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士与剑
繁体版

第3章 山神

    始皇帝的车驾已经在江边的渡口停留了三天,南巡禁军的营帐环绕着皇帝的龙帐围了一层又一层,白昼里车水马龙,夜间则灯火通明。还有些军营得不到空地驻扎,只能移驻在山上或者船上。

    这山叫湘山,又叫做九嶷山,山上有舜妃祠堂。这上古的祠堂禁军们不知是何人所修建,历经战乱,风光已不复当年了。军中的鼓声依然在山的不远处震动,有时候连江水似乎也跟着鼓声颤抖着,江雾开始弥漫了。十万之众随皇帝一起等待着渡江的吉时。

    “陛下,还是祭祀一下吧......”丞相李斯在龙帐之外拜道。

    始皇帝向李斯招了招手,示意让他进帐说话。

    “你看这些,都是扶苏写的。”始皇帝将一框子的竹简推向李斯,并眉头紧锁着。“朕的儿子,竟一点也不像朕,当年坑杀那些方士的时候,诤谏不可的是他,如今却接二连三的写这么多,来劝朕不可留养方士,正是他反也是他。朕使他去上郡长城做监军,可他整天都在想些什么?”

    李斯不慌不忙的阅读着皇子扶苏的上表,他由衷的感到欣慰,面色渐露笑意:“恭贺陛下!”

    “朕有何喜?”始皇帝怒色不改。

    “陛下,大公子反对坑儒是仁义,规劝陛下不可沉溺于方术是明孝,如此德操,张弛有度,是难得的天生帝才,怎么能说不像陛下呢?依臣看来,大公子明是担心陛下的龙体啊。”

    赵高站在一旁听着李斯这话,不自觉瞥了他一眼。

    始皇帝道:“朕奉先祖遗训,克收神州,创业维艰,朕就是担心他过于优柔,也不知蒙恬都教了他些什么。”

    皇帝的语气有些缓和了,但仍有一丝焦虑,暴露在他的脸上。而这种暴露也只有李斯能得见。

    李斯见状,话锋一转说道:“陛下,适才天监太史等大臣纷纷上奏,江面大雾陈布,久久不散。加上江面有邪风涌动,掀起波浪非常,过江吉时难准,恳请祭拜湘山之神,以求得风平浪静。”

    “胡话!一群无能之辈,朕养着一群庸才!要祭也是祭江神,祭什么山神?!”皇帝愤怒了。

    “陛下息怒,只因这几日,有些南郡本地白衣,陆续前来献策,说凡大军过江必祭九嶷山山,方可风息雾散。自古以来,都有验证,但臣听闻也有些商船祭拜,仍不见天好,只得......只得另选下游其他渡口过江了。”

    始皇帝怒不可遏,但他深知楚地多有瘴气和水怪,若不加以应对,恐怕渡江会有些不顺利。他闭上眼睛,沉思起来,突然他想起一个人来:“南郡的郡守可在军中啊!”

    李斯道:“回陛下,郡守王守诚正在军中待问。”

    “召进来。”始皇帝挥挥手,拿起金樽饮酒。

    不消一杯下肚的功夫,郡守王守诚下拜于帐外,始皇帝只见这人身着官服头戴官帽,伏首于地,也没甚兴趣打量其人其貌,只漠然问道:“你做南郡郡守多少年了?”

    “回陛下,臣就任南郡郡守两年整。”王守诚并不敢抬头。

    “哼,朕问你,湘山何神,你可知晓?”始皇帝只斜着眼睛瞥着那下拜之人。

    “回陛下,此山系上古五帝时便有九嶷山之名,依江而立,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巍峨多姿。山中自古多梧桐树,传闻常有凤凰来栖。楚国开国国君因舜王之妃尧帝之女娥皇、女英二人死于此处,便建庙以祭祀。后世历代楚王多加以修缮,奉为湘地山神。此处渔民为求风调雨顺,多于庙中祭祀,因此香火不灭。直至陛下天兵伐楚,此庙被夷为平地,这两年在臣治下,有楚王后人芈姓熊氏一族,每逢祭日,依然去修葺并祭拜一番。所以不至于荒废。”王守诚诚惶诚恐,回答的很谨慎。

    始皇帝问道:“南郡的在押邢徒,有多少?”

    王守诚答道:“约有三千余人。”

    始皇帝叹了一口气,一边盯着手中的金樽一边轻声道:“朕问你,朕使这三千人把这山上的树全部伐尽,把神庙彻底毁了,如何啊?”

    王守诚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会突然说出这样的想法,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臣......臣......”

    “你怎么不说话了。”皇帝追问道。

    “回陛下,九嶷山是天下梧桐之源,多有祥凤显圣,山下尚有千户百姓依山活命,山南亦有江防部署。轻易加以伐毁,恐怕......”

    始皇帝没听完便发了难,将金樽掷于帐外叫道:“把帐下之人拿下!”

    几个禁军军士把那文彬彬的王守诚一顿五花大绑。

    王守诚大惊失色,连忙叫道:“陛下!臣无罪啊!”

    始皇帝站起身来道:“前日朕在你所辖治的驰道上遇刺,本来就该拿你问罪,今日你竟为楚人所立的庙宇申辩,你的罪不该万死吗?拉下去!”

    王守诚被拖在地上,仰面大叫:“臣无罪啊!臣无罪啊陛下!陛下!陛下......”

    李斯瞄了一眼被拖远了的王守诚,帐外扬起了一些尘土,王守诚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这样的场面李斯已司空见惯,但这一次他决定站出来:“陛下,王守诚虽有罪,但罪不至死......”

    “什么?朕在此地遇刺,现在又过不了江去,你却为他求情?”皇帝果断的打断了李斯的话,“你不要说了,朕今日一定要把此山夷平,来!上来和朕安心对饮几杯,丞相啊,这杯中物才是朕与你共知啊。”

    李斯只得就坐,和皇帝同席共饮的待遇,天底下独他一份。他拿起酒杯,面对美酒佳肴,不得滋味,正要敬酒,只听帐外来报:“报!禀陛下,王守诚已斩首。”

    “嗯。”始皇帝似乎有了些许醉意,赵高在旁低声的劝皇帝少饮,皇帝自然是不听的。

    须臾,始皇帝便从案下抽出一把同鞘的双剑,青铜的剑柄,鱼皮的剑鞘。两只剑柄各刻画有龙与凤。而剑柄的尾端,则有些凹凸不平的纹路,合在一起便严丝合缝,倒是十分稳当。皇帝把剑立于案上,上下打量着那纹路中的沟壑脊背,说道:“丞相,朕问你。”那剑鞘在皇帝的手中闪动的绿光,“这把剑,你可认得?”

    “臣记得,这把雌雄双剑,是楚国王室用剑,由干将夫妇冶炼而成,无比锋利。”李斯回答道。

    “嗯,你继续说。”

    “此剑的打造过程无人知晓,楚地有传说,这把剑并非干将莫邪打造,而是天神所赐,有劈山斩海的神秘力量。雌雄双剑刃面粗糙,但是坚韧锋利,削铁如泥。”李斯用手指着剑,似乎是如数家珍一般的神情,“更神奇的是,干将当初只奉交给楚王一把雄剑,自留下了雌剑。但双剑一旦分离即发出悲鸣声,似玄鸟的鸣叫声,能如细丝般穿透寂静。双剑彼此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大。再后来两把剑都归于楚王,传于怀王时,怀王曾将此剑赐予上将项燕,项燕为陛下所破,此剑也终于回归正主了。”

    “哈哈哈......此剑属于朕吗?”皇帝笑道。

    “上天入地,四海百川,没有什么是不属于陛下的。”李斯合手施礼,恭敬的回答道。

    “楚人是这么想的吗?项燕是这么想的吗?”皇帝问完这句话,喝下一口酒,一声冷笑。

    李斯沉默着,他本想回答些好听的话语,可是话到嘴边,却又闭口了。

    始皇帝手握剑柄,抽出双剑,剑身发出犀利清脆的声响,他注视着这把百年的剑,这剑,寒气鄙人,那剑光耀眼,似乎能把时间都凝固住。并且,有一种生涩的气味。

    “楚虽三户,忘秦必楚......”始皇帝好像在剑身上看见了这八个字一般。

    李斯早已料到,始皇帝会提起这句话,这是项燕在战死之前最后的怒吼。这惊天动地的如雷霆般的怒吼,犹然在耳畔回荡。每每想到这八个字,项燕的死状总是会出现在李斯的脑海之中。

    李斯悄然道:“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这九嶷山的湘神庙虽说是楚人所建,但是毕竟祭祀的是先祖圣妃,陛下一向深明义礼,此事恐怕......”

    “楚人......楚地......”始皇帝陷入了沉思。

    死寂的气息,充斥在皇帝的龙帐之中,始皇帝,李斯和赵高都一直沉默着,只有那把楚王剑,不断的发出极其微弱的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