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知晓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书房叙话

    当天申时,兰凌飞正在屋内擦拭自己的宝剑,突然有人敲门喊道,不好了大公子,二公子喝多了大闹县衙,被人抓起来了!

    什么?

    兰凌飞赶忙撂下宝剑,迅速冲出房门,就见丫鬟素琴和门童丁小乙慌里慌张地望着他。

    兰凌飞问,我父亲和姨娘知道这事儿了吗?

    素琴说,老爷和夫人吃过饭就出门了,未及通报,并不知道此事。

    兰凌飞攥了攥拳头,喃喃自语说,那就好。

    随即喊了一嗓子,备马,我要去县衙。

    不远处假山后头突然有人回话说,不必了,兰将军。

    兰凌飞循声望去,就见县尉曹兴搀扶着烂醉如泥的兰凌如正朝他走来,后边还跟着两个衙差。

    素琴和丁小乙赶忙上去扶住兰凌如。

    什么狗屁长史……鸟粪县令,才学不及我孟老师万分之一……,竟也自称大人,我呸,尽皆奸邪小人,匹夫村妇不如……。

    兰凌如仍不服气,嘴上还在骂骂咧咧,完全没有了往常的儒雅风范。

    兰凌飞怒喝道,瞧瞧都说了些什么混账话,还不快把他扶进屋去灌碗姜汤清醒清醒。

    素琴和小乙应了声是,随后二人协力把兰凌如搀走了。

    曹兴此时向兰凌飞抱拳施礼道,见过兰将军,二公子酒醉不省人事,张县令命我护送他回家。

    兰凌飞回礼,谢道,多谢张县令,有劳曹县尉啦!

    曹兴笑言,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如此,曹某回去复命,告辞。

    曹兴刚要转身,兰凌飞突然叫住他,说,且慢,曹县尉,凌飞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可否进书房一叙。

    曹兴回说,将军有请,曹兴不敢不从。

    话完,回看左右两个衙差,下令道,你们两个在此等候,我去去就来。

    两人同时应声,遵命。

    接着,曹兴紧跟在兰凌飞的身后,穿过一条五彩斑斓的长廊,右转走进了兰家的书房。

    这时候,有两个穿长衫的青年男子正在书房翻阅襄阳城的地形图,听见有推门声,两人不知为何竟吓得赶紧躲在了一道屏风的后面,畏畏缩缩,生怕被人看见。

    兰凌飞和曹兴进来以后,互相一个礼让的手势,然后分主次坐了下来。

    兰凌飞率先开口说,昨夜之事,现今查的如何?

    曹兴摇头叹气说,毫无头绪,一筹莫展。

    兰凌飞又说,此案虽归你们衙府查办,可我身为地方将军,有协理地方治安之责,所以还请曹县尉将昨夜案发的情形据实相告,不要有任何隐瞒。

    这个当然,这个当然。

    曹兴知道兰凌飞的手段和能力,任何事在他这儿瞒也瞒不住,于是接下来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昨夜发生的事情彻头彻尾的叙述了一个遍。

    兰凌飞一开始先是点头不语,而后竟是也惊讶的喊叫起来。

    反了,反了,这是公然向官府挑衅,简直是色胆包天。

    曹兴说,的确,一夜连做三案,实属罕见。

    兰凌飞平息了一下怒火,接着又问,那他们三家,是谁先报的案?

    曹兴回说,是别驾大人王子端家先报的案,之后是长史大人家,再之后是孙万财家来县衙报的人口失踪。

    略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表面上看,三家并无必要之联系,但实际上,三家却是有一个共同之处?

    兰凌飞追问,何处有同?

    曹兴答说,三家都曾在宜城县居住,并且是老相识。

    噢,这倒是头回听闻。兰凌飞惊讶的说。

    曹兴继续讲,十二年前,王子端大人任宜城县令,长史大人范明诚任宜城县县丞,而孙万财那个时候是宜城县最大的古玩珠宝商人。

    兰凌飞问,这与本案有关联吗?

    曹兴回答说,本无关联,但是一牵扯到孟浩然,就显得甚是蹊跷啦!

    此话怎讲?

    曹兴说,多年前,在宜城流传一首歌谣,不知您听过没有?

    兰凌飞问道,什么歌谣?

    曹兴说,这首歌谣唱的内容是,

    子端不端

    子奸佞

    明诚不明

    诚不诚

    万贯家财皆偷来

    早晚要有灭门灾

    燕家游魂若犹在

    锁王灭诚诛万财。

    什么意思?兰凌飞不禁问。

    曹兴答说,这歌谣就是孟浩然多年前写的,其中的子端不端就是指的王子端大人,明诚不明就是指范明诚大人,而万贯家财便是孙万财。

    兰凌飞继续追问,那燕家游魂又是什么意思?

    曹兴回说,燕家是当时宜城的名门大户,据传是前朝燕王杨倓之后,家里金银车载斗量数也数不清,听说他家的地下密室里更是别有洞天,七彩琉璃盏、东海夜明珠、波斯猫儿眼、凤羽八扇屏……,藏的都是些世间少有的稀世珍宝,可惜——。

    话到此处,曹兴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可惜树大招风,引来贼人垂涎。一夜之间,燕家上下四十一口尽皆为盗匪所杀,家中金银珠宝也被洗劫一空,那些藏在地下密室的稀世珍奇也都不翼而飞,消失的无影无踪。

    话说完,他连声叹息。

    那后来如何?

    后来,你父亲兰大人率州府大军抓捕这群恶匪,在凤凰山一带与之激战,经过三天三夜的熬战。终于将这伙贼人消灭,并生擒了三个贼首。说起这三个贼首,将军你肯定是再熟悉不过了。

    兰凌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我认识?

    曹兴说,就是您之前剿灭的紫霞山贼人,刀疤脸周赤、独眼龙尹彪和秃头樊顺。

    啊,是他们三个。

    闻此言,兰凌飞目露火光说,当真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曹兴说,是啊,当初你父亲也是这样认为,要将他们就地正法,可谁料王、范二位大人竟为其求情,还要保举这三人做官。

    兰凌飞不解,问道,这是为何?

    曹兴说,因为他们不但上缴了所有劫掠之财,还交代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兰凌飞听得越发的入神,好奇地问,是何秘密?

    曹兴回说,那三人招供说,燕家上上下下都是前朝余孽,在密室之中私藏兵器图谋不轨。他们打劫燕家本只为图财,可见如此情景,心系朝廷和宜城百姓安危,便只好痛下杀手、一个不留。而且县衙差役也确实在燕家密室搜出了若干兵器,证明了他们所言不虚。因此,当时王、范二位大人为他们开脱言道,这三人非但不是罪人,而且当是功臣。非但不该治罪,反该嘉奖。

    兰凌飞这时哼了一声,怒道,简直荒谬,杀人放火的贼人会担心朝廷和百姓的安危?我父绝不会受此蒙骗,也绝不会放过此等奸贼。

    曹兴随说,是的,兰大人自然不允,可怎奈当时的襄阳刺史,也就是当今的兵部尚书魏孝严魏大人却下令招安这三人,并上表朝廷表彰这三人的功绩,偏偏朝廷竟然准其所奏,将这三人都封成了军官。可叹你父兰大人当时只是个襄阳司马,纵有千般不肯,也只得服从隐忍。

    听到此处,兰凌飞已然是忍无可忍,不禁喝道,好昏庸的朝廷,好糊涂的刺史啊!

    曹兴一闻此言,吓得四周看看,然后站起来劝道,兰将军,请慎言,切记隔墙有耳,祸从口出啊。

    兰凌飞不禁捂住自己的嘴,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冲动了。

    那后来又如何?

    后来,王、范二位大人无功无德却一路升迁,那个孙万财更是身价翻了几十倍,从县城到州府,从州府到国都长安,生意铺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坊间有传言说,当年是王、范、孙三人伙同贼人打劫血洗了燕家,这才有了三人后来的升官发财之路。而后,这三人又都机缘巧合的来到了襄阳,一个做了别驾,一个做了长史,另一个则成了襄阳首富。当时年少气盛的孟浩然鄙夷这三人的作为,因此写歌谣讽刺抨击,并为燕家那死去的四十一口人鸣报不平。

    兰凌飞听到这儿,仿佛明白了什么,说道,那如此说来,孟浩然跟这三家是早有过节,此次作案也是为了宣泄私愤,趁机报复这三人。

    实不相瞒,将军。小人当差多年,依我办案的经验来看,此事有诈,孟浩然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噢……何以见得呢?

    其一,现今所有证据都出自长史小妾一面之词和一张诗稿,可是那玉锦瑟总是闪烁其词,言语含糊不清、所指所示若有似无。另外那张诗稿虽有署名,但无从考证就是出自孟浩然之手。

    其二,那玉锦瑟曾言道,她在反抗中撕下了贼首的面纱,并且一眼就认出了那人便是名满襄阳城的诗人孟浩然,我觉得此事颇为蹊跷、此言有待推敲。首先,且不说她有没有那个本事撕下贼人的面纱,便道她的确是撕下了贼人面纱,那贼人见行迹败露,非但不杀人灭口,反倒留下诗稿以为凭证,也当真是拙笨至极、荒唐至极。

    听到这儿,兰凌飞兀自点了点头,言道,说的有理。

    其三,据我所知,孟浩然去年金秋就远赴长安借住在朋友家,准备参加今年的京试大考,怎么这会儿突然又出现在襄阳,毕竟现在离大考只剩一月有余,如此一来岂不前功尽弃,此等行径实在令人费解?

    如此说来,那孟浩然铁定是被冤枉的了。

    当前,属下还不敢妄下结论,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证。不过本人与二公子一样笃信,襄阳城人人口口相颂的孟夫子绝不至于会是一个下流无耻的淫贼,其中必是有人栽赃陷害,此案曹某是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如此,那就有劳曹县尉了。

    份内之事,理当尽心尽力。

    这话说完,两人都站了起来。

    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前晃过。

    兰凌飞知道那是素琴,所以并没太在意,起身送曹兴出了书房,目送他走过长廊,然后转回身合上书房的门,眼睛朝着前面的那道八扇木雕屏风,大喊一声,屏风后的两位朋友,请出来吧!

    原来,他在进门的时候就早已察觉书房的屏风后有异常气息,只不过想等曹兴走后再行处置,因为他料定此二人对自己毫无威胁。

    此时,二人扭扭捏捏、小步慢踱着走了出来,两张熟悉的脸庞,却穿着两身不属于她们的衣服。

    冬雪,春晓,怎么是你们两个?

    兰凌飞猜中了是两个人,却没想到是两个如此娇小的女人。

    冬雪这时指了指春晓,似乎是在说,都是她的主意。

    没错,的确是春晓的主意。衣服也是春晓找素琴借来的,都是兰凌如早些年穿剩下的,倒是都挺合身,而且穿上一看就是一副官宦子弟的模样。

    春晓此时低垂着头,虽然有些难为情,但心里却很高兴。因为适才她听到了县尉曹兴的那席话,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下去。起初,她还打算查看襄阳府的地形图,然后带着姐姐一起去县衙打听一番,这下看来不用了。

    兰凌飞虽然很是惊讶柳家两姐妹的行为,但却非常喜欢冬雪的这身公子哥儿的打扮,不由得再次想入非非、浮想联翩。

    春晓此时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为了尽早还老师一个清白,她打算去会一会那位长史小妾——玉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