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园旧事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一路向北

    刘庙村人把下午也叫做晚上,晚上天黑以后叫晚黑了。不过,在娟子的印象里,每次去舅舅家,他总让吃过晚黑饭再走,回来的时候通常都是晚黑了。

    无数个晚上就着明亮的月光,牵着妈妈的手,从黑杨树投在地上的影子上一路走过。斑驳的月影透过枯藤老树,洒在泥土地上,像那时看不懂的抽象画,像某个峭楞楞的枯鬼。以至于后来学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时,脑海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月光下的回家路。

    有时到了夏秋时节,下地干活回来的夜晚,除了月光,似乎也总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的蟋蟀在鸣叫。可是书上说的也不全对,明明还在秋天,怎么蟋蟀就入我床下了呢?它的声音尖尖的,像针,一声声戳着娟子的耳膜。

    冬天的晚上也是有蟋蟀的,只不过那时它比较懒,偶尔才会发出一点似乎发现了什么的“叽叽”声,而且一点也不像夏天那么尖锐。

    娟子就在这样的鸣叫声中渐渐睡去。

    姥姥姥爷都是再婚组合的,妈妈的哥哥姐姐比较多,她又最小。晚辈们过年都来得早,也不留下吃饭,放下礼包就要走,直到初五娟子才能不用起早。可是初五,是“破五”,早上同样要焚香磕头接财神,还是要早起。

    早上起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准备了一个水筲(水桶),用来接家里的刷牙洗脸水,还说水就是财,不能洒出去,直到中午放过炮了才可以。

    大年初五,迎财神送穷、扫房、开市,各处的鞭炮声,真热闹啊!刘庙村王老板那里终于像平常那样开门了,买好吃的、买摔炮小烟花的孩子很多。

    今天没有走亲戚,妈妈把过年走亲戚的苹果都倒在薄窂子里面,花花绿绿的苹果箱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烂苹果,几乎有三分之一都不能要了。妈妈就把烂得不太多的苹果削一削,留着烧甜汤,也拿几个给大家吃。好的苹果,用小燕子苹果箱重新装了两箱,如果走亲戚之后还能剩下,才能吃。

    苹果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那种香味总带着过年的气息和妈妈的身影。

    而最难过的过年回忆,则是去一个十几公里外的亲戚家,那是世外高人四舅姥爷的邻居,但是这个是几舅姥爷娟子就搞不懂了,只剩一个妗姥在家,一年四季,孤身一人。

    那时候去她家,基本上都是用自行车,二六大杠自行车同样要带着四口人,还要带着苹果箱,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大部分是走的。而且有些路要过桥坐船,娟子虽然觉得有趣,但每次到了她家都已经快中午了。

    娟子一家一路向北,离开刘庙村之后向北望见了一个砖窑之后,右拐绕过两村到达一个大姨家附近,就沿河一直走,左拐右拐到了一个庙之后,又继续前行,穿过一片青青麦田,看到一座砖窑,上到砖窑附近的高坡。高坡这里其实是河堤,下来就要过桥——一座两块石板拼成的桥。这块桥走路时有轻微的摇晃,娟子实在不敢左顾右盼,虽然河水清澈见底,可是越是清澈越觉得可怕。

    有两年,水几乎漫过了桥,他们就要坐船,这里有一个红铁皮船,是双桨的那种,收费五毛,有时候人不在,爸爸就自己划船。下了船,还要走上一段,终于来到了这个村子。这是母亲的祖籍所在,这里的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姓氏。

    走进这个村子之后,娟子终于看到蓊郁的竹林,高大的棕榈树和老松树。那么高,那么大,有时候下雪,还能看到雪松上面一层一层的白色,仿佛最美的中国画。

    门前是砖头铺成的一条通路,直通向大门口。大门上有一个小门,一般只从小门进出。高高的棕榈树林下面是她家的一层大洋房,高高的台阶走上去才是地基,站在地基上能看到矮矮的大门外面马路上的人。正对着大门的是厨房,很大的一间,里面有地锅,和侧面一张无比漫长的案板。厨房外间是餐厅,但一般都不在那里吃饭。

    从厨房出来,往西走就是正门了,但是正门并不开,而是从小门进去,这里是她的卧室、起居室兼餐厅。穿过这间房就到了堂屋,堂屋里有带软垫的实木沙发两侧摆开,上面是厚厚的硬海绵,坐上去软软的,每个座位靠背上面还铺上了白色的蕾丝方巾,座位之间可以放杯子——那看起来和娟子在《新闻联播》里面看到的国家领导人开会坐的沙发差不多。

    中堂这里可以看到好几个门,是她孩子们的房间。在中堂后面,还有一扇小门,屋子里面放的是来客送的礼物和食物。

    从正门出去,西侧有一个通道通往后院,后院是她养的鸡鸭鹅,面积挺大的。从正门回来,娟子看到了门上的行书对联,虽然有些不能完全认识,但她经常看爸爸写对联,感觉写得还不错。娟子去问爸爸,爸爸说,他家的这些对联是请书法家写的,一共花了两千块钱。两千块钱!娟子想,两千块钱就买几副对联,要是买书都够买一屋子了……

    那时候娟子觉得她家房子盖得真漂亮,有大树的感觉仿佛置身园林。直到多年以后娟子在风水书上看到“庭前树一片,母子难相见”之类的断语时才明白,原来不是又大又多又贵就是好。

    有一年她家里有那种高档酒店的火柴,火柴秆比一般的火柴要长两倍,她就当玩具给弟弟玩了,弟弟突发奇想要点燃棕榈树上面棕色的毛,娟子就帮弟弟点着了。

    可是,和预想的不一样。点燃之后,这火苗几乎一秒就窜到了树顶,并迅速燃烧起来。娟子吓坏了,赶快喊爸爸救火。大人们手忙脚乱,用压水井接水、提水泼树,下面的还可扑灭,上面太高了只能让它烧完,树离房子很近,爸爸很担心房子。还好树干烧黑了之后,几乎没有再蔓延。

    第二年娟子没有再敢去她家,第三年去的时候发现,又有一株被别人烧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