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我也想当太子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成婚

    除去现有职务,段然获得了通议大夫的散官,这与滁州刺史同一品级,都是正四品下。

    回到邺城,段然开始闲居于王府之中,不久后他与段峙段林等人一同来到了麟德院门前,这一日是八皇子段钊成年出宫的日子。

    从段基到段然,都出生于当今皇帝段言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到了段钊,则晚了许多年,他时段言登基称帝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对这些弟弟,段然唯一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段钊了。

    见过几位哥哥,段钊照例要向段言问安接受父皇的叮嘱,其后还要再前往后宫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当他离开尚书房后,段言忽然恍惚起来。

    “段钊这小子都成年了吗?”段言似乎颇不可置信似的,转头又问张华:“朕今年多大了?”

    张华缓缓跪倒在地,俯首答道:“陛下今年已五十有二了。”

    “原来都这般老了。”段言怅惘地叹了口气。

    “陛下还春秋鼎盛呢。”张华朗声答道。

    “你就被糊弄朕了,起来吧。”待张华起身后,段言吩咐道:“去安陵王叫过来吧。”

    安陵王段苞,也就是如今的宗正卿。

    显然,段钊的成年触及到了段言的某根筋,于是,段基、段峙、段林、段然,乃至是被冷落的段哲,五位皇子的婚事都被提上了日程。

    对这事儿,段基段峙二人心中大有意动,尤其是段基,他已经三十岁了,一直苦于这些年段言没有提及他的婚事,出生于帝王之家,这事儿总得皇帝首肯,才能有进展的。

    段然心里也有所期待,自己终究是个男人,所谓娶妻,实在是人生大事。

    ……

    朝会上,段言高居于殿陛之上,殿中百官列位。

    “诸卿,礼部早已放榜,朕也亲自为新科进士们点了官位,封禅之事可否定下了?”说这话时,段言的目光逡巡于裴晨、孙非乃至乔焕之的脸上。

    裴晨拱手出列,回到:“自我皇御极以来,四海升平,南荆覆灭,万国来朝,理应封禅泰山,昭告上苍。”

    于是乔焕之也趋至殿中,手持笏板,说道:“自邺城至泰山,途中只荆国冀州、齐州二府,如今已整饬完毕。”

    “好!”段言赞道:“那就请礼部择选吉日了。”

    闻言,礼部尚书孙非出列应诺。

    自此,夏国皇帝段言封禅泰山一事,便已敲定。

    段然对所谓封禅却到底没什么兴趣,这些日子,他还在关系日后自己的去向。

    宗正卿安陵王段苞的速度很快,其实他很早就准备好了诸王选妃的名单,只等皇帝开口罢了。此时名单献上,段言以极高的效率做了批示。

    皇二子晋王基,可娶妻吴氏,她的父亲是国子助教吴茂。

    皇四子秦王峙,娶妻蒋氏,出自礼部员外郎蒋含冰之家。

    皇五子邢王哲,纳妃谷氏,她爹是滑州司马谷超。

    皇六子魏王林,可妻赵氏,她的父亲是渠州咸安县令赵炳。

    皇七子代王然,娶妻徐氏,她来自侍御医徐之响家。

    几位钦定的王妃,出身都不高,他们的父亲清一色都是从六品上的职位,细心看下来,也都是北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皇帝这样的父亲,有安陵王这样的媒人,段然等人的婚事,自然没有自己提意见的可能。

    一直到完婚之日,段然恍惚间才明白自己已经是有妇之夫了。鲜红的盖头罩住了徐氏的脸,段然轻轻挑起,得见那期待已久的容颜。

    规规矩矩地说,这不是什么美人,宗正寺考虑的事情,也只是家世清白、恭谨守礼罢了。

    “敢问姑娘闺名?”段然轻轻问道。

    “回禀代王,妾身徐婧仪。”她说。

    “既是王妃,又何必代王相称?”

    “相公。”

    ……

    一直在邺城呆到九月,朝廷对段然终于有了新的调令。

    段言从邺城出发,一路上黄土垫道,段峙、段林、段然三人随行,裴晨留守国都、乔焕之辅佐,当然,段基也被留在了邺城。

    段然需要跟随段言前往泰山,封禅事罢,大队人马回归邺城,而段然需要一路向东,前往登州就任。

    除去现有职务,段然获得了通议大夫的散官,这与滁州刺史同一品级,都是正四品下。

    回到邺城,段然开始闲居于王府之中,不久后他与段峙段林等人一同来到了麟德院门前,这一日是八皇子段钊成年出宫的日子。

    从段基到段然,都出生于当今皇帝段言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到了段钊,则晚了许多年,他时段言登基称帝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对这些弟弟,段然唯一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段钊了。

    见过几位哥哥,段钊照例要向段言问安接受父皇的叮嘱,其后还要再前往后宫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当他离开尚书房后,段言忽然恍惚起来。

    “段钊这小子都成年了吗?”段言似乎颇不可置信似的,转头又问张华:“朕今年多大了?”

    张华缓缓跪倒在地,俯首答道:“陛下今年已五十有二了。”

    “原来都这般老了。”段言怅惘地叹了口气。

    “陛下还春秋鼎盛呢。”张华朗声答道。

    “你就被糊弄朕了,起来吧。”待张华起身后,段言吩咐道:“去安陵王叫过来吧。”

    安陵王段苞,也就是如今的宗正卿。

    显然,段钊的成年触及到了段言的某根筋,于是,段基、段峙、段林、段然,乃至是被冷落的段哲,五位皇子的婚事都被提上了日程。

    对这事儿,段基段峙二人心中大有意动,尤其是段基,他已经三十岁了,一直苦于这些年段言没有提及他的婚事,出生于帝王之家,这事儿总得皇帝首肯,才能有进展的。

    段然心里也有所期待,自己终究是个男人,所谓娶妻,实在是人生大事。

    ……

    朝会上,段言高居于殿陛之上,殿中百官列位。

    “诸卿,礼部早已放榜,朕也亲自为新科进士们点了官位,封禅之事可否定下了?”说这话时,段言的目光逡巡于裴晨、孙非乃至乔焕之的脸上。

    裴晨拱手出列,回到:“自我皇御极以来,四海升平,南荆覆灭,万国来朝,理应封禅泰山,昭告上苍。”

    于是乔焕之也趋至殿中,手持笏板,说道:“自邺城至泰山,途中只荆国冀州、齐州二府,如今已整饬完毕。”

    “好!”段言赞道:“那就请礼部择选吉日了。”

    闻言,礼部尚书孙非出列应诺。

    自此,夏国皇帝段言封禅泰山一事,便已敲定。

    段然对所谓封禅却到底没什么兴趣,这些日子,他还在关系日后自己的去向。

    宗正卿安陵王段苞的速度很快,其实他很早就准备好了诸王选妃的名单,只等皇帝开口罢了。此时名单献上,段言以极高的效率做了批示。

    皇二子晋王基,可娶妻吴氏,她的父亲是国子助教吴茂。

    皇四子秦王峙,娶妻蒋氏,出自礼部员外郎蒋含冰之家。

    皇五子邢王哲,纳妃谷氏,她爹是滑州司马谷超。

    皇六子魏王林,可妻赵氏,她的父亲是渠州咸安县令赵炳。

    皇七子代王然,娶妻徐氏,她来自侍御医徐之响家。

    几位钦定的王妃,出身都不高,他们的父亲清一色都是从六品上的职位,细心看下来,也都是北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皇帝这样的父亲,有安陵王这样的媒人,段然等人的婚事,自然没有自己提意见的可能。

    一直到完婚之日,段然恍惚间才明白自己已经是有妇之夫了。鲜红的盖头罩住了徐氏的脸,段然轻轻挑起,得见那期待已久的容颜。

    规规矩矩地说,这不是什么美人,宗正寺考虑的事情,也只是家世清白、恭谨守礼罢了。

    “敢问姑娘闺名?”段然轻轻问道。

    “回禀代王,妾身徐婧仪。”她说。

    “既是王妃,又何必代王相称?”

    “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