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联合会议(一)

    试炮结束后,朱由崧移驾到扬州码头联合办公署。通知各部、各衙门第二天开联合会议。

    刚到扬州码头联合办公署坐定,卢九德就拿着八百里加急闯了进来。

    前线袁枢送来军事加急邸报,称济宁红娘子部与小股清军接上火了,红娘子吃亏不小。现在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等待指示。

    袁枢新1军前锋阎尔梅部2个连队已经加快赶往济宁部署,马鸣录部2个连队赶往兖州部署。

    兖州煤矿矿区由红娘子派重兵保卫,暂未受到攻击。

    路振飞部已在沛县驻扎,并建立了前线医院。

    袁枢将军亦已带着亲兵出发前往济宁与红娘子汇合。

    另据密报,刘泽清在青州,已经秘密接触清军,准备投降清军了。

    “老子就知道刘泽清这个龟儿子靠不住,他奶奶的。”朱由崧气的把茶杯都扔了出去。

    皇后娘娘李艳艳,从来没见过朱由崧发过脾气,而且一发就这么大脾气。赶忙过来,给朱由崧捶捶背,道:“陛下,没必要为一狗奴才生气,气坏身体就不值当了。”

    朱由崧有些后悔,派刘泽清到前线,刘泽清必投降。

    还是安排军事部署要紧。

    “拟旨,命袁枢按计划部署,命阎尔梅、马鸣录所属的工兵连全部到兖州挖防御工事。要保护好兖州煤矿,不能有一丝一毫闪失。命红娘子分兵到胶东,将清军未夺之府县全部夺回,不能给清军抢到粮食物资,不能让这些县归附满清。命临沂刘肇基分出一个连队配合红娘子行动。”

    “命李香君在《大明周报》刊文,声讨投清之汉奸行为。大明子民要铁骨铮铮,做建奴的奴隶,为子孙不启。北方百姓,到南方来,大明养着。”

    “命令济宁李岩到南京述职。”

    “知道济宁清军是何人所部?”朱由崧问卢九德。

    “回陛下,在济宁打野食的是清军镶红旗尼堪及汉军正蓝旗李率泰所部,所属兵马不多,以一个牛录300人为单位行动。”

    “知道了,下去吧。”当晚,朱由崧在皇后房中休息。

    在钢厂期间,朱由崧只睡在皇后房间,他要与皇后造小人啊。

    次日一早,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

    会议制度也是朱由崧改革了的,无需居高临下。

    大家围坐在会议大桌两侧,朱由崧坐正前,左侧文官,右侧武将,后宫嫔妃坐朱由崧后侧。会议有记录书记员,各部都有书记员记录,主桌上官员也要自行记录。这是朱由崧硬性规定的。

    朱由崧首先询问宋应星,大炮及炮弹什么时候能批量生产?

    宋应星一五一十回答,炮弹已经能批量生产,一个月量产5000枚炮弹;

    大炮待校准测试,需要一段时间。如量产,100个工匠为一组,20天生产一门大炮,10天测试校验;一个月生产1门大炮;因场地物料限制,此时最多安置10组工匠,那么一个月理论上能产10门大炮。实际上前期,1个月只能生产5门大炮;后期工匠熟练工艺了,预计1个月能生产30

    工匠人数是绰绰有余的,问题是资金及物料不足,工厂还需扩建。大量资金还要用在钢厂、兵工厂、军服等急需的军工用品上。

    朱由崧无奈,大明现阶段的工艺制作只能如此了。

    顾炎武道:“陛下,现在兵部、户部被马士英、钱谦益把持着,除了旧式制度下的开支,他们还拨给银两,其它一律不给。”

    “海关、税务、盐政进展如何?”朱由崧看向史可法、沐天波。

    “回陛下,海关、税务、盐政署刚刚建立,对外贸易刚刚起步。有关银、税银入账,但数目不多,都花在扬州工厂了。”

    沐天波接口道:“陛下,各地进行了盐政改革,新的盐政署都挂牌了。但推行遇到阻碍,不仅盐商反对,马士英、钱谦益、阮大钺等还从中作梗。未得到陛下许可,臣不敢硬来。”

    朱由崧道:“盐政慢慢改,待朕抽空协助你。但朕教你一招,以要打仗救大明为名,向盐商摊派捐银,抓住他们偷鸡摸狗、买官行贿的事情往死里整他们。这些盐商有钱的很,也惜命的很,不怕他们造反,你就大胆干。”

    “遵旨。”沐天波得了圣旨,不出一个月,就在两淮、江南搞了200多万两银子,这些盐商有的是钱,朱由崧真替崇祯惋惜。

    朱由崧又问:“皇后娘娘,咱后宫內帑有多少银子?”

    “回皇上,”李娘娘道:“咱后宫虽然能挣钱,但花销也大。妓院、侍女店、皇家商社、丝绸厂、文具店等,一个月能入30万两银子。但也才2个多月有收入,目前臣妾手里有不到10万两银子。”

    “全部交给宋爱卿,建造大炮要紧。早一天造出大炮早一天收复BJ,少流一天的血啊。”

    “臣妾遵旨。”

    “沐爱卿,你要尽快行动。”朱由崧又看向沐天波。

    “臣这就行动。”沐天波也不含糊,立刻退出会议厅,带人找盐商摊派饷银去了。

    “下面农商部、文教部、医卫部分别介绍一下进展情况。”朱由崧吩咐道。

    农商部--黄宗羲,汇报如下:

    1、大明皇家农商大学,分别成立了农学院,林学院、水利学院、商学院,学西洋人的方法设立了学位。

    2、成立了农业学校、林业学校,培养农业、林业技师。

    3、成立了农业局,负责农、林、畜牧、渔业的生产、指导、统筹管理;成立了商业局,负责登记、统计、监管协调等;

    4、制定了行业律例,成立了行业监管部门。

    5、成立了大明南方农垦集团,华东农垦集团,大明皇家农场。

    6、成立了贸易公司:大明南洋公司,大明东洋公司,大明进出口公司。

    7、成立了皇家商社,在各个城市逐步建立了商品市场,农业市场,渔业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