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25.3章 孙策瓦缸过浙江,张子布广纳流民

    且说孙策率军到了钱塘,饮马浙江,早有斥候报与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师从杨赐,通晓经籍。徐州刺史陶谦举他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王朗召集部下人商议,功曹虞翻闻讯穿着丧服匆忙赶到府衙,边走边换上官服入内。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善使长矛,精通经学、《易》学,兼通医术,文武全才。虞翻对王朗道:“孙策兵强,王使君应该避开孙策,方为上策。”大将周昕道:“会稽有浙江天堑,孙策过江绝非易事。只要使君亲率大军坚守,谅他孙策也无能为力,到时候孙策粮尽必退。”王朗道:“周将军所言甚是,我身为汉臣,理当保境安民。”虞翻道:“周将军这是误导使君,使君应该把他斩了!刘繇有长江天堑,更有张英、樊能水军相助,结果孙策过了长江,赶走刘繇。请问浙江天堑能长江天堑相提并论吗?会稽的军队能与刘繇的军队相比吗?还请使君三思而行!”周昕道:“王使君,仲翔妖言惑众,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请问仲翔,你得了孙策什么好处,竟然为他说话!”虞翻道:“你不要血口喷人,我算过卦了,此去凶多吉少!”王朗道:“两位不要再争,我意已决,明日率军北上迎敌!”

    王朗屯兵固陵与孙策隔着浙江对峙,孙策征集船只,几次渡江作战都没有成功。孙静闻讯,率领家人前来助战,孙静建议道:“王朗凭险要和城池固守,我们很难迅速攻破。往南几十里有一地方叫“查渎”,这是通向会稽的要道,可从那里直插王朗后方,我愿率军为前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一举将他打败。”孙策大喜,马上采纳。孙策假装发布命令道:“近日阴雨连连,水质浑浊,士兵喝了腹痛,赶快备置大瓦缸数百口澄清,以供饮用。”军队备好了大瓦缸,入夜,孙策命程普留守,多插旗帜,遍地点起火堆迷惑王朗。自己与孙静率精锐抬着瓦缸逆流而上来到查渎,全军将士坐进瓦缸,偷偷渡过浙江。孙策率军袭占高迁屯,缴获大量粮草辎重,切断王朗粮道。王朗闻讯大惊,连忙命周昕率军来攻。孙策列阵与周昕对战,周昕临阵被斩,余下的将士全部投降。

    王朗闻讯手足无措,虞翻劝道:“我知明公必败,早已备好船只,请您不要犹豫了,赶紧登船逃走吧,否则孙策大军一到,您就要成为俘虏了。”王朗无奈,连忙登船而逃。船队刚到入海口,虞翻想开船北上广陵,王朗道:“袁术大军已在广陵,我们不能自投罗网!”于是王朗下令船队南行。船队一路漂泊来到东冶(今福州),东冶县长商升下令关闭城门,不准王朗入内。王朗气得差点晕过去,虞翻单身入城游说商升,商升终于同意接纳王朗。王朗对虞翻道:“你服丧未满,家中还有老母,还是回家去吧。”于是虞翻拜别王朗独自返回山阴。

    话分两头,孙策向山阴进军,行至高迁亭,前锋凌操来报:“前方有位小将名唤董袭率军两百前来投奔。”孙策上前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会率军路过此地?”董袭恭恭敬敬地行礼,答道:“末将早就听闻孙将军威名,可惜无缘相见。如今将军来取会稽,末将料想将军定会途经此地,三日前就到此恭候将军了。”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孙策一见董袭就非常喜欢,拉着董袭的手道:“你是本地人,对本地熟悉,你就暂时担任门下贼曹吧。”董袭大喜道:“末将愿为将军牵马引路,直取会稽。”

    孙策顺利攻取山阴,自领会稽太守。东部都尉全柔颇识时务,率军来投,孙策大喜,命全柔为丹阳都尉。孙策差人到各县晓瑜,命各县官吏来投。孙策考核各县令县长,举太末长贺齐为孝廉。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多次打败山贼,平定叛乱。又调顾雍到上虞任上虞令。不久,孙策听说虞翻返回家乡,请虞翻担任功曹。

    山阴山贼黄龙罗、周勃纠集几千人反对孙策,孙策与董袭带兵讨伐,董袭作战勇猛,奋勇向前,斩杀黄龙罗、周勃,大破山贼。孙策大喜,任命董袭为别部司马,授兵一千。

    张昭派人来报:“袁术、刘备、吕布在徐州争斗,大量百姓渡过长江前来投奔,如今粮食供应困难,接收难民能力有限。望主公示下!”孙策回复道:“子布,我们应该敞开胸怀,竭尽所能全力收留难民,让他们有生路,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在江东安家落户,这些事由您全权负责。粮食不够可以向豪强暂借,你再以我的名义调用吴郡、会稽、丹阳三郡粮草奉还,如此一定可以渡过难关。我再写信给广陵太守吴景,让他协助更多的难民南渡谋生。”张昭收信大喜,说道:“孙伯符真是明主啊!”于是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天派船到江北接收难民,徐州百姓闻讯,带着家产,农具耕牛,扶老携幼,就像潮水一般纷纷涌向江东,张昭对南渡百姓一一悉心安置。徐州百姓对张昭感恩戴德,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甚至只知张昭不知孙策,士大夫也经常写信赞美张昭,将所有的功劳全归于张昭。张昭想把这事隐藏起来不宣扬,却担心孙策怀疑有私情,如果公开宣扬又感觉不合适,于是内心不安。孙策听了哈哈大笑,根本不当一回事,说道:“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张昭听了说道:“主公胸怀坦荡,任人不疑,对部下推心置腹,能遇到这样的主公真是死而无憾啊!”

    张纮对孙策道:“现在王朗据东冶,与商升一起起兵反对将军,请将军早日派兵讨伐。”孙策道:“我以前把俘获的郡守放了,东冶路远,谅他也翻不起什么波浪。”张纮道:“不可,会稽是将军的根本,如果不拿下东冶,将军一定如芒在背,怎么能放心在外征战?此乃其一。王朗在会稽对百姓有恩,颇有治声,善于蛊惑人心,将军如果不把他拿住,恐怕会稽永不安宁,到时候可能横生枝节,此乃其二。王朗是徐州名士,品德高尚,善于治理地方,如能为将军所用,将军必定如虎添翼,此乃其三。”孙策马上采纳,命永宁县长韩晏任南部都尉,带兵讨伐商升,以贺齐为永宁县县长。

    南部都尉韩晏攻打商升,商升人多势众,韩宴战败。孙策又命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东冶。商升知道贺齐威名,自知不是对手,于是派人请求订立盟约。贺齐晓以祸福利害,商升派人送上印绶,走出城池请求投降。叛军头领张雅、詹强等人不愿投降,从背后偷放冷箭,射杀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叛军依仗人多势众继续抗拒贺齐。贺齐兵少无力征讨,于是驻军不前。张雅与他的女婿何雄两人争夺权势,不相和睦,贺齐便令山越人从中挑拨,使他们猜忌对立,各自拥兵图谋对方。次年贺齐领兵进讨,一下子就把张雅打得大败,詹强党羽震慑恐惧,率众投降,贺齐下令屠城。王朗被贺齐俘获,贺齐恭恭敬敬地将王朗送到山阴,虞翻、孙策、张纮、张昭纷纷来劝王朗投降,王朗一一拒绝,孙策仍对王朗以礼相待。

    孙策平定了会稽全境,遣使到许都朝拜,进献贡品。孙策想上表叔父孙静为奋武校尉,委以重任。孙静辞谢道:“我留恋故乡,不喜欢出去当官。”孙策尊重孙静的选择,请他镇守家乡。贺齐向孙策建议道:“东冶地盘太大,远离山阴,不好管理。”孙策将东冶一分为四,新设建安、汉兴、南平三县。

    孙策平定会稽全境暂且不表(详见第二十六章第三回),那么远在几千里外许都朝廷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