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无殇
繁体版

樱宁长公主

    在微弱的烛火摇曳下,一个身影悄然俯首,他的声音如同夜风中的呢喃,深沉而神秘:“影子参见陛下,陛下召臣前来,有何旨意?”

    昏暗中,幽帝的目光如深渊般凝重,无波无澜:“影子,朕有两事需你去办。”

    “首先,找出这份谏言的撰写者。幽帝的手指在桌案上敲击,每一次落下都仿佛敲在空气中,激起回响。

    其次,中州的动荡,暗卫不可干涉,唯有确保樱宁长公主安然无恙。”他的眼神掠过一抹忧虑,但瞬间被坚毅的决断掩盖。

    “遵命!”影子应答,转身欲行,却被幽帝的呼唤止住。

    “且慢。”幽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对了,太子的下落,可有眉目?”幽帝的询问中隐藏着微妙的焦虑。

    “陛下,臣尚未寻得太子的任何线索。”影子的回答冷静而漠然,不带丝毫情绪起伏。

    幽帝听后,眼中掠过一丝失落,但他迅速平复心绪:“朕明白了,你去吧。”

    “遵命!”影子领命后,如同融入夜色的魅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昏黄的烛光之外。

    幽帝转首,凝视窗外皎洁的月色,轻声自语:“七弟,你究竟在何处?”

    月光洒在幽帝的脸上,映照出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与责任刻下的痕迹。

    幽帝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桌面,谏言的纸张在他的手下微微颤动,仿佛承载着沉重的秘密和未知的危险。

    对于中州的动荡,他选择了沉默。

    提到太子,幽帝的心中五味杂陈,他却无从寻找,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平安无事。

    太子,无论是生是死,他都需要一个答案。

    “小妹,祖母是否愿赐见,兄心怀忐忑,盼你解惑。”

    幽帝低语,目光如暗夜星辰,期盼与疑虑交织其中,犹如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兄,此事非臣妹所能预,何不亲自往,一探究竟?”

    影姜答道,声线清冷而决绝,犹如月光洒在冰湖之上,无波无澜。

    “小妹可知,祖母如今独对你情深意重,于我,却如隔千山万水。”

    幽帝语气中透出几许哀怨,深知祖母的偏爱并非空穴来风。

    “王兄,若无紧要之事,臣妹恕难从命,此刻已入深夜,且男女有别,臣妹需安寝。”

    影姜言辞虽温婉,却如寒潭止水,不容丝毫侵犯。

    “小妹,你心中依旧有结,难道我之过,你尚未释怀?”

    幽帝尝试触碰那道无形的屏障,却只换来更深的迷茫。

    “臣妹何曾有怨,王兄又何罪之有?”影姜的话语似含烟水,又似藏锋芒,让人捉摸不透。

    “小妹,如此说来,世间万物,竟有兄所不能之事乎?”

    幽帝一声轻叹,如同落叶飘零,那声音在静谧的夜色中回响,似乎揭示了更深的谜团。

    “王兄,这天下之大,岂无你所不能?然,此事,臣妹亦感好奇,又略带警觉。”

    影姜的话语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又有对现状的警惕。

    正当此时,懿明太帝太后宛若一缕清霜,无声无息地降临在众人之后,其现身犹如冬夜之寒风,霎时令氛围凝重如冰。

    “小妹,七弟或许尚存于世矣…“幽帝的话语,宛如晴空霹雳,震颤了在场的所有心灵,懿明太帝太后与深陷思索的影姜亦未能幸免。

    懿明太帝太后的玉杖,应声坠地,其声脆冽,惊动了沉浸在思绪中的幽帝,也唤醒了被震撼的影姜。

    幽帝面色苍白,声音微颤,躬身行礼:“祖母,孙儿在此,愿祖母安康。“

    懿明太帝太后,那威仪之姿犹如月华照雪,冷艳绝伦,转瞬之间,她那熠熠生辉的目光自黑暗中破茧而出,直刺幽帝的灵魂。

    面上风轻云淡,未有丝毫波澜,唯有那一双邃如秋水的瞳孔,深藏着百转千回的情绪,惊诧、困惑、忧虑,交织成一幅无声的画卷,细腻入微,引人揣摩。

    她纤手微抬,示意幽帝起立的动作宛如流水行云。

    “你说,老身那宝贝孙儿尚在人间?此话怎讲,莫非是梦境泡影?”

    她的话语如丝如缕,平静却充满威压,每一个音符都如寒冰掷地,激荡起心海的层层涟漪。

    幽帝深深吸一口宫中的古木香,然后徐徐展开他的叙述……

    “老身今日有些倦了,想与姜儿细聊一番,你且先退下吧。”

    懿明太帝太后语气温婉,如春风拂过湖面,透着无尽的慈祥,却又不失帝王家的威仪。

    (幽帝,影辛字子溪,是幽帝国第七十二世幽帝。)

    幽帝欲言又止,目光中流露出一丝难舍。

    “孙儿告退,祖母保重身体。”

    他微微俯首,恭敬中带着关切。

    懿明太帝太后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那份威严与关爱交织,如同冬日暖阳,虽烈却暖。

    “你治理天下,日夜操劳,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早些安寝为好。”

    她的话语如丝如缕,轻轻落在夜的寂静之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忽然,懿明太帝太后提起了一位旧人:“小溪子啊,老身记挂着樱宁那孩子,许久未曾相见,明日你便陪她一同来慈宁宫,我们共赏园中春色,如何?”

    “孙儿遵命,即刻差人预备,让樱宁明日前来。”

    “罢了,夜已深,各自回吧。”

    懿明太帝太后的话音刚落,宫灯下的光影更显得悠长,夜色仿佛被她的言语加重了几分,沉静而又深远。

    次日清晨,慈宁宫走廊。

    丫头,你与老身有七年没见了吧!”太帝太后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依然透出那份慈爱与关怀。

    “是的,祖母,自从孙儿远嫁陈国,的确许久未曾回来看您了。”

    影馨回应,言语中满是对祖母的思念和愧疚。

    她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泪光,如同那被遗弃在角落里的明珠,黯然失色。

    影馨,字樱宁,幽帝宣长女,年芳二十有一时,被幽帝许配于一等侯国陈国嫡长子陈圭。

    虽然她的身世显赫,但是却注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祖母叹了口气,“你王兄也真是,怎么就把你嫁到那么远的地方,让老身想见你一面都难。姜儿那丫头倒好,整天跟在老身身边,嚷嚷着不想嫁人。”

    太帝太后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女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影姜的宠爱。

    影馨微微一笑,“姜儿妹妹年纪尚轻,想法自然多变,也许将来会改变主意的。”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妹妹的关爱之情,也暗示了姜儿未来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那丫头如今二十有五了,不小了,都是让老身给宠坏了,那丫头才会如此。”太帝太后责怪中带着疼爱。

    “有姜儿在您身边,孙儿也安心。”影馨安慰道。

    “你还真指望那丫头一辈子陪着老身?再说,老身还能有多少个春秋?”懿明太帝太后的语气中透出一丝无奈。

    “祖母你看你现在身体还健朗着呢,祖母你呀一定能万寿无疆。”影馨衷心祝愿,她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祖母的祝福和期望。

    “那有什么万寿无疆,你爷成帝也不过才享年六十有一,你父宣帝也不过才享年五十有三。老身现在八十有七,不求万寿无疆,只望活到那九十大寿,老身的儿孙都能齐聚一堂,老身就知足了。”

    太帝太后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无奈和期待。

    “你这丫头也是,老身不能去看你,你难道就不能常进宫来吗?”太帝太后略带责备。

    “若非礼法不允,孙儿也想常伴祖母身旁。”影馨解释。她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祖母的尊敬和无奈。

    “这都什么破规矩,老身这叫你王兄改了!”太帝太后的话掷地有声。

    幽帝闻言,尴尬地回答:“这是先祖定下的规矩,孙儿无力更改。”他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和困惑。

    “祖母,别为难王兄了,他也有他的考量。”影馨适时插话。

    懿明太帝太后,那位满头银丝却目光炯炯的老者,端坐在雕花椅上。

    樱宁长公主,侍立在一旁。

    懿明太帝太后,那位岁月沉淀下的智慧老人,银发如雪,但眼神却犹如利剑,直指人心。

    她凝视着樱宁长公主,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言辞左右,老身告诉你,世事无绝对,一切皆可变。那些祖训、祖制,如果只是束缚我们前进的枷锁,那么它们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她的话虽苍劲,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每一句话都像石破天惊,直击听者的灵魂。

    在一旁的幽帝,原本对改革之路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前方不仅有顽固不化的宗族与臣子,更预设了自己的祖母会是最坚定的反对者。

    然而,懿明太帝太后的话如同春雷炸响,打破了他所有的预判。他意识到,真正理解他,支持他破旧立新的人,竟是他一直敬仰的祖母。

    心中激荡的情感难以言表,幽帝肃然起身,向祖母深深一拜,“孙儿在此,感谢祖母的教诲。”他的言语中饱含敬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樱宁长公主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她从未想过,这位一直以来都是坚守传统的祖母,竟然会说出这样颠覆性的言论。

    懿明太帝太后微笑着,伸出颤抖的手轻抚着幽帝的头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去吧,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害怕改变。老身会在你身后,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