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知晓
繁体版

第十三章 拜师

    第二天,一大清早。

    春晓早早的起了床,对着家里的铜镜,拿梳子打理散乱的头发,不知为什么今天不梳她平日喜欢的双环垂髻,却梳出了男儿标志性的单峰高髻,而且还束上了一团锦布,看起来俨然是位公子。

    日上三竿的时候,春晓买好了一串冰糖葫芦,在家门口等着读书回来的子墨。

    午时,子墨回来了。

    春晓迎了上去,先打了声招呼,然后拿着冰糖葫芦在子墨的眼前左晃晃右晃晃,子墨上套了,像个馋猫一样盯住了糖葫芦。春晓见时机成熟,故意挑逗说:“想吃吗?”

    子墨点点头,想。

    春晓接着说出了自己非常大胆的想法:“那就脱下你的衣服。”

    啊,子墨一惊,忙说:“那可不行,有辱斯文,先生知道要打板子的!”

    春晓哈哈一笑,又说:“你紧张什么?我只要你的长衫,又不要你的裤子,不会辱没你的什么斯文的。”

    子墨还是摇头说:“那也不行,一串糖葫芦换一件长衫,太赔本,我娘亲知道会打我屁股的。”

    春晓说:“谁跟你讲是一串糖葫芦,我说的是以后每天一串,如何?”

    划算真划算,子墨乐了,赶紧脱下长衫塞到春晓手里,然后抢了春晓手上的糖葫芦就跑。

    哼,冒失鬼,读了书也是这般德性,没长进。

    春晓虽然对子墨的粗鲁举动有些生气,但还是顺利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长衫。

    申时,村外的陋室又开课了。

    孟先生正要讲《诗经.郑风》的一篇诗词。

    这时,一个体态婀娜的翩翩美少年进入了孟先生的视线。她穿着与自己身材极不相符的长衫,走路的姿态仿佛在刻意的模仿成年男子,可脚底下却穿的是一双绣着荷花的鞋。子墨一眼就认出了她,想要揭穿,但是一想到酸甜美味的冰糖葫芦,就不得不又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其他的学生都觉得此人甚是怪异,左右议论纷纷,前后笑声不断,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大家再也无心看书。

    孟先生记得这个美貌的少年,她曾抢走过自己手里的一块糖。但也并不想拆穿她,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十分的有趣,想继续看她如何将戏演下去?

    肃静,孟先生端着架子先喊了一嗓子,然后佯装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问:“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春晓鼓着腮帮子试图把自己的声音变粗,下巴往斜上角一抬,粗声粗气的说:“晚生我是来读书的,直言吧,先生你要多少钱?”

    孟先生险些忍不住笑了出来,但表面上还是很严肃的说:“我收学生,从来不看财,只看才。”

    “奇怪了,这叫什么话?”春晓有些摸不着头脑,问。“什么叫从来不看财,只看财?”

    子墨在一旁提醒说:“先生的意思是,不看你钱财的财,只看你有没有才华的才。”

    春晓这才明白过来,接着拍拍自己的胸膛:“问,那你看我有没有才?”

    孟先生指着她滑稽的着装,说:“我看你很有才,非常适合留在这儿读书。”

    这算是答应了吗?春晓顿时怔住了,子墨偷偷扯了扯她的衣角,说:“还不行礼,先生答应收你了。”

    当春晓回过神来的时候,孟先生已经走到她的跟前,春晓连忙弯下身子行礼,说:“多谢先生。”

    孟先生将她轻轻扶起,问:“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了吗?”

    “我叫春…,”春晓差点脱口而出自己的真名字,先是捂住自己的嘴,然后又挠头,秋水碧波似的眼睛在眶里来回飞转,思来想去终于想到父亲每次见到自己总喊梦君来着,不如就叫君临吧,这才吞吞吐吐的回答说:“晚生名叫柳君临,新名字,家里边刚起的,记不太清。”

    这个解释也算说得过去。

    孟先生点点头,笑说:“柳君临,好名字!”

    春晓低下头偷偷一笑,心想,女扮男装,柳君临,我确实很有才。

    紫霞山的夕阳很美,美的游子归来落下深情的眼泪,美的仙子下凡从此不恋九重天,美的文人墨客挥洒文笔为之而倾醉,美的鸿雁在此安歇筑巢不愿再南飞。

    春晓的笑容很美,美的燕雀望之不归巢,美的花草羞愧自低垂,美的蝶围成群月下舞,美的惊鸿落定一瞥醉。

    学堂上的第一课,春晓学到了拿笔的姿势和一首绝美的古诗,孟先生讲这首诗的名字叫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春晓虽然不明白诗中字的意思,毕竟刚刚才开始识文断字,却意外的感悟到了诗中人的心情,并且被深深的打动,一滴珍珠般大小的眼泪顺着腮额流了下来。孟先生见了很奇怪,问她:“你怎么哭了,君临?”

    春晓拭去泪痕,答曰:“我与诗中之人似曾相识,所以落泪”。

    其他学生听了都觉得可笑,一个刚学会拿笔的新生居然懂诗?

    孟先生很是惊讶,又问:“噢,那你倒说说诗里讲了什么?”

    春晓答曰:“漫长无边的等待,一种无以言表的相思之苦。”

    孟先生赞许的点了点头,格外欣赏的望着这个弟子,说:“妙哉妙哉,竟是个天降的文曲。”

    下课散学的时候,孟先生塞给了春晓一本诗经,告诉她:“以后要好好研读,早晚会派上用场。”

    春晓点点头说:“知道了,先生。”

    话别行礼后,春晓径自走回了家。

    已经接近戌时,天将黑未黑,星辰若隐若现。趁着家人此时都在正厅用饭,春晓偷偷溜回了自己的闺房,赶紧换回了女儿装。梳洗打扮一番后,便拿出孟先生给的书来,翻开第一页却发现有一颗糖在书中藏,不禁心头一惊:原来先生知道是我。转念一想又喜上眉梢:先生就是先生,不与俗人一般见识,明知我是女儿身却收下我,说明他心中并无男尊女卑之分。想到这儿又叹了一口气,不像我那世俗的阿爹,整天梦君梦君,唉……

    这时,管家奉命来催促她去吃饭。

    随即,春晓嘴里含着糖,美滋滋的走出了闺房。

    夜幕已然降临,万物朦胧。

    乡间灯火亮起,点点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