是百亿。

    何秋燕很笃定:“我没有上亿的追求,就是想从主播到主编,从百万盘到千万盘。”

    “这不是金额大小的事,是你更换了赛道,规则会发生变化。”

    “我还是做媒体,内容还是我的抓手,只是从自己做变成教别人做。”

    “看来你心意已决,我只有最后一个建议,一定要选好搭档”

    “为什么?”

    “你是一个无需扬鞭自奋蹄的人,如果有一个好搭档,你只管冲锋陷阵就行了。如果没有一个好搭档,你越成功,恐怕内部问题越多。”

    “哦,我搭档挺好的,资金全是他出,风险也由他承担。”

    梅总叹了口气:“那就,祝你成功吧!”

    何秋燕从那叹气中听出点什么,但是大干一场的想法已经装满了她的脑子。她自我说服,又不用投钱,怕什么呢?

    是不是只要不怕失败,就没有什么可怕?

    但听完这句你你我我,有那么一丝丝害怕跑了出来。

    见何秋燕没说话,老雷又补:“当然了,帮人就是帮自己,对了,你那部分出资是我垫付的,本来说是要写个借条,但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我绝对相信你。”

    “谢谢老雷信任,我很荣幸,合作这段时间也得到了很多,关于这段时间的工作,有什么我要注意或调整的?”

    “没有没有,做得非常好,你放手去干吧,就像做你自己的公司一样,咱们都是自己人。”

    何秋燕并不这么认为,但无论老雷是真心还是姿态,自己必须要先付出——才华、诚意、时间,才配得上那一半的利润。

    规划前,何秋燕又去了一次老雷公司,问清楚想法。

    老雷说:“你把你原来采访过跟教育有关的企业,还有你认识的一些媒体人,写过教育内容的,拿过来,我们换个标题,重新设计一下,

    “那我们价值观是什么?”

    “做好教育啊。”

    “我知道是教育,具体是教育的什么呢?”

    “你不是说了吗,TOB的话,就把产业内容做到极致,做教育36KR,TOC的话,就把教育资讯做到极致,看我都记下来了。”老雷献宝一样指着本子。

    “这个是方面,那您想做TOB还是TOC呢?”

    “哪个赚钱?”

    “两个都可以赚钱,但是对团队的要求不一样,TOB的产业服务呢,要求团队的行研、企服能力强,对团队成员的素质要求高,TOC的教育服务呢,要求团队的服务意识和对教育的理解要到位。”

    “你帮我选吧,这块我是真不懂。”

    “或者老雷有明确的想法吗,比如说一年或三年以后,您希望频道变成什么样?”

    “那还用说,赚钱啊,赚更多的钱啊。”

    何秋燕忍不住翻翻白眼,这个老雷,说他精吧,什么都没想清楚就开干了,说他傻吧,却又踩到教育这个风口。思路上呢,还是“新瓶装旧酒”的思维,只想花大成本重新找渠道,做包装,却不愿意研制新口感的酒。

    既然是模糊的,那就自己负责把这雾里看花变成真真切切吧——何秋燕把规划的任务留给了自己。

    要做好一个频道的规划,就要想明白三个问题:

    第一,频道的用户是谁?

    用户主要是学生和家长,他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强烈,希望通过媒体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因为深圳的教育资源需大于供,有房无房,有户无户的家长,分成了ABCD。那些买不起房子,入不了深户的D类家长,占比最大,焦虑最多。

    第二,频道的业务是什么?

    在老雷的回答中,何秋燕已经有了隐隐的答案,做C端的流量,从B端赚钱,因为团队只有企服的优势,并不存在教育上的优势。

    第三,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第一类用户,学生:

    学生需求就是学习。但是小初学生没有手机,高校学生流量在校园公号,第一类用户基本不作考虑。

    第二类用户,家长:

    家长需求是孩子的成绩。第二类用户重点关注。

    第三类用户,教育工作者。

    教师最关注家校共育,第三类用户,要重点打造种子用户。

    第四类用户,教育管理者

    校长、院长,这类用户是最可能成为客户的群体,也属于信息过载群体。第四类用户,要进行公关拓展。

    何秋燕分析完四类用户,制定了一类用户自然增长,二类用户重点吸引,三四类用户设计内容邀请参与的策略。

    内容是频道的核心,要先从自制内容入手,打造一硬一软两档节目,硬节目以第四类用户为主要参与人,面向家长和社会公众,以对话形式呈现,致力于实现三个层面的对话,即城市与教育的对话、教育与家庭的对话、家庭与孩子的对话。

    软节目以专业内容,百花齐放的形式呈现,以第三类用户为主要参与人,面向家长和社会公众,以大讲堂的教育形式呈现,频道只负责筛选和包装。

    最理想,是实现家长提出前期选题,教育工作者提供优质内容,频道后期制作的共建共创模式。

    两档节目成熟起来,还可以在第二类用户中家长中培养“新闻眼”,通过社群赋权及时发现教育话题,鼓励家长作为栏目编外人员参与。

    总之,各类用户多形式参与是教育频道的特色。

    思路一清晰,方案就出来了:

    一、频道概况

    定位:本土化教育资讯服务者

    二、频道规划

    每天内容时段:07:00-22:00

    三、内容层次

    大众(邀请教师、企业来频道开号,提供流量与奖励)

    专业(联合内容工作内容合作,提供稿酬与流量)

    独特(自制二档原创节目与原创IP校园文化节)

    四、原创节目

    第二天,何秋燕带着电脑,去了老雷公司,进一步讨论了频道定位与两档节目一个IP。

    何秋燕讲到一半,老雷的面部表情已经完全是兴奋和激动了,他叫来参与频道的几个员工一起聆听方案。

    这是何秋燕作为主编第一次亮相,老雷先介绍了何秋燕,在介绍中,“专家”“人才”之类的帽子扣了一堆,下面的员工听完方案也是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何秋燕由此得知了教育频道的组织架构,此时的教育频道还是作为老雷公司的一个部门存在,架构是职能化的,负责人由老雷兼任,主管由见过的芋头兼任,下面分设编辑网、运营岗、美编岗,这是一个典型的传媒小组织架构。

    老雷马上宣布了何秋燕是主编的消息,进一步增加了何秋燕合作的信心,大家向何秋燕提了很多问题,

    芋头是个有点书生气的男生,他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教育频道,什么是本土化?”

    “我们要办深圳一流的教育频道,为家长发声,为深圳本土,那些来深圳追梦,希望孩子在深圳成长成材的家长发声,这就是我说本土化。”

    编辑周周说:“我们原来是做地产和装修,我没有教育资源怎么办?”

    “我手上的教育资源可以给你,另外频道会安排你去参加一些付费论坛。”

    运营Summer还戴着牙套,有点口齿不清地说:“我还没有成家,没法了解家长的场景怎么办?”

    “你的亲戚朋友中有没有已经是家长的?”,Summer点点头。

    “先从他们开始,也可以从我开始,我是一个小升初的准家长,还有老雷,公司里的有孩子的家长你都调研一次,调研方法我会教你。”

    大家的问题开始多起来,在那些问题中,何秋燕发现这些年轻人都很有想法,只是缺少方法引导,他们的思考和投入意愿,远远远超出了何秋燕的想象。

    这让她更有信心了,老雷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老板,资金到位,团队素质也不错。但老雷也有稀里糊涂的地方,大家讨论正热烈,他突然站起来,那什么,我还有点事,有什么想法跟何主编聊吧,就出去了。

    大家一直讨论到午休,这中间,老雷安排的午餐,是麦当劳外卖。

    何秋燕对第一次的团队聚餐和老雷中途退出是不满的,但是团队讨论时的热烈氛围让她很快忘记了这些,离开时,她收到了信息。

    老雷特意发了定位:“不好意思,约好在这聊点事,没有跟大家一起讨论,后面讨论得怎么样?”

    “挺好的,大家都很有想法,聊了很多创作的事。”

    “那几个人你看怎么样,不行就换掉。”

    “都挺好的,不用换,可以招一个实习生吗,作为文案培养。”

    “没问题,我来安排,还有什么想法?”

    “没有了。”

    “还是那话,想做什么就去做,我会支持你的。”

    正式工作起来,何秋燕才发觉,有问题的地方太多。

    先说员工配置吧,名单配置有七个人,但可用的只有五个半,为什么呢?

    老雷自称是频道的商务,但还有个会务公司管着,只能算半个,

    纪老师自称是频道顾问,但除了顾着上节目摇扇子,也没问个啥,勉强算半个!

    这两人具体事不干,又老是越过何秋燕指挥下面的人,等于说七人团队,三个领导,权责不清,有时好好的事情,总让他们指挥得乱七八糟,果然,三个和尚没水吃

    芋头除了两档节目还要负责活动公司的导演工作,也只能算半个,

    其余就是编辑周周、运营Summer,美编石头和一个文案实习生。

    何秋燕安慰自己,老雷同志依旧健在,常年驻扎频道,五人半中有50%以上熟手,有望创造百分之八十的价值。

    她重做了份组织架构图,把产品和职责划清。

    老雷拿起架构图,一看自己在顶级,纪老师在旁边,何秋燕在下一层,一下就笑了,复又正色道:“我不是说了嘛,只是频道的商务,你和纪老师才是第一层的。”

    啧啧,还知道不好意思!

    何秋燕配合老雷演出:“干活我肯定是第一层级的,哪里有需要,就立马顶上。不过呢,这小身板扛不起大旗,还得辛苦您在第一层扛扛旗啊!”

    老雷很受用:“那必须的,不能累着咱们何老师。”

    何秋燕起了个鸡皮,赶快抖落,解释新的组织逻辑,按教育产业的分类,分成学前、K12、成教三条线,这样方便各条件的内容更加垂直,以后哪条线要扩大,也能第一时间形成裂变基础。

    “这个好这个好,还可以让三条线PK一下,哪条线完成任务多,就给奖励!“老雷沉浸在给小孩分糖果的快乐里,

    学前由编辑周周负责,K12何秋燕想交给Summer,老雷大手一挥给了芋头,拍着胸脯说自己会帮芋头,何秋燕看那意思是老雷打算抓在自己手上,只好应了。

    成教分给Summer,但老雷要求前半年由何秋燕主管,说是主管,其实是前半年的KPI由何秋燕负责,她想了想,在成教那里加上了职教,要老雷把职教并到成教线。

    这么一来,何秋燕负责频道日常工作,对年度指标负责,负责本部门各产品线选题规划及重点项目策划,包括重点项目的策划、推进和落地,对口成(职)教;

    编辑周周负责UGC内容开拓和维护,协助芋头处理PGC内容,还负责频道双微的管理,对口学前;

    制作主管芋头负责PGC内容,和方告视频的制作,对口K12。

    两人各吃一子,平分秋色,在和谐又互相吹捧的氛围中完成了KO。

    组织完成,几个新上任的编辑风暴了好些选题,又设计每周固定互动,通过两个专业栏目和关注留言抽奖等活动,很快公号粉丝就破十万。

    随着粉丝数的增加,商务机会多了起来,老雷每天夹个小皮包哼着歌去谈单,连豹眉环眼都成了慈眉善目。

    何秋燕有信心,自己凭能力拿到的那50%,很快会来临的。

    正思考下一步动向,就有人上来乱吹风。

    “哎呀我到处找你,怎么不理我呢。”是纪老师,

    十二生肖里怎么少了孔雀属相呢?这种属相就是为纪实老师这种人定制的,无论在什么场合,别人都要第一时间看见他。

    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吸引全宇宙重心。凯文纪是他人生舞台中里明星,而别人只不过是崇拜他的粉丝。

    “有事吗纪老师?”

    “问你点事,咱们都是被老雷叫来的,算是一伙,关起门来说,你觉得这频道能挣钱吗?”

    “怎么想起来问我了,这事,不应该去问老雷吗?”

    “他找我来时,说可赚钱的,前两天我跟他支点钱,他又跟我说,钱都投在内容运营上了。”

    “纪老师是希望频道赚钱还是不赚钱呢?”

    “这不是希望,要是频道赚钱呢,咱们出了力,得收顾问费。”

    “要是不赚呢?”

    “那我就少操点心,只当为了来看看美女主编。”

    “你们,不是兄弟吗?”

    “兄弟是没错,可我也不能为爱发电啊!”

    “咱们现在投入的,只是时间,都是人力成本。但是老雷投的是真金白银,这时候,不是赚不赚的事,而是频道怎么做起来?”

    “老雷给你灌了啥迷药啊,那哥自己去要好处了啊,要不要代表你?”

    何秋燕被恶心着了:“不用,我好好工作,老雷会把我该得的部份算好的。”

    纪老师耸耸肩:“何主编啊,你到真是聪明还是假聪明啊,这世上没人送肉到你嘴里吃!”

    争利益和等利益,这两场游戏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