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知晓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报应不爽

    那将军便是兰凌飞,那女子居然是玉锦瑟。

    王子端登时吓得掉了三魂丢了七魄,惊声道,怎么,你没死?

    兰凌飞大步流星地走到王子端跟前,满脸堆着假笑说道,托王大人的鸿福,我兰凌飞命大,非但得以死里逃生,而且武功更胜从前。

    怎么可能,那西域奇毒天下无人可解。

    王子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整个人已然是临近崩溃的边缘。

    是啊,所以天上派了一位仙女下凡前来搭救我。

    说这话时,他斜瞟了一眼玉锦瑟。玉锦瑟不予理睬,只是高抬起月芽儿似的脸颊,目空一切,不屑所有。兰凌飞自觉讨了个没趣,也只得转回脸来继续冲王子端讲述他是如何解毒的,好让对方输个明白、死个瞑目。

    说来也恰好那密室里有万年的何首乌和千年的灵芝。兰某当时心一横,死马当成活马医,便一并全都吞了下去。然后我再稍加的运功发力,你的西域奇毒连同我今早吃的饭便全都一股脑的吐了出来。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王子端一个劲儿的摇头晃脑,还是不能接受眼前这残酷的现实,离成功只差一步,却一子错满盘皆输,只恨当时没有补上一刀。正自懊悔之际,兰凌飞突然一剑指向他,语气转换,正气凛然的说道,王子端,你作恶多端、恶贯满盈,还不快束手就擒、就地伏法。

    休想。

    王子端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还想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是一个赌徒的宿命,也是一个禽兽的天性。

    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圆珠,顺手用力掷在当地,顿时县衙大堂浓烟滚滚,一股刺鼻的味道随即席卷而来,人们都被熏的睁不开眼睛,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待浓烟散去,却是不见了王子端的身影,兰泰鼎也随之消失了。

    衙门后堂这时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兰凌飞循声追了过去,就见王子端使刀架在兰泰鼎的脖颈处,旁边有肖常松和两个衙差掩护。兰凌飞怕父亲有所闪失,故不敢上前,只得渐渐尾随他们。

    穿后堂、后院、后门,过桃花园、柳树林、野菜地,一直跟至汉江岸边一个荒凉的渡口,有一艘乌篷船停在岸边,王子端一声长哨,突然从船内冒出一群手持刀剑的黑衣人,蹿蹦上岸,森然而立,护在王子端的左右。

    兰凌飞说道,吆嗬,王大人,你的喽啰还真不少啊!

    王子端狡黠一笑,道,田横养士五百,子端不才,也有幕宾门客三千,足与你的府兵抗衡匹敌。

    是吗?

    兰凌飞这时手指自己的后方,却只见漫山遍野旌旗招展、兵甲林立,此时的渡口已经被兰凌飞的军队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这叫铁桶阵,莫说是人,便是只苍蝇也休想飞出。

    兰凌飞喝道,所有人听着,王子端杀人放火、罪无可恕,其余从犯顺者免罪、降者不杀,如若不然,大军到处灰飞烟灭、寸草不生。

    此声震慑之下,肖常松和另外两个衙差吓得当场跪地求饶。

    其余黑衣人也尽皆弃械而降。

    兰凌飞笑道,自比田横,不知羞耻,不过鼠辈之流、乌合之众。

    王子端见大势已去,一手推开兰泰鼎,纵身一跃跳至乌篷船上,下令道,开船。船夫闻声即刻撑船前行,乌篷船很快驶出渡口。兰凌飞不识水性,只得眼巴巴的看着王子端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王子端背负着双手正自得意,这时船夫突然脱下斗笠甩飞至江面,王子端望着此人兀自吃了一惊,这人竟是北城门吏金镇南。紧跟着,有一个女子掀帘从船舱内走了出来。王子端又吃一惊,燕秋娘。二人一前一后朝他逼近。王子端手指这二人,你们想干什么?

    燕秋娘言道,王大人,燕家游魂若犹在,锁王灭诚诛万财。

    王子端惶恐地望着燕秋娘,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燕秋娘恶狠狠地瞪着王子端,咬牙切齿的说,燕家遗孤——燕锦秋。

    王子端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原来从头至尾,都是你设下的圈套。玉锦瑟、程水仙都是你布下的鱼饵和眼线,亏我自负聪明绝顶,却是被你这个妇道人家玩弄于鼓掌之中。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好手段啊,燕秋娘!

    燕秋娘冷冷地说道,一切都是你作茧自缚、自掘坟墓,怪不得任何人。若不是你们这些人自相残杀、乱了阵脚,我还真没机会将你们连根拔起、一并剪除。这就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王子端,受死吧!

    说时迟,那时快,燕秋娘突然移动至王子端的侧面,只用二指看准他胁下轻轻的一点。王子端倒抽了一口气,顿时经络闭塞,呼吸不通,手儿扬着落不下来,腿儿迈着抽不回去,嘴儿张着说不出话语,犹如木雕泥塑一般,眼前金星乱滚,耳内蝉鸣,不由的心中一阵恶心迷乱,难受得跪倒在船板上。

    金镇南将刀对准王子端的额头,刚刚举起来。

    却听他大喊一声,不要杀我,当年之事我并非主谋,幕后主谋乃是今兵部尚书魏孝严。

    燕秋娘弯低身子,质问道,那兰泰鼎可曾参与此事?

    王子端摇头说道,不曾参与,他是个搅局之人,一直被魏大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杀之而后快。

    燕秋娘欣慰的点了点头说,很好,多谢你的坦诚相告,解开了我心中这么多年的谜团。如此你便可以…….。

    话到这儿,燕秋娘故意停顿了一下,漫脸笑盈盈地望着王子端,有那么一瞬间,王子端已经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可突然,那张美丽迷人的脸风云变色,转眼间重重地阴沉了下去,一股充满血腥的杀气升腾了起来。当王子端意识到死神降临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金镇南一刀劈了下来,又快又麻利,自颅顶至前额,穿眉间过双唇,一道血痕由上而下,撕裂经脉,分割阴阳。

    王子端的眼睛还睁着,还剩最后一口气没有咽下去。

    燕秋娘此时红袖中露出一把匕首,却只见寒光一闪,王子端的脖颈瞬间被割断,眼睛也随之合闭。

    痛快的去死了!

    燕秋娘终于说出了一直欲言而未道出的结束语。

    此时的渡口岸边,兰凌飞还在等待水军调拨过来的船只打算追赶王子端。

    却忽然看见江面上飘过来一艘乌篷船,越来越近,转眼近至跟前,船头立着燕秋娘和金镇南,而他们的身后便是王子端的尸体。

    兰凌飞喜出望外,号令三军道,罪魁王子端已然伏法,大军鸣金收兵。

    令下,大军徐徐开始回撤。两个军士从船上将王子端的尸体挪上了岸。却此时,玉锦瑟如同鬼魅一般悠忽间来到兰泰鼎的面前。

    她面无表情,眼睛里结了霜似的异常冰冷。

    兰凌飞刚想上前打个招呼,却不料,玉锦瑟突然一挥左手衣袖,瞬间一缕红绸飞出捆锁住了兰泰鼎的脖颈,就像是只蟒蛇盘住一只小鹿似的越缠越紧,眼见兰泰鼎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范夫人……兰某不知何处……开罪夫人,还请明示。

    谁是你的范夫人,狗官,可还记得宜城燕家灭门惨案?

    啊,你是……?

    燕家遗孤——燕锦玉,今日特来找你索命。

    兰凌飞奔了过去,出剑想要挑断红绸。

    怎料玉锦瑟右手一挥,又一缕红绸飞出,瞬间打掉了兰凌飞手中的宝剑。

    好快的速度,好惊人的力道,竟不容人有半点反应,兰凌飞惊诧地望着玉锦瑟,果然是真人不露相。

    这时,燕秋娘上岸劝说道,妹妹快住手,王子端已经全说了,兰泰鼎并没有参与当年之事。

    玉锦瑟手上劲道就此松了下来,但却没有完全放开,反问道,难道袖手旁观、见义不为的人就不该受到惩罚吗?

    燕秋娘闻此,不觉低下了头。的确,这个所谓的正义迟到了十几年,而且是靠非常之手段才得以实现,说起来就是因为有兰泰鼎这样明哲保身的官员才会这样。如果这些所谓的执法者当年能够尽职尽责、秉公办案的话,一切不至今日如此。最可恨的是,执法者就是犯法者,公堂之上的人便是杀人放火的人,如范明诚、王子端、魏孝严之流狼狈为奸、结党营私,以至于燕家的惨案成了冤案,冤案又成了悬案。又如兰泰鼎之流包庇纵容、熟视无睹,以至于恶人升官发财、逍遥快活,好人遭欺受压、不得善果,这一切归根结底究竟是谁的错?

    想到这儿,燕秋娘袖里的匕首又露出了锋芒。

    兰凌飞望着她们两姐妹今时今日这般模样,仿佛感同身受到了她们经历过的那些个苦难与煎熬,这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她们牺牲了一切、忍受了所有终于等到了今天。此时此刻,想劝她们放手恐比登天还难,但让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被人折磨至死,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他也要做。

    两边的弓箭手和刀斧手都在等待他的指令,他却挥了挥手示意全都退下去。然后他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伏地跪了下去,以谢罪的姿态面对燕家二姐妹。

    二位苦主,且听凌飞一言,再做决断不迟。方才锦玉姑娘说的有理,袖手旁观、见义不为者,若为百姓,则受尽良心拷问,一世不得片刻安宁。若为官吏,杀之无赦,斩之无错。但古语有云,父债子还。兰凌飞愿代父受过,一命以报养育之恩,一死以赎父之罪责。

    话说完,他随即叩首三拜。

    漫山遍野的将士见之无不动情,也都跪了下去。

    兰泰鼎见此番景象,悔不当初之事,泪水奔流出眼眶,呜咽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兰某罪无可恕,只求速死,望请成全。

    这时,兰凌如和春晓、冬雪,也都来到了渡口。

    听兰父说如此,三人也都忍不住跪了下去。

    凌如泣声道,父若去,子必随,与父黄泉为伴,以尽未了之孝心。

    玉锦瑟被打动了,冰山一样的心顿时融化。随之那红袖也渐渐脱落下来。众人望时,玉锦瑟已然跃身至乌篷船上,并朝燕秋娘招手。

    燕秋娘徐徐向岸边走去。

    却听身后兰泰鼎相问,秋娘,你要去哪儿?

    秋娘回转身朝着兰泰鼎微微一欠身,说道,十年夫妻,今日别过,从此缘尽,望自珍重。

    话音落时,人已不见了身影。

    乌篷船很快驶离了渡口。

    带着一江秋恨水,径自向东流。

    春晓奔至岸边,望着滔滔江水,向着那船行去的方向不停的挥手,泪水落下的江面泛起层层的涟漪。

    归来,归来,燕子双飞,柳叶谁新裁?归来归来,蝉鸣知了,青痕已不在。归去归去,两岸猿鸣,扁舟自穿梭。归去归去,霜夜乌啼,杜鹃泣如血。归去来兮,何日相见,再话桑梓事。来去归兮,何处重逢,但愿石榴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