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6章 学生试试

    “先生,先生...”

    宋濂刚在讲桌前站定,众人便都恭恭敬敬与他行了弟子礼。

    “请坐!”

    宋濂抬手招呼众人落座后,与朱标等皇子又行了个君臣之礼,便随即道:“前几日留下的课业《伊训》尔等可都背熟了?”

    这话一出,刚刚还牛哄哄的众皇子当即便都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谁都不敢抬头应声。

    倒是国琦那几个伴读非常自信,腰杆挺的笔直巴不得宋濂抽查到他们身上。

    既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这点儿东西自然也就难不倒他们。

    “学生等都背熟了。”

    “只是常同窗今天才刚来,恐怕有些不太熟练。”

    国琦大概是怕宋濂忽视了常茂,表面上看起来是替他说话,实则却是故意把他推了出来。

    “你这话就不对了。”

    有了国琦的充当挡箭牌,刚才还耷拉着脑袋的那些皇子们顿时便活泛了起来。

    朱樉那厮随之起身站起,道:“父皇既让常大来做这伴读,那便说明他是有异于常人的本事的。”

    “同样是伴读,你们能背熟,人家为何就背不熟了?”

    “大家都是同窗,你们可不能轻贱别人啊。”

    丫的。

    没一个好东西。

    宋濂教这些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到底怎么个意思他又岂能哄骗了他。

    “常茂今天第一天上课,容你三日时间背诵。”

    对那些人,宋濂同样留了三天。

    之后,也没再给他们拖延的借口,直接道:“朱樉,你先来。”

    话落,便拿着戒尺走了下来。

    哼!

    让你丫的再嘚瑟。

    那戒尺早在当初朱元璋从礼贤馆中选人教授朱标的时候便已经御赐下去了。

    只不过朱标勤勉上进一直没派上用场,反倒是朱樉那些人入学之后没少挨那戒尺的打。

    见到宋濂走过来,朱樉脸色都变了。

    挨宋濂打几下倒也还能忍耐,但若运气不好碰上他爹恰好过问功课还有可能被他爹再追究一次。

    到那时,可就不是一顿打那么简单了。

    宋濂也不管朱樉怎么想,在他身边站定后便背着手,问道:“古有夏先后...“

    毕竟是将来的九大塞王之一,再怎么着不至于刚上来就卡了壳。

    “方懋厥德,罔有天灾。”

    一小句脱口背完本以为宋濂会就此放过他,哪知宋濂闭着眼睛还等着继续往下呢。

    但就是这么一个微小停顿也许是紧张所致,反正接下来的几句是再背不出来了。

    “山川...山川...”

    山川连念几次始终不能往下,朱樉干脆也认命了。

    “学生没背熟,请先生责罚。”

    既然注定要挨打,那还不如干脆一些。

    啪啪啪!

    毫不留情连敲五下,可一点水分都没有。

    “朱棡,你来!”

    朱棡起身站起,诚惶诚恐接着道:“山川鬼神,亦莫...”

    朱棡才刚翻过书,正当顺着朱樉卡壳之处一口气即将背完时,却被宋濂抬手给打断了。

    “你背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下一句。”

    朱棡只盯着朱樉没背出来的背了,后面本就没背熟练之处哪还能再背出来。

    “学生还有些不太熟。”

    不管怎么说,反正是没背出来。

    啪啪啪!

    朱棡的情节明显比朱樉更恶劣,直接被狠狠揍了十板子。

    之后,便是朱棣了。

    朱棣倒是比朱棡和朱樉都好一些,不过却仍有好几句没背出来,同样被揍了三大板。

    三人手掌通红,都快成红烧猪蹄了。

    朱棡一看就经常挨打都有了经验了,端着砚台放在手上,想通过物理降温来缓减疼痛。

    记得当年,他也用过这方法。

    可惜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当初为何挨的揍,揍他的老师姓什么,早就都被他丢进时空的垃圾堆了。

    “唉!”

    当年读书的时候盼望着早早毕业赚钱,当真正出生社会才知读书是多么的快乐。

    常茂翻着朱标借他给的笔记,唏嘘之中长叹了一声。

    “你在笑我?”

    旁边的朱棡还挺敏感,也不管这是在哪儿,听见常茂的动静当即就不依不饶了。

    这明显是他自己心中有愧,才觉别人干什么都在幸灾乐祸吧?

    常茂也没与朱棡再做周旋,他若现在回应,不管是否有错,都算是扰乱课堂秩序了。

    于宋濂的印象不好,也会让朱元璋不满。

    不管怎么说,宋濂也算是课本当中的人物,他还想与宋濂学些真东西呢。

    常茂没搭理朱棡,起身道:“先生,学生背熟了,可以试试!”

    这话一出,众人立马纷纷侧目。

    明明在宋濂的公正无私下,常茂已经逃过了一劫。

    他脑袋被门夹了,故意往枪口撞?

    宋濂越过正准备背诵的朱橚,走至常茂身边,问道:“你若选择今日背诵,凡有一字之差老夫都将一视同仁。”

    对此,常茂还是很自信的。

    也许是穿越了一次身体里住过两个灵魂的原因,虽说还不至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却也绝对比当年上学时背书容易了许多。

    仅仅半个小时不到,便感觉烂熟于心了。

    “请先生检查。”

    宋濂浙江浦江人,和常茂淮西出身的勋贵子弟显然不是一个阵营的。

    就宋濂本人是否有党争之心不得而知,反正淮西勋贵之首的李善长肯定有防备宋濂这些浙东人氏崛起的意思。

    只是宋濂这人品行上佳,别管在朝上如何争斗,也别管心中如何不耻与淮西勋贵圈子里的那群人为伍。

    但,常茂既然进了这间教室,他就能对他从公心上做到有教无类。

    至于他的父辈是谁,他父辈的圈子是什么,这都不会影响他和常茂间的师生关系。

    倘若常茂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真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那也算作是天资聪颖之辈,倒也值得仔细栽培的。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

    这是要从头背起了?

    常茂丝毫不怵,一字一句开始往下。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山川鬼神,亦莫不宁...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大概四五百字,一口气全部背完。

    期间没有一处停顿,更没有一处失误。

    当最后一个字结束,不管是看好戏的几个皇子,还是准备随时指出错误的国琦等伴读全都哑口无言了。

    这厮明明如此粗鄙,竟还有这种本事?

    “之前背过?”

    常茂摇头,道:“没有,刚刚才接触。”

    原主长大的规划是领兵打仗,肯定不会刻意去接触这些东西。

    而常茂从后世而来虽有大学文凭,但这些生僻古文他可连接触都没有。

    对之,宋濂也没再多说。

    只是又继续往下追问,道:“敢有恒舞于宫...敢有殉于货色...敢有侮圣言...”

    “你如何看这三风?”

    这篇文章宋濂早就讲过,朱标的笔记也写的很详细。

    只是,常茂却不准备照猫画虎了。

    他随手合上桌上的书本,先把这几句话翻译了一下,随后这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桀纣之君有酒池肉林所以亡其国,唐时太宗善于纳谏所以有贞观盛世。”

    “学生以为无论于己于家于国都要有克制自己私欲之觉悟,贪图享乐乃为人之共性,然人能克己神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所谓众生皆苦,学生以为其中之一必在克己之上,三风之乐必然安逸,但人生在世没有谁只想乐不吃苦的。”

    “所谓古之立宏愿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若能锻炼出超拔之意志克服私欲,这或许就是学习这篇文章最大的精髓所致了。”

    这番感悟是并非宋濂所讲的那样,但却也不能否认常茂说的不对。

    就是国琦那几个在固化教育下的伴读,也很难自己说出这么一番见解的。

    “嗯,不错!”

    “说得有理。”

    “希望你能付之于行动,锻炼出坚韧不拔之志。”

    这也算是宋濂的一番谆谆勉励了。

    常茂拱手作揖,回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学生谨遵先生教诲。”

    走到讲桌前的宋濂听到这,扭身微微愣了几息。

    这才,回味着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很好!”

    “你学业若有何不解之处,可以随之来找老夫。”

    答疑解惑本就是宋濂的职责所在,但这句特别的叮嘱也算是对常茂的优待了。

    “谢先生!”

    对宋濂,常茂至始至终都很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