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吾名杨六郎,季汉大将军
繁体版

041 【游历蜀中】(求追读!求追读!)

    翌日,诸葛亮当众宣布,罪人马谡于死牢之中突染急病身亡。既然马谡其人已然身故,诸葛亮便也不忍再摧残马谡尸首,嘱咐军士将其好生安葬,自不赘言。

    众人闻之,唏嘘不已。但转念一想,马谡昨日在众人面前的样子形容枯槁,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十分瘦弱,便也不再细究其中缘由。

    然而此时,杨延昭的军帐之中,化名“苏罪”的马谡此时正在奋笔疾书,似乎在画一张图纸。

    姜为此时,侍卫在一旁,看到马谡正在画的图纸,疑惑问道。

    “苏先生,你这画的是何物事?为何如此熟悉?”

    马谡抬起头来,他此时的脸被白布包裹,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上去十分吓人,说话也有些瓮声瓮气的。

    “小将军,六郎将军让我代为转达,令你去请城中工匠,按照图中所画之物的样式,进行打造,不得有误……”

    姜为拿起马谡所画的图纸之后,仔细端详发现,马谡所画的图纸,竟然就是兄长杨延昭每日戴在脸上的贪狼面具,当下就起了兴趣,对马谡道。

    “苏先生,这东西好诶。我看兄长每天戴在头上,十分英武,这个东西做好之后,麻烦给我留一个……”

    马谡有些嗔怪地望了姜为一眼,道。

    “小将军,今后你我二人同在六郎将军帐下做事,该懂的规矩一定要懂……”

    “小爷知道啦,你们这些汉人就是臭规矩多……”

    “小将军身为武将,在军中当以末将自称……”

    正在马谡教育姜为的时候,杨延昭正好结束军议,回到帐内。望见二人似乎正在争执,于是问道。

    “苏先生,义弟,你二人在争什么……”

    姜为眼见杨延昭回来,于是连忙陪着笑脸道。

    “没什么,刚刚苏将军交给‘末将’重要任务,末将正要去办……”

    说着,姜为装模作样地对着杨延昭和马谡二人行了一礼,随后退出帐中,自不赘言。

    杨延昭回来之后,对马谡抱拳道。

    “苏先生,今番丞相又给在下拨了六千中军兵士,着令在下好生训练,以应对将来的战斗。看来,事情正在如我等预料一般发展……”

    马谡闻言,点头道。

    “以六郎之才,得到丞相重用是早晚的事情。六郎不必过度自谦,今后六郎麾下统领的兵马只多不少。倒是六郎治军,颇有奇思妙想,今番苏某能和六郎共事,也是所获颇丰……”

    听到马谡夸奖自己,杨延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前番和马谡彻夜相谈,将自己打算建立一支和王平所率无当飞军一样,擅长特种作战的军队的想法告知了马谡。

    之前他让马谡按照自己所戴贪狼面具的模样画下来的图纸,正是要用在此处。

    提起目前汉军麾下的诸部强军,除了杨延昭已经见过的无当飞军之外,还有马岱所率的西凉骑兵,以及永安都督陈到所统领的白毦精兵这两支军队,加上日前姜为从西羌部落带来的铁车兵。目前大汉军中,可谓是兵强马壮。

    想到这里,马谡向杨延昭提议道。

    “此番营中无甚要紧之事,六郎何不趁此机会,前往蜀中各地游历,方便更加了解我大汉风土?”

    杨延昭点头,马谡所言正与他不谋而合。他刚刚已经向诸葛亮说明,说自己打算前往蜀中各地游历一番,一来可以更加了解蜀中的风土人情,二来可以看看是否能为汉军寻找到像姜为这样的良才。

    诸葛亮一听杨延昭想要离开汉中,一开始并不乐意,但听了杨延昭所阐述的理由之后,便也不好再做阻拦,于是命令杨延昭必须于两月后返回汉中军前,听候调遣。

    杨延昭得到了诸葛亮首肯,自是来向马谡等人安排军中事务。

    于是今日之中,杨延昭亲自将自己前番破羌之时,所构想的钩镰枪图纸,以及练兵之法告知了马谡,嘱咐马谡替自己好生训练新兵,同时将自己的贪狼面具,留给了马谡。

    只说如果有事需要杨延昭本人出面的,可由马谡假扮自己前去,同时又唤来姜为,将钩镰枪法细细传授,嘱咐姜为好生修习。自不赘言。

    于是当夜,杨延昭卸下甲胄,换上平民衣服,带好随身行李,装上马谡为自己准备的化名“严昭”的路引,骑上骏马沙里飞,离开了汉中驻地。自不赘言。

    行了数日之后,杨延昭就抵达了大汉天子脚下,益州治所,成都城内歇脚。

    这几日来,杨延昭深入民间,感受着蜀中的风土人情,见到民众皆十分富足,各郡治理皆井井有条,心下对诸葛亮的内政治理之道,更加为之钦佩。

    于是当下,杨延昭进入了一家名为“彭记客栈”的酒楼之中,略作休息,同时想打听一下成都附近,可有良才隐居。

    不多时,一位身着罗裙,打扮的极其俏丽的汉家女子,端着酒水小菜,来到了杨延昭的身前问好。

    “客官大人有礼,请问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杨延昭此时并未覆面,而是露出了原本姿态,见到这位女子生的一副八面玲珑的喜人模样,于是对其恭敬一礼,随后向其打听道。

    “店家有礼,敢问此间治下,可有有名之人隐居?”

    那女子见杨延昭生的俊美,于是露出了桃花一般笑容,道。

    “客官可是朝廷中人?怎么一到小女子的店内,就打听这些事情……”

    杨延昭当下一惊,没想到这女子竟然仅从自己的行为举止就猜到了自己的来路,不免为之一动,但旋即正色道。

    “姑娘何出此言?在下本是凉州天水人士,前番被大汉军士迁入汉中治下,在下不想从那寻常军士做起,而是想加入我大汉军中为将,自是想找到有名之人引荐,还望姑娘指点一二……”

    那女子闻言,当即面色一冷,随后有些不屑道。

    “本姑娘见你生的俊俏,以为你和那些臭男人不一样,没想到你竟也是个‘官迷’,真是白费了你这副好皮囊……”

    杨延昭闻言,并不恼怒,他心知俗语有云:“上山下水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欲要知晓民间之事,自然是得问这些市井小民。于是当下,杨延昭不以为意,反而愈加恭敬道。

    “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小女子名为九娘,客官如果要寻人引荐,何不亲自前往城中官家的府邸前去询问,为何要向小女子打听这些事情?莫非客官是敌国细作?”

    杨延昭不免有些哑然失笑,于是当即感叹道。

    “在下并非是细作,只是苦于报国无门,又不知前路在何处。今番到此。想求人引荐是假,实则是请人解惑是真。在下观察姑娘也是心思聪慧的美丽之人,还请姑娘为在下指一条明路……”

    这名为九娘的店家,听到杨延昭如此恭维自己,又念其形容俊美,不似奸诈之人,见杨延昭彬彬有礼,于是笑道。

    “客官既然从汉中一带过来,可曾听闻过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杨延昭当即一愣。

    这五斗米道,在北宋被称为正一道。前世宋真宗年间,宋真宗曾召见第二十四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这件事影响范围之广,自是连身处边地的他也曾知晓。

    见到杨延昭露出思索的神情,九娘露出笑容,对杨延昭缓缓说道。

    “此间成都西北之地,有一名山,唤作青城山,山中有一道观,名曰朝真观。听闻乃是神仙道场。客官如果对前路感到迷茫,不如备米五斗,前往神仙之处问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