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与玄奘
繁体版

第十七章、迷一样的郭家庄

    好在玄奘在神农山里修学的时候,看了一些玄门书籍,对迷宫阵法也稍有了解,要不然,在这伸手不见五指、迷宫般的田埂与水塘之间,不讲什么时候能走出去,冻就先把他冻死了,两条腿都快冻掉了。

    在摸索了个把时辰后,玄奘终于到达了村庄边上,隐隐约约的,他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屋,但是一点灯光都没有。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沿着每家的后屋檐悄悄侦察。约莫走了十几户人家,仍然一点生息都没有,玄奘在想是不是又到了一个破败流离的空心村,便放松一下警惕心理,转而走到房屋的前面继续摸索前行。

    大概又走了十来户人家,应该是到了进村的小路路口附近,突然有人叫道:“谁?给我出来,为什么不到郭伯家里开会,想找死啊!”

    玄奘听声辨位,刷的一下窜过去,把剑架在了对方的脖子上,然后胁迫对方不许出声,在从对方口中得知,村里的所有人都到郭伯家开会,便让对方带路去郭伯家。

    被胁迫劫持的人,带着玄奘向村中心走了一会,在一个大户人家的宅子门前停了下来,被他劫持的人有节奏的敲了几下门,学了一声猫叫,里面守门的人骂骂咧咧的道:“这才什么时辰啊,换班还早着呢。”

    当里面的人开门,看到同伙被玄奘劫持进来,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惊恐的看着玄奘,待玄奘两人进门后,同伙疑惑的又往外看了看,问玄奘:“没人了吗?”

    玄奘告诉他没有了,守门的完全一副不相信的表情,然后蹑手蹑脚的把门给关死。

    玄奘对守门的人说了一声:“头前带路。”

    守门的人在前面带路,不时的回头观察玄奘和大门处。在经过外堂进入里院之后,玄奘看到很多人都集结在里面,在人群最里面一个声音传出:“…我兄弟九人路经贵宝地,一不为求财,二不为害命,只为能谋个生路…”

    此时所有的人都察觉到玄奘三人的到来,看到玄奘拿剑架着人,都纷纷自觉的往两边让出一条道。

    讲话的人也发现了不对,声音戛然停止,由于灯光的原因,玄奘看到了几个一身戎装打扮的人站在屋檐下,但看不清几人长相。

    守门的人小跑过去,对着中间领头模样的人耳语了几句,领头的人抱拳道:“敢问是哪路上来的朋友?”

    玄奘把剑从被劫的人脖子上拿开,让他过去,客气的对他们说道:“无名之辈,不提也罢,今天经过此地,听说诸位在此搅扰村民,特来劝请诸位高抬贵手,还村民以安宁。”

    头领冷笑了一声:“想不到还是位游侠,不过想让我们高抬贵手,那就要看看你的本事了!”

    说完,向两边使了个眼色,原来站他两边的人,缓缓的站了出来,一个魁梧精壮,一个精瘦干练。

    村民们见此架势,都慌张的散到了一旁。

    魁梧精壮的人,首先拔出刀向玄奘逼迫而来,离玄奘两三步远的时候,迅速举刀向玄奘砍来,玄奘用剑柄迎着他的刀锋,然后用力一挡一推,将他推出几米之外,一个屁股摔在了地上。

    一旁精瘦干练的人见此情形,瞬间察觉遇到了玄奘是高手,立刻进入紧张对决状态,慢慢踱步,手握刀柄,准备出奇制胜,可当他刚把刀拔出半鞘的时候,玄奘已经把剑刃压在了他手腕上。

    领头的一看两个人被玄奘轻而易举的击败,知道自己几人一起动手也不是对手,连忙语带敬畏的抱拳道:“侠士好身手,我等心服口服。”

    玄奘当时腿脚已经冻的实在受不了,想着赶紧让他们离开,于是也忙抱拳道:“承认承认,希望咱们有机会来日再见。”

    领头的对着其余众人一挥手,准备就此离开。

    突然一个老者站出来叫道:“慢,他们是瓦岗寨逃出来的逃兵,请侠士为民除害,如果今日放他们走,他日他们一定会带更多的人回来,继续欺压我等黎民百姓。”

    老者话音刚落,村民中有几个胆壮之人,乘势附和道:“郭伯说的有理,侠士不能放他们走啊,放他们走就等于放虎归山,弃我等村民性命于不顾啊!”

    其余老弱妇孺的村民也跟着嚷嚷道:“对对对,不能放他们走啊,请大侠为我们做主啊…”

    领头的急忙开口争辩道:“郭伯,你好歹毒啊,我等是逃兵没错,可那也是年年打仗打怕了,每天都是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不得已才带着兄弟们出来寻个生路,来到这里后,除了刚开始来的时候下手重了一些,打伤了你儿子,其余我们没伤你们半分,今日你却要置我等兄弟于死地。”

    郭伯:“你们知道我们太多秘密,你们非一般盗贼,别的盗贼抢夺完东西就会马上离开的,而你们却是想要长期占据于此,欺压我等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

    领头的:“没想到我等当初仁慈,没有对你们大开杀戒反而是错了,我等留在此地不过也是想寻个生路,今日召集大家来,也是想跟大家商量如何和平相处、同患与共,一起生活。”

    郭伯:“你们这样提着刀,像对待牲口一样的驱赶我们,这叫商量吗?”

    正当他们双方在激烈争辩的时候,一个站在头领边上的十四五岁少年,突然从他胯间拔出刀,疾步冲向郭伯,一刀戳进了郭伯的肚子,郭伯条件反射性的,一把把少年推远摔倒,郭伯身后的两个儿子和家人赶紧护上前来。

    爬起来的少年,立刻以迅雷之势扑跪到玄奘面前哭诉道:“请大侠把郭伯一家都杀了为我爹报仇啊!”

    这时人群中的一个中年妇女冲了出来,跑到小孩边上,拼命的拍打他,骂道:“你个龟孙,你不要命了,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一切来的太突然了,没想到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在场的所有人都懵圈了。

    过了片刻,众人都不由自主、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玄奘。

    玄奘也是一脸蒙圈,他也条件反射性的,先赶紧上前查看郭伯伤势,然后从包袱中拿出出山时璇儿给他预备的金创药,并迅速把刀拔出来,敷上金创药,又从身上撕下一块棉布按住伤口,待止住血以后,吩咐他两个儿子找些布条过来,把郭伯伤口包扎起来。

    好在伤口不深,确认完郭伯无性命之忧后,玄奘方才站起身,结果回头一看,发现每一个人好像都在等待着他指示一样,一动不动。

    玄奘努力的定了定神,理出一点思绪,让九个逃兵先暂时不要离开,轮流到村口值班巡逻,九个逃兵确实也没有想离开的意思,大晚上的,外面天寒地冻的,能去哪儿。

    玄奘接着又让郭伯儿子把郭伯抬回屋里休息,其他村民都各自回去休息,领头的和小孩妈妈留下。

    在郭宅内厅,玄奘让郭家的人给他找了个火盆,他边烤着火边听众人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首先是从逃兵的领头开始说,他们九人都曾是瓦岗军的一员,在军营里主要承担筹集粮草的后勤工作,当年瓦岗军刚起义的时候,劫取的都是官府粮仓,在开仓的时除了留下军队自用以外,也会送一些给当地闹饥荒的平民百姓,对普通老百姓那是秋毫不范。但是随着造反队伍的不断壮大,占领城池越来越多,仅仅靠强取一些官府粮仓,已不足以维持庞大军队的日常开销,于是便在控制范围之内的领地里实行财税征收制度,领地之外的地方,就实行强取豪夺的突击抢劫政策,然而随着战争的越来越频繁,当兵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管是在领地之内,还是在领地之外,募集粮草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剩一些老弱病残和空心村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完成募集任务,但如果完不成募集任务的话,又要接受军法处置。

    时间到了三个多月之前,他们正在外募集粮草,无意间听到前方战报,瓦岗军的主力在洛阳,被王世充部所击败,瓦岗军已经全部溃散,他们也就由起义造反的半正规军变成了流寇,一路亦官亦匪,然后流窜到了郭家庄。

    到郭家庄的时候,他们已经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凭着多年募集粮草的直觉,虽然表面上这里每家每户看上去基本上没有余粮,一副抢完就没有的样子,但从村民们的神情、面色判断,这里肯定会有地窖或隐仓之类的藏粮所,于是他们就没有强抢这里的东西,而悄悄的观察寻找,果然两天之内就发现了隐秘的粮仓地窖所在,他们几个经过一番商量,觉得与其到处流浪,还不如就此扎根,以求得一个安稳的生路,于是便有了召集他们一起商量的情形了。

    领头的故事讲完,不忘好奇的问郭伯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得以保存整个村子和地窖粮仓。

    玄奘虽然在那天晚上听到两只狐狸,谈论郭家村供奉狐仙的事,但也仍充满好奇的望着郭伯,郭伯的大儿子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下,就开始讲述他们村子的故事。

    原来郭伯家的高祖是一个堪舆师,有一次给前朝皇家贵胄寻察风水宝地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地方,此处虽非能出贤臣良将的地方,但是却蕴藏着荫福子孙的长久运数,于是他的高祖在回朝不久之后,就向朝廷辞官来到这里,然后花钱买了这里的好多土地,按照风水学上的布局,开沟放渠、修建府宅,居此之后确实年年都是大丰收,他的整个家业也就越来越大,土地也变的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他们曾祖一辈时候,家业比以前又扩大了许多,但是世道却发生了变化,开始频频发生战乱,后来还甚至出现不断有外族侵扰的情况。再后来就是军阀割据,他们家族就不断的遭受到一些官府的勒索和劫匪的抢劫,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们的曾祖从外面请回了一个狐大仙才得以改善。

    狐仙的故事,起于他的曾祖一次外出给人家风水,当时曾祖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走进了一团迷雾之中,然后就在迷雾之中一直打转走不出来,俗话说就是遇到鬼打墙了,他曾祖入了堪舆师的门,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神魔鬼怪的道行,他很快意识到应该是遇上了狐大仙,于是他就跟狐大仙祷告,请它撤了阵法,然后愿世世代代供养它。

    狐大仙在得到了他的许诺之后,就撤去了迷魂阵法,跟随他们曾祖到了他们家。还别说,自狐大仙来了之后,他们整个村变了,整个村庄变的经常笼罩在雾气之中,外面人非得邀请一般进不来,如果有外人一旦不慎闯入村子的话,就会遇各种离奇古怪和吓人的事情,从此,郭家庄闹鬼的传闻遍传开了,十里八村的人也就都不敢再接近他们村,一般的人想进也进不来。

    另外他们曾祖吸取以前频频受到侵扰、抢劫的教训,便开始挖洞修建隐仓粮库,有了这两个防备办法,他们村得以安静太平的过了几十年。可就在几个月前,他们有一天发现供奉给狐大仙的水果、玉食,放着几天都一直纹丝不动,便进入狐大仙洞府查看,结果发现狐大仙已经仙逝,从此郭家庄就不再迷雾环绕,虽然附近的人依然不敢靠近,但是外来的流寇、土匪,时不时的就会闯入进来,瓦岗军的几个人到来之前,他们已经遭受过好几批贼寇的抢劫了。

    而作为郭家庄的当家人郭伯,在痛定思痛后,组织大家把所有的东西尽量的放到他家的地窖隐仓,与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口粮由他家进行统一供应。

    郭伯的大儿子讲完,玄奘把目光看向了行凶少年的母亲。

    少年母亲看着郭伯一家,表情无比为难的讲起她们家的故事。

    行凶的孩子叫冯大宝,是冯家现在唯一的独苗,冯家原本是郭家庄仅次于郭家的第二大姓,跟郭家还一直是姻亲,记得在大宝曾祖那一辈时候,曾祖让他其中两个儿子出去参军,当时两个儿子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战功,一时间,冯家的势头一度盖过了郭家,但是好景不长,可惜后来冯家的两个儿子在战场上先后战死,从此冯家的家道就开始中落,土地宅院也一点点的被郭家兼并了,到了大宝他爸接手家业的时候,已经是只剩下了祖宅和微薄的几垧良田。而在一年多前郭伯先是要求大家把所有的土地都转到他家名下,把她们一家变成他家的佃户,后来又要求把她们所有东西都要存在他家,然后由他家统一发放必要的口粮。大宝他爸认为这是郭伯家在趁火打劫,就坚决不同意,于是郭伯就指使家人把大宝他爸打成重伤,然后逼着他交出地契,最后大宝他爸因受不了身心的双重打击,在几个月前去世了。

    郭伯大儿子听完大宝妈讲完,义愤填膺的反驳道:“你这是一派胡言,你男人以前嗜赌如命,整天沉迷于玩樗蒲,早就欠了我们一大笔钱,而且如果没有我们家的地库,你们家的东西早就被劫匪流寇抢光了。”

    说到劫匪流寇,郭伯的大儿子眼睛还瞟了一下瓦岗军逃兵。

    玄奘听他们三方讲完各自的故事后,脑袋里是一片乱麻。此时郭伯从病榻上让人传过话,请客人早点休息,有事明日再说。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瓦岗军的九个人,自觉的担负起了原本郭家庄人巡逻的责任。

    另外郭伯家的人也继续井然有序的担负着给每一家、每一户、每个人统一的供应着食材和饭食。

    冯大宝则在她妈妈的唆使下,要拜玄奘为师,然后整天的跟在玄奘身边。

    整个郭家庄仿佛一下子恢复到了以往的平静,每个人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尽管每个人的角色是因为玄奘,暂时找到的,但遗憾的是,玄奘自己却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