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酒吗
繁体版

第四篇:祖上曾经阔过

    皮阳秋母亲与婆婆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从她生孩子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干农活的事实上可见一斑。传言中,但凡不和谐的婆媳关系里,都有一个苛刻至极的婆婆和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媳,皮阳秋觉得她们两者都不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都难以得到保障时,人性善良的光辉将被本能的自私挤压得摇摇欲坠。“那时穷啊,没办法”,那时节,有许多人将自己的子女过继给别人家抚养,并总是这样充满唏嘘与无奈地叹息。皮阳秋对此甚为不解:既然养不起,当初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呢?越生越穷,越穷就越要生,真是奇怪的逻辑。

    皮阳秋婆婆的娘家却是曾经阔过的,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大地主。三位舅公,老大曾是国民党的中级军官(后来起义参加革命了),另两位则做了山匪。婆婆说:“解放前的时候,一到晚上,弟兄几个就在院子里点燃线香,在黑暗中练枪法,威风得紧。兄弟三人中有一个不成器的,嗜赌如命,屡教不改,曾经一晚上输掉了几百个袁大头,家里为此变卖了许多田地,替他偿还赌债,成了远近闻名的败家子。谁知不久之后就解放了,土改的时候,家里没了许多田地,成分反而因此降低了不少,全家人都因祸而得福了。所以说世事难料,祸福相依。”婆婆的话不知多少可信度,皮阳秋心想:多少约么总有那些事儿罢,要不就是别人家的故事,她夸大了讲给自己听的。婆婆为了让皮阳秋相信她的故事,让儿子出来现身说法,列举他小时候曾佩戴过的金锁、银项圈......然而,这些地主家孩子的奢侈小玩意儿,皮阳秋既没有见到,也没有找到,自是不信的。

    婆孙二人说的高兴,一旁皮阳秋的祖父也来凑趣:咱姓皮的才真正了不得。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皮家祖上曾出过一位三品(四品?)御前带刀侍卫,武艺超群,善使一把二三十斤的大刀。有一回,在皇帝驾前演武,最后一招类似武侠小说里面的“神龙摆尾”,是用脚后跟把刀踢到身前用手接住。听到此处,皮阳秋不由大为紧张,忙问接住没有?“御前演武,那是能开玩笑的吗?拼了命也得成功啊,自然是稳稳地接住了,结果当然是龙颜大悦,赏赐丰厚。只不过,这位祖宗回到家中,脱掉鞋袜,发现自己右脚跟骨全粉碎了......”他前面说的皮阳秋本不大信,偏偏最后那句却颇为写实,自然是深信不疑了。

    一时兴起,皮阳秋对自家祖宗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老屋里到处翻箱倒柜,希翼能搜寻出些蛛丝马迹,又或是甚值钱的宝物出来。小孩子心性,家里人自也由着他胡闹,却不料这厮竟真在猪圈的夹墙里寻了样事物出来。此物黑不溜秋,锈迹斑斑,形状像三尖枪,又似船锚,却又极为粗短,材质也不知是铁是钢,起码六七斤重。一家人顿时面面相觑,谁也说不清这是啥玩意儿,从何而来。

    倒是后来有一回,婆婆从她出嫁的箱子海底里,翻了个小圆盒子出来,说是家里的古董。见她小心翼翼用布拭擦干净,光洁圆润的小盒子似乎是玉质的,一时颇为意动。皮阳秋捧着那盒子还没仔细打量清楚,就听婆婆在旁边继续说:“这是你没见过的外祖爷爷留下的,用来装鸦片的象牙盒子,象牙的哦。”顿时兴趣索然。

    附:

    等闲莫道世炎凉,窘极难言人心善。

    思来万千都觉易,但行方知阻重山。

    当年铁杵粗如椽,至今水滴石未穿。

    两三轶事听来奇,一盏春茶共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