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之梦启人生
繁体版

020章 兰花花,澄泥砚

    穆旭细看这女人。

    灰布头巾,碎白花蓝底布衫,两肩打着补丁,裤子和鞋上也是;双胳膊上戴着蓝布袖头,皮肤黧黑粗糙,手更粗糙,眉眼上倒是很周正的模样,甚至可以说颇有几分姿色,只是一身破衣烂衫,加上眼神看什么都是怯怯的,掩盖住了她这个年龄本应该有的活色。

    她才二十五六岁的年龄呀!

    后世的女人,这个年龄还在上大学呢,更不用说进入社会、结婚了。

    兰花却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此时,兰花对于秀莲的突然示好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很局促的样子。

    穆旭招招手,“什么好吃的,快快拿来,说起来正有些饿呢。”

    秀莲已经接了那篮子,手牵着猫蛋走过来。兰花闻言忙上前,在桌子一角小心的放下手里提着的罐子,把搭盖在上面的碗拿开,“小……小米粥,还有白馍馍,咸菜……”说着,她麻利的盛出小米粥,在穆旭和陶林身前各放一碗,又回身从秀莲手里接回篮子打开。

    “还……还有豆酱。”

    豆酱还是贺秀莲昨天给少平的。

    他今早出发去县城,自己用罐头瓶装了一些,其它全留在了家里。

    “我妈用油和辣椒熟了酱,好吃。”

    黄豆西瓜酱确实是用油熟过以后才好吃,穆旭小时候曾经吃过奶奶做的。

    他掰了块馒头蘸了点酱,一口塞进嘴里,“嗯,香!你们家生活条件不错嘛,陶大哥,你也尝尝,贺家湾大厨水平。”穆旭吃出了豆酱是贺秀莲做的。

    “小米和白面是队里给的,豆酱,豆酱是……”兰花看了眼秀莲,“少平留下的,说是秀莲妹子给他的。”

    穆旭心道:田福堂还真是会做人。

    贺秀莲却是白了穆旭一眼。

    陶林知道贺家湾大厨的典,明白穆旭是在调笑贺秀莲,于是哈哈大笑着捧场道:“是吗?那可了不得,说啥我也得尝上一尝。”贺秀莲跺脚,“陶大哥!”

    陶林又笑,“兰花,少安给你说了吗?说起来你还得喊我大哥哩。”

    “陶大哥。”兰花喊人,“我爸夜儿黑回去说哩,陶大伯是我们家的恩人。”

    陶林忙道:“不敢当,干大才是陶家的恩人哩。兰花,晌午我和穆旭、秀莲去家里吃,不要再送了。”

    穆旭又招招手,叫过猫蛋,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馒头,掰开加了豆酱进去。

    “猫蛋,叔叔给你吃呀。”

    猫蛋摇摇头,往秀莲后面缩了缩。

    贺秀莲一把接过,“给你就吃,我再给你夹一个,回去带给狗蛋吃。”

    她在米家镇时,从少安那里把孙家打听了个溜够,如今对号入座,门清。

    猫蛋接了,先咬一小口,随即就大吃起来,穆旭索性又盛了碗米粥给她。

    “慢慢来,喝点米粥顺顺。”

    兰花想拦阻,陶林止住她。

    “让孩子吃吧。”

    穆旭道:“兰花姐,我眼睛看人很准的,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将来学习不会比她小姑差,怕是要光宗耀祖的。”

    兰花闻言眼睛一亮。

    兰香是孙家最聪明的人,学习成绩没得说,尤其数学,更是好到出奇。

    猫蛋不说比上兰香,哪怕有兰香的一半,孙兰花就觉得自己有盼头了。

    罐子村王家也算出个学问人了。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庙坪山方向传来信天游的歌声,兰花的脸当即就是一红,暗自唾了一口。

    她明白,这是孩子他爹等急了。

    那声音贱贱的,太熟悉了!

    昨天下山村的根旺找来家里,说了自家男人和小弟少平的“恩怨”。

    兰花当时就急得不能行。

    可那时家里能管事的都在外边,她也没辙,好不容易等到下午少平他们回来,忙向弟弟兴师问罪,少平也没瞒,里里外外全说了,兰花听后,害羞的同时觉得似乎也不错。

    既能管饭还能常留男人在身边,又改了劳教的名头,还想啥哩?

    拉土怕啥,又死不了人。

    于是,王满银悲剧了。

    这不,左等兰花不来,右等大舅子不在,只有老丈人那黑森森的脸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于是以歌传情,想唤起婆姨孙兰花的注意。

    羞死人了,不能再让他在那里胡骚情了,兰花拿下主意:“穆……穆专员,陶大哥,秀莲,你们吃,东西晌午我过来收。”说完,扯上猫蛋慌忙走了。

    贺秀莲忙喊道:“兰花姐,晌午你不用过来了,到时我带家里去。”

    “你矜持些。”穆旭白了她一眼。

    “紧吃?为啥要紧吃?又吃不完。”

    小陶窑主又笑。

    穆旭再次翻白眼,低头喝粥。

    还是这时候的小米好,油汪汪黄澄澄,米油厚厚的一层,看着都有食欲。

    陶林问:“关于澄泥砚和金砖,你还有啥要交代的?”

    穆旭想了想,说道:“剩下就是不断磨合,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了。

    金砖要看上面任务,根据任务逐批生产就好。需要注意的是要细致做好每个批次的完整生产日志和批次管理,积累经验,落实工序铭文管理制度。

    澄泥砚则要反其道而行之,注重工艺和技术的摸索与积淀,力主精益求精,主抓精品,产量上反而要控制,越少越好,不合格的不许出厂,全部打碎深埋,像古时候官窑的管理模式那样。

    另外,最为重要的是保密管理,比如澄泥砚的各种配料、组方,金砖的水磨工艺等等,最好抓在自己手里,无论任何人索取都不给,哪怕是国家。”

    “哪怕国家?”陶林疑惑。

    “哪怕国家!”穆旭坚决说道。

    他又解释:

    “国家是个虚幻的概念,需要人来管理,具体到人就不一而足了。

    原本,国人得到也没什么,这本就是古法传承,是全国人民的财富。

    需要谨防的是外国人和吃里扒外者,尤其后者,危害甚大。”

    “啊?会吗?”

    “现在或许不会,但时代在变化。”

    “唔……”陶林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