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与玄奘
繁体版

第十五章、璇儿

    经过了两天的考校,结果有十二个人通过,不到在山中修学人数的一半,其中金琢、李靖均在通过之列。

    对于即将离开的金琢,玄奘心里非常的不舍,他一直把金琢和璇儿当自己的弟弟妹妹看,而璇儿就更不用说了,他和金琢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也正是因为金琢的离开,璇儿好像一夜之间变了个人,由原来的活泼开朗的性格变的内敛沉静、沉默少言。

    金琢则在临别之时,跟玄奘、璇儿说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袁天罡,如果来日她们要想找他的话,记得一定要打听这个名字。

    金琢走后,玄奘的生活一如既往,日复一日提水上山浇灌庄稼,其余时间练习剑法;璇儿则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整理书籍上,并且把所有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分类,最后汇编完成了一本囊括谷中所有藏书的索引目录。

    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天璇儿拿了一本书找到玄奘,在书没给玄奘之前问他道:“江流学兄,最近剑法练的如何了?”

    玄奘挠了挠头道:”还未与人实际交过手,所以尚不知处于哪种水平。“

    璇儿继续问道:”学剑这么久,可有什么心得?“

    玄奘皱着眉头略作沉思回道:”唯速度与力量而已。“

    璇儿走到墙边上拔剑出鞘,看着未曾开刃的剑梢问玄奘:”你觉得运用它能够救多少人?“

    玄奘脑中突然闪现着小鱼被残杀的画面,他想回答哪怕能救一个人也可以,可惜他现在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璇儿见他没有回答,换了一个方式问他:”或者说,你利用它觉得能够击退多少人?“

    玄奘笑答道:”李靖兄有一次看我练剑的时候曾经作过评价,说我的剑法造诣如果面对普通人可以以一挡百;如果面对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抵挡十数人;如果面对江湖上的高手的话,可以抵挡二三人;如果再往上的高手他也没曾见过,所以无从得知了。“

    璇儿听完之后递给玄奘带来的书,是一本叫《鲁仲连子》的书籍,书中收录了战国时期纵横策士鲁仲连思想学说和他的种种传奇故事。

    玄奘拿到书后,立刻就被书中鲁仲连义不帝秦、游说于诸侯之间、事毕而不居功不收禄、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士精神所折服,幻想着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一样,走马不作威,仗剑平天下。

    可是当玄奘细想一下,发现鲁仲连子所有的事迹并不是靠一把剑,而都是靠一张辩士无双的嘴得来的时候,他立刻偃旗息鼓了,自己见到生人连话都不敢说的性格,还指望去游说诸侯,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璇儿此时在边上说到:“我知道你无心于功名利禄,如果你做一个剑客的话,有时候可能可以救一个人、十个人、甚至一百个人,但是如果你做一个纵横策士的话,或许可以救一个城的人。”

    玄奘听完为难的道:“我知道璇儿你是希望我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可是…可是你也知道不善言辞、笨嘴笨舌的人,要我做一个能言善辩的纵横策士,太为难我了。”

    璇儿正色的道:“那苏秦原本还是口吃之人呢,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身佩六国相印的纵横家呢,能成为一个纵横策士绝不是靠巧言令色,首先要先做到通晓时势、洞察人心,而后才是能言善辩,不过呢,你首先还是要训练你的口舌功夫,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要说一句夸我的话,而且不许重样的。”

    玄奘与璇儿分别后,回到自己的小屋,脑中一直思考着明天该说哪句夸奖璇儿的话,说心里话璇儿身上的优点实在太多了,什么美貌与智慧并重、能歌善舞、充满灵气、善解人意等等,说个十天半月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不能忘了玄奘从小是在寺庙长大的,搁以前见了女人都要脸红的,别提跟女人说话了,好在他是看着璇儿长大的,一直也是把她当妹妹看待,但是一想到要说夸奖她的话,就有哄骗女孩的感觉,心里还有点怪怪的。

    到了第二天,玄奘准备好要对璇儿说的话,为了显的文青一点,还特地加了好几个修饰语,就等着璇儿过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才了。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璇儿的身影,一直等了将近傍晚,玄奘坐不住了,只好主动去找璇儿。

    璇儿也很好找,按照她整理藏书室顺序,一下子就找到了,当时她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书籍的分类归纳当中。

    玄奘装模做样的走到她身边,帮她一起整理书籍,璇儿看了他一眼随口说道:”江流兄,你来了!“

    玄奘”嗯“了一声,准备开口对璇儿说他在心里已经练不下一百遍的台词,可是璇儿看了他一眼,就又很专注的忙自己的事了,似乎忘了她昨天给玄奘布置的任务了,面对此情此景,玄奘预想的一切场景以及璇儿听后的反应都化成了泡影。

    看着璇儿忙碌的样子,玄奘也只能跟着忙碌,心不在焉的忙碌,就这样两个人也不讲话一直忙碌到很晚,最后璇儿站起来升了个懒腰打着哈气道:“今天实在弄不动了,我们都回去休息吧!”

    玄奘应声便也站了起来附和道:“是太晚了,都回去休息吧!”说话的同时玄奘想着,璇儿肯定已经忘了昨天要求说夸她的话了,算了吧,今天就不说了,然后转身准备离开。

    这时,璇儿叫住他:“江流,你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吧?”

    玄奘被他一提醒,瞬间感觉自己好像是范了错误的学生被老师抓住一样,心里一阵惊慌,待他回过头看到璇儿一脸平静的看着他时,努力的平复自己,然后准备说出自己准备好的台词,可是当他看着璇儿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朴实无华、沉静脱俗的女孩时,他突然感觉自己挖空心思、精心修饰过的话语,是多么空洞没有灵魂的废话,于是玄奘从心底里由衷的说了一句:“璇儿,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女孩。”

    璇儿会心一笑回道:“是吗?那是见过的女孩太少了,如果我刚才不提醒你的话,你今天是不是不准备说了?。”

    玄奘歉意的道:“我还以为你忘记了呢!”

    “纵横策士的游说之道,首要是随机应变,没有人会等着你,让你跟他说你编排好的话,其次是你要让人觉得你说出的话是由衷的、值得信赖的话,且这个话是对他有用的。”

    玄奘听完,终于知道璇儿刻意装着忘记了事,原来是为了考验他、训练他,拱手对着璇儿拜道:“璇儿费心了!”

    璇儿则直接饶过他,背着手一跳一跳的道:“明天继续!”然后留给玄奘一个欢快离去的背影。

    在往后的日子里,玄奘不再像第一天那样搜肠刮肚的想词了,他会根据和璇儿见面时场合、氛围以及璇儿当时的心情,应时应景的说着各种夸奖她的话,并且做到了绝不重样。

    转眼之间三个月过去了,玄奘的口舌功夫进展神速,甚至有点要达到口若悬河的境界了,离话痨就差一步之遥。

    璇儿可能也觉察到玄奘话开始有点多了,于是赶紧遏制他继续发展下去的势头,让他以后不用再夸她,改成要求他每天猜她心里在想什么。

    玄奘觉得自己口舌功夫被训练的进步挺快,对于璇儿让他猜她的心思是信心满满,但是他不知道女人心海底针是何等的至理名言,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他怎么的对璇儿用心的观察,如何的换位思考,他从璇儿那得到的答案永远只有两个字‘不对’。

    承者在得知玄奘修研纵横之学后,特地找过他,让他多关注当今时势,要跟新进山的同学多交流,另外承者也把山外不定期送进来的简报、资讯一并让他研读,然后加以揣摩分析。

    玄奘自从开始修习纵横之学之后,就变的无比忙碌,原来的劳作一样没耽误,剑术练习也一点没落下。如此这般的生活匆匆间过了两年,一天正在后山给新种的鹤虱浇水时,刚进山不久的福畴,气喘吁吁的跑来叫他,说承者找他。

    说到承者,他在一年前从山外回来后就得了中风,虽然璇儿一直给他做针灸治疗,但就是一直不见好转。

    玄奘来到承者的住处时,房间里已经站了好多人,躺在床上的承者听福畴说玄奘来了以后,就吩咐众人回去,单独留下玄奘、璇儿,另外还留下福畴在一旁照看。

    承者自中风以后说话就开始口齿不清了,但是这一天说话的速度虽然有点慢,却无比的清晰,他对玄奘、璇儿二人说道,他自知自己来日无多,他要从到山里所有修学过的人中选出下一任承者,在经过对所有修学者的比较中,璇儿的综合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玄奘是排在第五位,另外的三个人早已出山,现在是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排第一的人不愿意,则会顺延征求排第二的人的意愿,如此这般的顺延下去。

    对于担任承者的条件,除了上述的考校能力和本人意愿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一但成为承者,就终生不能婚娶,至于为什么会有终身不能的婚娶的这个规矩,是因为整个山谷的运行过程中,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王弼祖师的王氏族人和山谷中的外姓管理者,对于谷中的所有藏书的所有权出现多次的争抢和纷争,后来在第一位承者的努力调和下,跟王氏族人达成了默契,王氏族人名义上拥有山谷中所有藏书的所有权,但是没有处置这些藏书的权利,同时为了补偿这个权利的缺失,王氏后世族人每一代中,dou可以推举一个人进入山中修学,而不用通过举荐考核的条件约束,其他族人要想进山修学,则必须通过举荐考核。

    而作为承者虽然对于谷中的藏书有管理权,和对进山修学的人有一定的考核权,但是没有所有权,同时还要承担对整个山谷中藏书保护和充实扩大的责任。另外为了杜绝后世承者的继任者们的私心作祟,第一任承者发愿终身不娶妻不生子,要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保护谷中藏书上,从那以后,所有的承者继任者们就没有娶妻生子的。

    按理说就凭不娶妻、不生子这一条,就应该打消不少人竞争承者的积极性,可令人意外的是,每一任的承者遴选时,都会有很多人竭尽所能的去争取这个位置。可见知识的诱惑力有时候还是很强大的。

    刚才在玄奘从后山被叫下来时,福畴在路上还跟他说,要是能当上了下一任承者的话,承者会把上古之前就流传下来的一本《奇门遁甲》传给他,不要小看这本《奇门遁甲》,里面的一些法阵奇术,小则可以保护这一方山水,大则可以通天彻地,不过好像没听说过有人修炼到过那个境界。

    对于福畴为什么会知道这个,玄奘当时还有点诧异,后来他才知道,福畴的父亲就是夫子王通,他是妥妥的王氏族人代表。

    承者对玄奘、璇儿讲完关于承者的由来和相关职责要求后,跟玄奘说道,虽然他综合能力排在第五位,但是由于另外三人尚在山外,且有很多俗务需要处理,所以先行在他和璇儿之间选择,让她俩现在不要急于做决定,回去好好考虑后明天来答复他。

    玄奘和璇儿从承者屋里出来后,玄奘想跟璇儿说让她不要答应,一个女孩子不适合承担这个工作,将来还要一辈子在山谷里孤独终老,太不人道了,他觉得这个工作应该由他来做,而且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有的是力气,又非常乐于生活在这个山中世界,与世无争、无忧无虑,最重要的是他以前就是个和尚,终生不娶妻、不生子,跟他小时候接受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可是璇儿出屋后,根本没有想要给玄奘开口的机会,平静的向着自己的住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