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铁路拖出来的故事
繁体版

第三章 德国民族复兴的功臣(一)

    火车头:德国第一条铁路通车

    1839年,德国第一条蒸汽机车专用的铁路通车,这条铁路由莱比锡连接德累斯顿,全长120公里;这两座城市因为拿破仑的两次战役声名鹊起。

    1813年8月15日,德累斯顿战役开始,拿破仑率领20万法军击败了23.5万反法同盟军,这是他第六次,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击败了反法同盟军队;两个月后,莱比锡战役开始,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在莱比锡苦战,最后败阵;此战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上。

    这座城市摆脱法国统治16后,诞生了德国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

    莱比锡大会战,是决定德意志民族独立的关键战役,这次,莱比锡铁路也成为了德国统一的开端,这条铁路的诞生,给处于四分五裂的德国一个羊群效应,此后,德国铁路开始飞速发展,内部交通联系开始紧密,德国开始出现统一的曙光。

    第一节车厢:德意志梦想

    德国人的梦想是恢复自己的荣耀,他们的祖先的确有值得炫耀的历史。

    大约70万年前,德国境内便有人类的踪迹,但是,早期历史一直没有文献记载,原因也简单,他们是日耳曼蛮族,这跟中国古代的狄戎、匈奴差不多,根本没有文字。

    公元前约1世纪,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有许多日耳曼部落,这时候,强大的罗马军团横扫整个欧洲,在罗马征服英国时,也征服了德国境内的日耳曼部落;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日耳曼部落对罗马人的反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公元9年9月9日,这是一个中国人看来非常吉利的数字,但是,这是令罗马人不寒而栗的日子,这一天,日耳曼人在条顿森林伏击了强大的罗马军团。

    条顿森林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个地名一直保留至今,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有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是一个军队设伏的好地方。此战,日耳曼人全歼了罗马帝国3个军团,屠杀了3万罗马精锐,从此,罗马人不敢再踏入侵莱茵河畔半步。

    这是日耳曼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露脸,也被德国皇帝威廉称之为德国真正的开国之战。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做了第二件历史大事,联合部分罗马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建立了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公元742年4月2日,一位叫查理的日耳曼人出生了,是中国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扑克牌里的红桃K就是他。查理大帝即位后,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在查理曼大帝的统治下,国家版图拓展到了今天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史称“查理曼帝国”。这个国家地域非常庞大,但是,除了信仰勉强统一外,文化和经济都是各自为政,基本上是地方割据,帝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后陷入一片混战。公元843年,中国已经进入了唐朝暮年时期,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吵着分家产,庞大的法兰克王国被分成了三部分,西边部分位于莱茵河左岸,以法语为主,叫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东边部分位于莱茵河右岸,以德语为主,叫做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德意志王国的基础,也是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沿莱茵河向南,包括罗讷河,一直到意大利;中法兰克的北部,成了德国和法国一直打架的地方,南部则是今天意大利的雏形。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创立德意志王国。萨克森王朝的领土包括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是严格意义的德意志历史开端。公元962年,中国的宋朝刚建立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授予皇帝的称号,成为罗马的监护人、皇帝和罗马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公元1157年,德意志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

    这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

    这个帝国志大“财”疏,打算统一欧洲,但是,几场仗下来,国库的钱就被花光,战争严重消耗了帝国的实力,最终,中央权力衰落,皇帝没有了实权,帝国成了各公国联盟的象征,这情形跟中国东周后期的周天子差不多。

    统一欧洲不成,德意志自己先分裂了,此后,德意志各个邦国在分裂中度过了400多年。

    公元1618年,由于宗教变革,德意志各国分成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天主教要求维持现状,新教主张宗教改革,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土地上大打出手,这一打就是30年,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

    这场战争让法国取得了欧洲霸权,德国成为了最大受害者:德意志彻底衰落了。

    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在德意志境内,当时共有360个独立的邦国和1500个半独立的领地,绝大部分邦国版图都很小,很多邦国也就是20多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一个普通乡镇还要小,这时候,普鲁士诞生了。

    普鲁士是现代德国的缔造者,历史从不缺少尴尬:这块德国的诞生地现在不属于德国,而是位于立陶宛和俄罗斯。

    普鲁士王国诞生后,周边邻居是瑞典、俄国、奥地利、法国,这四个国家是当时的强国,都对普鲁士虎视眈眈;作为一个家底薄的小国,普鲁士被列强戏称为“铁罐堆中的一只陶罐”,国家面临着随时灭亡的危险。遭受强邻环视还不是最惨的事情,最惨是普鲁士的地理环境。普鲁士位于北德平原上,这个大平原最高点海拔178米,平均海拔才50米,而且是一片盐碱地,遍布沙质低地和沼泽,土壤十分贫瘠,跟肥沃的法兰西平原、东欧平原相比,这里就是不毛之地。普鲁士北边虽然邻海,但是,地势低,没有天然海港,航海业受到了限制,这跟西班牙、法国的黄金海岸相比,这里只能叫滩涂。普鲁士缺乏人工和天然防御地形,所以,无法进行防御战,因此,面对战争风险时,普鲁士只能采取主动进攻,这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主动出击的战略基因。

    普鲁士周围有强邻,失去了天时;没有天险可守,失去了地利,所以,普鲁士唯一可以倚靠的就只能是人和,这可能也是德国人一直很团结的原因。

    公元1712年,一位牛人在柏林出生了,他就是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他的祖父是普鲁士开国君主。腓特烈大帝一生战功赫赫,获得军事史上不朽英名,赢得了“大帝”的称号,更获得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在他的东征西讨下,普鲁士终于与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一起成为了欧洲五巨头。

    历史终究是无情的,腓特烈二世去世仅20年,法国拿破仑崛起,普鲁士在战争中一败涂地。

    1806年秋,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役中,普鲁士率先对法国开战,法军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同时横扫普军,普军几乎全军覆没。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进驻柏林,以征服者身份通过曾经象征普鲁士胜利的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雕像被拆下,作为战利品运回了巴黎;此战之后,普鲁士被迫割让了大片国土,支付了1.5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不仅如此,还被强制裁军,军队人数不能超过4.5万人,普鲁士人到了绝望的时刻。

    不过,德意志经过拿破仑这一顿狂揍,还是有点收获,那就是德意志诸侯国由300多个骤降到了39个,缩水近90%,这为今后德意志统一打下了基础。

    面对任人宰割的大分裂时代,心灵成为了德国人唯一的避难所。

    康德曾经发出感叹,“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没办法,此时德国在现实中根本没有空间,德国只能在星空和心灵中寻找空间,这段时期,德国在科学、文学界异军突起,产生了一大批如莱布尼茨、高斯、歌德、席勒、贝多芬、黑格尔那样的科学家、哲学家、钢琴家和文学家。正是德国丰富的哲学土壤,这个时期诞生了被***称为“千古第一思想家”的马克思。在精神和文化的战场上取得了光荣与梦想,抚慰了一个民族因为落后与被人欺凌而严重受损的自尊心。德国诗人海涅在诗中悲怆地说“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梦想,有总比没有强,有梦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希望,此时,一位大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德国统一的灵魂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789年,李斯特出生于德国南部的符腾堡州一小镇的鞋匠家庭,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也是德国四分五裂的年代。

    1806年8月,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强行解散:弗朗茨二世退位,各邦宣布独立,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德意志就这样散伙了,这一年,李斯特高中毕业了,参加了符腾堡邦的公务员考试,考试成绩还不错,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担任政府会计监察官。

    在这期间,李斯特受到了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经济学影响。汉密尔顿是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他认为国家应该扶持制造业,所以,李斯特也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此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了一本书,叫做《国富论》,他认为市场就是要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这就是古典经济学。李斯特读完《国富论》后,把亚当•斯密骂得一文不值,认为亚当•斯密全是在放屁!李斯特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理论:经济就是要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经济,首先需要有能力干预,所以,需要一个非常强势的政府,干预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经济,这就使得他的经济学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李斯特认为,国家应该在经济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建立国家贸易保护。这套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也极大,马克思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批判后继承。李斯特的梦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德意志,不但提出了奋斗目标,而且还给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药方。

    最主要的药方,也是德国强大的基础——德意志国家统一。

    李斯特认为,分裂是德意志民族衰败的主要原因,他对欧洲各国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13世纪的意大利是工商业最发达的国家,16世纪德意志北部的汉萨同盟也是富甲一方,但是,现在他们都彻底衰弱了,这都是因为国家没有统一造成的!一个民族如果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其经济一定会陷于衰落的境地。只有实现统一,德意志民族才能成为正常的国家,因为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才是强国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化发展、物质发展和政权巩固的基本条件。

    怎样实现德国统一呢?李斯特提出,首先就是废除内部关税,实行国家关税。

    李斯特提议成立包括整个中欧在内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由于各邦国内部关税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贸易的发展。李斯特代表德国所有地区的五千多名商人和工厂主,起草了《致德意志联邦议会请愿书》,在请愿书中,他要求在德国内部废除各种关税,并对邻近国家实行全德关税制度。在李斯特的倡议下,普鲁士开始牵头废除德意志联邦内部关税。

    除了废除关税,为了让德意志连接在一起,必须建成全德意志交通网。

    19世纪初,德意志想要利用交通连接在一起,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公路,一个水路,而两者费用相比,水路要廉价得多,所以,法国就有发达的运河体系。对水运而言,德国境内倒是有大量可供航行的河流,水运也成为早期德国内陆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德国河流大多呈南北走向,只能满足南北交通,缺乏天然的东西交通要道,德国水运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缺点:法国大部是海洋性气候,河流可以四季通衢,而德国是大陆性气候,加上所处纬度高,河流的结冰期长,导致通航时间短。

    火车诞生后,解决德意志交通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修铁路。

    李斯特指出,只要德国建成了发达的铁路网,就能让四分五裂的城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关税同盟要充分发挥作用,也要赖于全德铁路网的建立。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是连体的双胞胎,它们互相支持,没有关税同盟,就绝不可能建立德国的铁路系统,更谈不到它的实施了。反过来,只有依靠铁路系统,德意志人的经济才有可能跃升为全民族的经济,经济飞跃后,铁路系统的全部作用才得以发挥。

    他最后得出结论:铁路系统建成后,不仅能提高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能提升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与政治力量。他还认为,铁路还能让德军发挥机动效果,让没有天险的德国争取到战场的主动权。

    后面的几个药方分别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确立自由民主的宪政制度;提升民族的文化和道德水平,革除社会弊端;开拓海外殖民地,这些,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李斯特的经济理论一提出,立即引起了世界的轰动。1817年,年仅28岁的李斯特被德国著名的蒂宾根大学聘为政治经济学教授。

    1819年,为了实现自己统一梦想的李斯特,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原因是他代表德国商人和工厂主起草了请愿书,要求废除邦国之间的关卡。

    李斯特的想法挺好,但是,很多人认为他想得美。

    当时德意志各邦国很多人都指望关卡税吃饭,而且,李斯特鼓吹德意志统一,也就是意味着各邦国的君主将下台,这样不可避免的被某些人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1820年,李斯特被开除政府公职,最后连蒂宾根大学教授的职务也丢了。德国工商界见李斯特为了他们的利益而丢了饭碗,感觉非常过意不去,就让他主持德国工商同盟工作,李斯特也因此而名声大噪,被家乡人民选举为了符腾堡邦议会议员,但是,李斯特认为德国统一必须“确立自由民主的宪政制度”,他在担任州议员期间,提出了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这下符腾堡邦也翻脸了。

    1820年,李斯特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当然,法院还没有宣判,李斯特就脚底抹油——溜了。随后,李斯特像个孤魂野鬼,开始在欧洲各国流浪,考察各国工业革命情况。1824年4月,李斯特到了英国,考察了斯蒂芬森正在修建的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他开始考虑为德国规划铁路。

    1824年,在外面流浪4年后,李斯特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他决定回国。

    他思念祖国,祖国也在等待他。李斯特回国后的第一时间就被抓起来,扔进了监狱。监狱可以限制李斯特的人身自由,但是,禁锢不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在监狱里,他根据自己对英国铁路的考察,写出了一份德国铁路修建计划,为德国勾画出了一份宏伟蓝图,他设想了汉堡、柏林、莱比锡、纽伦堡等多个重要铁路枢以,还有东西、南北走向几条铁路干线,如以纽伦堡为枢纽建成三条南北大干线:西北线,从纽伦堡经法兰克福、科隆一直到比利时、法国、荷兰各港口;正北线,从纽伦堡经科堡、汉诺威到不来梅和汉堡;东北线,从纽伦堡经霍夫、柏林到什切青和旦泽。他认为最佳走向是从法兰克福到卡塞尔,经爱森纳、哥达、爱尔福特、魏玛到哈雷和莱比锡,这条干线铁路可以同中西部的南北铁路走向连接,形成网络效应;这份蓝图后来就成为了德国铁路的规划图。

    李斯特的铁路规划突破了邦国边界线,着眼于整个德意志地区,为德国的统一大局服务,但是,各邦国政府不愿意统一,李斯特出狱后,政府为了摆脱这个危险分子,同意他移居美国。

    李斯特在美国期间,购买了一些土地,开始经营农场,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1825年,李斯特在宾夕法尼亚的德文报刊任主编,在宾夕法尼亚工业促进协会会刊发表文章,后来这些文章汇集成书出版,这就是有名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在美国期间,李斯特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1828年,他支持了美国总统候选人安德鲁•杰克逊,而杰克逊在这年的大选中赢得了总统宝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斯特还是日夜挂念自己的祖国。1830年,李斯特加入美国国籍。1832年,已经连任美国总统的杰克逊为了答谢李斯特对他的支持,询问他需要什么样的回报。李斯特回答,他心系德国,想回德国工作,而且指定要去萨克森公国。

    杰克逊总统大笔一挥,任命他为美国驻莱比锡公使。

    莱比锡属于萨克森公国,德意志历史之源正是萨克森王朝,这个公国地处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属于中等大小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尤其是银矿和锡矿,所以,采矿业非常发达。李斯特选择这个国家的主要原因,这里有德意志最发达的马拉铁路网,李斯特想将其改造为蒸汽机车铁路。

    1832年,李斯特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成功地说服了萨克森政府,修建了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萨克森政府的目的是指望这条铁路能促进矿业的发展,增加税收,赚点钱,守住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而李斯特则是有宏伟的铁路计划,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是他构想的德国铁路网的一部分,这条铁路将成为德国铁路大动脉之源。

    这段时间,应该李斯特最快乐的时光,因为铁路蓝图在实现的同时,关税同盟也得到了突破。

    面对民族解放和崛起的诱惑,刻板的德国人开始接受李斯特的理论,他的关税同盟主张获得了普鲁士统治阶层的认同。1834年1月1日,在普鲁士领导下,德国关税同盟宣告成立。这个同盟将德意志18个邦国、75%的土地和2300万居民统一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实现了进出口税和过境税的统一。

    关税同盟诞生后,铁路迎来了利好。

    一方面,铁路如果局限于狭小的国家,不太可能有利润丰厚,铁路越长,盈利才能越强,作用才能发挥越大,关税同盟能扫清这个障碍;另一方面,也只有进行了关税同盟,才能实现铁路一票制,才能方便乘客长途旅行,才能吸引人乘坐火车。

    关税同盟促进了铁路的发展。

    1835年7月7日,全长6.1公里的纽伦堡——菲尔特铁路开通,这是德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马车和蒸汽机车混跑的铁路,蒸汽机车由英国司机驾驶。德国第一条铁路比较特殊,其他发达国家第一条铁路基本上是货运,主要是拖矿,但是,德国这条铁路是客运铁路,据说,铁路开通六个月后,还没有运输过货物,只有两桶啤酒按乘客票价被运送,但是,这条短线路方便了犹太商人:他们白天在符腾堡工作,由于古老的习俗,晚上不能在那里过夜,所以,就通过这条铁路上下班,两年之后,这条铁路才开始用来运输一些货物。

    尽管是机车和马车混跑的铁路,但是,德国铁路终究诞生了。

    混跑铁路不是李斯特的初衷,他心中的铁路是蒸汽机车拉着几十节车厢驰骋整个德意志。1835年,为了修建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李斯特获得了莱比锡当地商人的支持,筹集到了21万英镑的资金,铁路工程正式启动。李斯特是优秀的经济学家,却是一位蹩脚的资本家,在铁路开工建设后,他就被别人排挤出去了,4年后,这条铁路通车,已经跟李斯特没有半点关系。

    1839年,德国全长120公里的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正式通车,通车的当天,两台火车头牵引着15节车厢,其中一台火车头叫“罗伯特•斯蒂芬森”,这台机车就是“铁路机车之父”的儿子罗伯特•斯蒂芬森制造。德累斯顿因为这条的铁路,发展成为了德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这座城市也因交通便利,成为了德国工业和军工业生产重要基地。

    李斯特被排挤出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后,开始走霉运。

    1837年,美国银行危机爆发,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破产了,生活陷入困境,尽管他不断努力,在祖国仍然找不到一份固定职业;屋漏偏逢连夜雨,李斯特又遭到德意志政府的监视,受到再次监禁的威胁,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此时,法国的内阁总理是梯也尔,梯也尔非常欣赏李斯特的才华,想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

    研究铁路与贸易,这是李斯特梦寐以求的工作,但是,德法是死敌,民族的气节和自己的梦想,李斯特放弃了梦想。

    后来,俄国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俄国财政部长想聘请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推行俄国国民体系,李斯特认为俄国实行的是沙皇专制制度,而自己心中是自由民主宪政,饭碗和骨气,李斯特选择了骨气!

    最后,穷愁潦倒的李斯特只好给报社撰稿,靠微薄的稿费来养家糊口。

    1841年,李斯特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这部书一出版,就被抢售一空,数月之内连续发行了3版。这一年,李斯特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但是,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未能成行。不过,对于历史来说,也不遗憾,因为卡尔•马克思接任了这一职务。

    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英国面对低价进口的粮食竞争,不再保护农民,这对力主贸易保护主义的李斯特是一个打击。随后,李斯特提出建立英德联盟。对于这个呼吁,两国根本没有理睬;李斯特还想参与德国关税同盟工作,就更没有被答应。

    李斯特被德国资产阶级无情抛弃了,随后,又被德国御用文人污蔑,他变得一蹶不振,加上疾病缠身和生活困顿,看不到自己任何前途,他陷入了绝望。

    1846年11月30日,忧国忧民的李斯特在一个小镇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57岁的生命。

    李斯特走了,但是,德国铁路在大踏步走来,德国铁路人才辈出,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哈尔科特。

    哈尔科特是德国第一家机械制造厂建立者,19世纪初,他在幽静的鲁尔山谷找到一座被遗弃的城堡,建起了一座工厂,立志要成为“德国的瓦特”,然而,他的理想在德国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产品在国内倒是有一定市场,但是,各地之间的交通实在是太糟糕了,这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苦心经营了16年后,不得不停产。

    为改善德国交通状况,他决定涉足铁路事业。

    1825年的3月,哈尔科特在赫尔曼杂志上介绍了英国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的情况,强调德国同胞们应该及时行动起来建设自己的铁路网。1828年,他建立了德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这家公司在鲁尔地区修建了一条窄轨铁路,用马来牵引;1833年,哈尔科特向威斯特伐利亚省议会提议修建一条连接利珀河与威悉河的铁路。

    李斯特有梦想,但是,哈尔科特更注重实干,更多的哈尔科特们投身德国铁路建设,引爆了德国铁路建设的狂潮。

    德国铁路诞生后,短短5年时间,铁路里程便增长到470公里,再过10年已经达到5822公里,此后20年都以“十年翻倍”的速度增长,运货量也达到每公里40亿吨,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德国修铁路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修铁路需要钢铁,炼钢需要煤炭,于是在铁路的需求下,德国钢铁、煤炭和机械制造出现爆发式增长,有各种厂矿近400家。

    1838年,普鲁士制定了《铁路法》,鼓励铁路的建设;1843年,普鲁士创办了普鲁士铁路基金,专门为铁路建设筹措资金。从1837年到1847年,全德的铁路投资从2100万马克,猛增到了4.54亿马克,增长了惊人的21.5倍。于是,德国的资本也快速集中起来,形成一系列巨无霸企业,出现了一批资本寡头。铁路修成以后,德国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于是,纺织、零售、餐饮等产业也繁荣起来,铁路让德意志各邦国联系更紧密了。

    普鲁士扛起了德国修铁路的大旗,也接过了德国统一的重任。

    在德意志的国家中,当时的老大还是奥地利,因为他们一直代表当年的“神圣罗马帝国”,老大只能有一个,所以,普鲁士肯定会与奥地利发生矛盾,这就是下面的普奥战争。

    第二节车厢:铁路与战争的始祖

    1861年,普鲁士的威廉亲王正式登基,他就是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全名叫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1797年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是普鲁士国王的第二子,其父亲没有想到他会即位,所以,没有让他接受正规的王室教育,而且对他进行普鲁士传统的军事训练,10岁参加军队,17岁就以上尉军衔参加反拿破仑战争,在战斗中,他表现出色,上司在他的服役报告中称他是一名勇敢的士兵,1825年,获中将军衔,担任普鲁士近卫军团的司令官。

    长期军旅生涯让威廉一世深刻认识到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上台后的第一件大事就决定扩充军备,要将常备军的数量从14万提高到21.3万人,地方自卫队由4万人增加到6.3万人,服兵役时限由三年减至两年。

    想扩军不仅仅是要决心,而且要钱。

    扩军计划需要950万银币的开支,而普鲁士刚经历了1857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不仅议员们害怕扩军会危及经济,连政府官员对这个扩军法案也不热心,支持威廉一世的只有军人。

    在议会的坚决反对下,扩军计划没有获得通过,威廉一世一登基就与议会结下了梁子,更严重的还在后面。1861年12月,普鲁士议会大选,自由派大获全胜,获得了全部199个席位中的141席,保守派仅得到可怜的4个席位,另外还有54席为天主教联盟获得;威廉一世一怒之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重新选举的结果,对于威廉一世来说,更糟糕:自由派的席位进一步增加,几乎独霸议会。

    在连续挫折之下,威廉一世心灰意冷,决定不干了,他打算退位,连退位诏书也草拟好了,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俾斯麦。

    俾斯麦,1815年4月出生于普鲁士的勃兰登堡一个贵族家庭,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1847年5月,通过拉关系(他们家背景实在太硬),年仅33岁的俾斯麦成功当选为柏林州的正式议员。1848年,整个欧洲爆发了革命,也波及了普鲁士,柏林爆发了工人起义。俾斯麦得到消息后,就在自己的领地组织了支军队,准备赶赴柏林,勤王救驾。他的这次行动让普鲁士国王见识了俾斯麦的忠心,也就是这次勤王,俾斯麦结识了当时的威廉亲王,也就是后来的威廉一世。

    1851年,俾斯麦出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的普鲁士王国代表,开始了外交生涯。不久,他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加上会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多种语言的本事,很快被升为驻法大使,他非常享受这份差事,一干就是8年。

    这段时期,著名的塞默林铁路开始建设,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铁路,位于奥地利东部,在维也纳至的里雅斯特的丛山峻岭间,全长42公里,线路落差却达到了439米,修建时动用2万余名工人,是世界上第一条完全用镐头在高山上人工开凿的铁路。1853年,俾斯麦作为特派员视察这条铁路,他走过一条峡谷间的临时跳板时,跳板突然断了,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估计当时他家祖坟冒了青烟,或者是德意志国运太火,千钧一发之时,他居然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脊,捡回了一条命。

    这次事故差点改变了欧洲历史,因为俾斯麦在十年后成为了撬动欧洲历史的人。

    威廉一世在自己准备退位前,想到了俾斯麦,给他发一份历史上著名的加急电报,言简意赅而又别有深意:“快,慢则有祸”。1862年9月22日,俾斯麦快马赶来,觐见威廉一世,虽然二人见过无数次面,但是,这次见面改变德国甚至世界的历史。

    俾斯麦成功说服了威廉一世,撕毁了诏书,剩下的事情由他来办,走出王宫时,俾斯麦已经成为了普鲁士的首相,这一年,他47岁,普鲁士正式开启了统一德意志模式。

    1862年9月30日,新任首相俾斯麦在普鲁士下议院发表了他最著名的演说:“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听闻这个演说后,威廉一世悲怆地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这个结局,他们会在我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而俾斯麦则为他打气:“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我们必须抗争到底!”

    至此,普鲁士的国王和首相形成了一种生死与共的牢固关系。

    俾斯麦上台后,展示了他的政治手腕,他发现普鲁士宪法规定,任何重大国策都必须在国王与议会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才能推行,可是宪法却没有规定,当二者发生矛盾时的解决办法。俾斯麦决定绕道行船,避开议会,直接指挥政府与军队,任凭议会抗议,他决定解决军队问题后,再回头解决议会问题,这个建议得到威廉一世的支持并被批准。

    俾斯麦直接把议会凉在一边的做法,让普鲁士进入了“宪法危机”期,这个危机持续了5年。

    也就是说,俾斯麦就任首相后,未能解决国王与议会的冲突,但是,赢得了5年时间;就这5年,在俾斯麦的纵横捭阖之下,欧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大逆转。

    1862年,俾斯麦当上首相后,必须面对国王与议会的危机,必须面对德意志的统一,必须面对德意志民族的复兴,对于这些问题,俾斯麦决定用战争一并解决。

    当时,在德意志的39个邦国中,老大是奥地利,老二是普鲁士。德意志的统一有两个选择,一是由奥地利领导,建立大德意志帝国;二是由普鲁士领导,踢开奥地利,建立小德意志帝国。俾斯麦当然是选择第二项,由普鲁士领导来统一德国。

    1862年,俾斯麦当上首相后,决定要与奥地利打一仗,但是,普鲁士要是无事生非,一定会被国内的小邦和周围的大国群殴而死,所以,必须等待和制造机会。

    俾斯麦的运气不错,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只不过全世界只有他意识到了这是普鲁士的机会。

    1863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七世驾崩,但是,没有男性继承人,王位由他堂妹继承。此时,丹麦有两块地方一直在闹事,一个叫石勒苏益格,一个叫霍尔施坦,这两个地方历史复杂,属于丹麦管辖,但是,也曾经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居民以德意志人为主,普鲁士的统帅毛奇就是在霍尔施坦长大的。这两块地方天天吵着脱离丹麦,腓特烈七世在临死前就取消了他们的自治权,新国王刚刚继位,德意志人闹得更凶了,他们的理由也很奇葩:在1000多年前,法兰克法典规定“土地遗产不得传给妇女”,而现在,丹麦国王是个女的。

    俾斯麦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立即精心筹划撬动欧洲的方案,对国际大棋局开始了第一次落子。

    本来,按照普鲁士的军事实力,解决丹麦绰绰有余,但是,俾斯麦眼光更远,他联系奥地利,说是为了民族利益,我们要联合出兵干涉丹麦。面对俾斯麦的邀请,奥地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出兵,这两块地方与他并不接壤,就算是打下来,也是给普鲁士打工;如果不出兵,自己可是德意志的老大。

    最后,奥地利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自己的面子,答应出兵。

    俾斯麦的战略目的非常明确:第一,想把一团散沙的德意志民族团结起来;第二,牵头打这个仗,是告诉其他邦国,普鲁士能够当德意志的老大;第三,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伏笔。

    普、奥两强联手对付一个小小的丹麦,看似可谓胜券在握,但是,丹麦也不是随便欺负的。

    丹麦的陆军虽小,但在本土作战,而且拥有强大的海军,更重要的是,丹麦与英、俄两大强国的关系不错。所以,这场战争的最大未知数就是英、俄的干涉,俾斯麦的解决办法就是速战速决,让英俄还没反应过来,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俾斯麦有能力挑起战争,但是,不能左右战争进程,普奥联军没有出现所向披靡的局面。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普鲁士和丹麦接壤,联军的总指挥当然就由普鲁士人来担任,但是,奥地利提出了一个条件,总指挥必须是打过仗的人,这看似十分合理,却害苦了普鲁士。普鲁士最近的一仗还是在1813年与拿破仑打的,已经过去了50年了,当年参战人员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何况还要找留在部队的,为了兄弟感情,普鲁士只好抬出八十岁高龄的弗兰格尔元帅。

    实话讲,这位老元帅军事能力还在,他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针,步步为营,扎实向前推进,当然,这样耗下去,普奥联军取得胜利是没有悬念。

    但是,军事上耗得起,政治上耗不起。

    如果战争不早点结束,英国、法国、俄国这些国家一旦达成共识,联合起来干涉,战争的政治目的就达不到了,普鲁士决定临阵换帅,让名不见经传的毛奇接手一线指挥权。

    毛奇临危受命,战局突然急转直下。1864年4月18日,普军仅20分钟就攻占了此前一个月都没有拿下的迪普尔要塞,联军占据了胜利的天王山,丹麦只得把两块地方拱手相让。

    此战,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普鲁士得到了一名横扫千军的统帅——毛奇。

    毛奇的全名叫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也被称为老毛奇。

    毛奇比俾斯麦大15岁,1800年生于梅克伦堡易北河畔的帕希姆镇,他的祖上是贵族,父亲当过普鲁士军官,算是一个封建领主家庭。他出生没有多久,拿破仑带领军队打过来了,解放了德国的农奴,也解决了他家的家产。为了摆脱困境,毛奇的父亲举家搬到当时属于丹麦的霍尔施坦,并加入了丹麦军队。

    1809年,9岁的毛奇被送到乡村牧师那里接受教育,两年后,11岁的毛奇就被送进了哥本哈根皇家军校,在那里,他开始了严格而又残酷地军事学习,也成长为了一名沉默寡言、性格冷静的年轻军官。

    1817年,毛奇获得了丹麦皇家近卫军少尉衔,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是普鲁士人。

    1822年,毛奇来到了柏林,他认定丹麦没有用武之地,而普鲁士才是施展宏图之处,于是决定留在柏林。普鲁士政府每年会招聘一批军官,而此时,正是普鲁士招聘军官的时间。1822年3月,已经是丹麦军官的毛奇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加入了普鲁士部队,成为一名少尉军官,一年后,他又通过考试,进入了普鲁士军事学院,从此,就一直在普鲁士部队摸爬滚打。

    这些年,普鲁士没有战争,让他崭露头角的是军事理论水平。

    1828年,毛奇发表了重要的军事著作《论军事测绘大纲》,这本书一出,他就受到军界的重视,直接调到了柏林总参谋部。1839年9月,他写了《论1839年夏季的土埃战争》的文章,全面分析总结了土耳其的失败原因,面对战争,他开始考虑,在新的时期,一场大规模现代战争的战略和策略应该怎样。

    毛奇还详细地研究了拿破仑战争,他认为拿破仑是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但是,缺少完整的战争体系。他得出来结论,未来的战争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个人的筹划和决心指挥作战,不能适应未来的战争,战争的指挥需求团队来完成。

    新的军事思想诞生,让毛奇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除了进行理论研究,毛奇还参加铁路的修建。1842年,毛奇参与了汉堡至柏林的铁路修建,第一次全面熟悉了铁路知识,也意识到了铁路对军队机动和后勤保障的重大作用,铁路也丰富了他的军事理论思想。

    军事理论家与军事家的区别就是两个字:理论。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你永远是纸上谈兵,很快,上天就把机会送给了这位准备充足的人。

    1855年,毛奇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受到了威廉一世的赏识,升任少将,并出任了他的副官,当时威廉一世还没有登基,身份还是一名亲王。1857年,已经是少将的毛奇在威廉一世的推荐下,被任命为代理总参谋长。到任后,他开始把自己的军事理论变成普鲁士的军事制度。

    现代军队的参谋部制度,就是起源于这里。

    毛奇主政总参谋部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总参谋部下设立了三个主要职能处,分别负责三个战略方向。第一处负责奥地利、俄罗斯等东方、北方国防事务;第二处,负责普鲁士本土、瑞士和意大利等国防事务;第三处,负责法国,比利时、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事务。

    毛奇简单扼要将普鲁士分为了东、西、南三条战略,这点也不能算太出众,因为,一个组织能力强的人也会进行这么一个划分。但是,下面这一条就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毛奇特设立了铁道处,专门研究怎么利用普鲁士本土的铁路网来灵活调集兵力,是铁路与战争的始祖。

    德国是最早将铁路与战争一起研究的国家。1833年,哈尔科特发表了《从明顿到科隆的铁路》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着重强调了这条线路对德国的的军事价值,他是明确提出要重视铁路军事价值的第一人,他认为,在这样一条铁路的帮助下,将大量的军队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点要比用公路运输军队快的多,这样可以大量的节约行军时间和士兵的体力消耗,他写道:“让我们设想在莱茵河的右岸有一条从美因兹到韦瑟尔铁的路线和电报线,法国穿过莱茵河的任何尝试都几乎不可能,因为在法国尝试穿过莱茵河之前,我们可以在这一地区进行强有力的阻击。这些事情在今天出现可能会很奇怪,然而在不久的将来铁路迅速发展的种子会植根于子宫之中,而它所带来的结果远在我们的预料之外。”李斯特也强调了铁路在德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预言,战争时期,铁路可以让德国军队在12小时内从国家的一端调到另一端,大大减轻武装力量调动和军队指挥的困难。

    毛奇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前面说了,普鲁士这个国家地形注定不能进行防御战,只能主动进攻。但是,进攻想要取胜,就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平时让对手看不出自己的军事动向,一旦目标确定,几天内,战斗部队及辎重就能迅速到达,打个敌人措手不及,完美地诠释了孙子兵法“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除此之外,毛奇还把全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统计学家、测量专家集中起来,帮助几十万普鲁士士兵更新装备和战术思想。他还要求参谋部人员通过精密的计算来推算作战计划。普鲁士后来的几场战争,总参谋部提前几年就开始了战役设想,并进行无数次沙盘推演,在推演中寻找不足,不断的完善战争方案。

    当然,普鲁士对仗丹麦,还轮不到铁路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下一场战争,将见识到铁路的作用。

    第三节车厢:普鲁士惊艳崛起

    战争胜利后,普奥兄弟俩开始分果实。俾斯麦列出了一个处心积虑的方案:石勒苏益格和霍尔施坦为普鲁士和奥地利共有,但是,分别管理,奥地利管理南边的霍尔施坦,普鲁士管理北边的石勒苏益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格局:奥地利与霍尔施坦之间隔着普鲁士,而普鲁士与石勒苏益格之间隔着奥地利管辖的霍尔施坦。

    俾斯麦这个看似非常公平的安排,就是为下一场普奥战争埋下了雷。

    在引爆这个地雷之前,俾斯麦开始清理普鲁士的国际环境。

    国家环境重点在法国和俄国,让法国和俄国不要帮奥地利,否则,普鲁士将会四线作战。

    俾斯麦先游说了法国,因为法国在普鲁士的西边,奥地利在普鲁士的西边,法国不点头,普鲁士万万不敢出兵奥地利。此时,法国的皇帝是拿破仑三世,这位拿破仑的侄儿除了名字跟拿破仑像以外,其他都不像,既没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又没有出色的军事才干,很大程度是靠叔叔的声望当了法国的皇帝。法国当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普鲁士在自己身边统一德国,可是,拿破仑三世却认为,奥地利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国家,要是他统一德意志,法国面临的对手更强,法国非常愿意看到普奥鹬蚌相争,自己得到莱茵河附近的领土,他甚至还担心万一普鲁士输的太惨,法国要出兵拦住奥地利。

    俾斯麦摸透法国的心理,几乎没有费什么口舌,法国就答应保持中立。

    其次是俄国,此时,俄国刚镇压完波兰起义,正在喘息,听说普鲁士要打奥地利,他大喜过望,十年多前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奥地利与英国、法国是结成反俄同盟,自己被一顿胖揍,俄奥早就结下了梁子,所以,俄国这个时候巴不得普鲁士帮他狠狠教训一下奥地利。

    英国的态度很重要,因为他是世界当时的老大。英国正确预测出了普鲁士将取得胜利,不过,他奉行的是欧洲大陆均衡政策,此时,法国正咄咄逼人,英国希望普鲁士扩张后制衡法国,所以,他支持普鲁士。

    法国、英国、俄国的态度已经表明,国际局势对普鲁士有利,但是,德意志国内形势对普鲁士不利。

    奥地利做了德意志的大哥好多年,德意志联邦西边的邦国一边倒地支持了奥地利,只要战争一开始,普鲁士就必须东、西两线作战。俾斯麦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他为普鲁士争取到了一个盟友:意大利。

    意大利跟德国差不多,一直处于分裂之中,被拿破仑一顿狂揍后,在1861年才正式建立意大利王国。为了解决普鲁士两线作战问题,俾斯麦怂恿意大利打奥地利,也要让奥地利两线作战。当时,奥地利霸占了威尼斯,意大利对这块地方朝思暮想,想找机会收回,但是,俾斯麦一提结盟,意大利却婉拒了,原因是意大利不愿意打仗,希望从奥地利手上买回这块地,但是,奥地利不愿意卖,而意大利也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方案。俾斯麦再三相求,意大利就是不肯,最后,连拿破仑三世都急了,他怕意大利不结盟,普鲁士就不敢打奥地利了,于是,法国对意大利作了安全承诺,最后,意大利终于答应与普鲁士结盟。

    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只为战后得到威尼斯。

    俾斯麦战略布局完成后,就开始在奥地利与霍尔施坦制造摩擦,不断地挑衅奥地利。1866年6月17日,满腔怒火的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24小时后,普鲁士向奥地利宣战。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几乎同时展开。

    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奥意军队交锋。

    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国王亲自率领,他们主动地向奥地利军队出击,可是,6月24日,奥意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一场会战中,12万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被8万奥军打败,官兵四处溃逃,无力再战,俾斯麦对盟军如此表现感到非常恼火,但却无可奈何。从此,意大利就养成了政治上为德国冲锋陷阵,军事上给德国拖后腿的德性。

    面对这个局势,普鲁士也不用紧张,意大利好歹拖住了8万奥军,而且,普鲁士还有三件法宝。

    第一件法宝是电报。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普鲁士统帅毛奇在这次战争广泛应用,他很从容地指挥了20多万大军。不过,电报这玩意儿,奥地利也有,只不过,普鲁士要玩得熟练一些。

    第二件法宝就是后膛枪。普鲁士士兵装备了这种武器,每分钟可以发射12发子弹,奥地利的老式前膛枪每分钟只能发射2发,同等兵力下,普鲁士的火力相当于奥地利的6倍;更要命的是,后膛枪趴在地上装子弹,老式前膛枪只能胆战心惊的站着装子弹,这时就是活靶子。

    第三件法宝最重要,就是铁路。

    普鲁士拥有欧洲最高效的铁路,有5条铁路可以通向奥地利前线,而奥地利只有一条铁路通向战场。普鲁士利用这5条铁路,实施远距离战略输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25万兵力和800门火炮集结到边境。本来,战争前,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军事部署,可是一开战,普军利用铁路开始了眼花缭乱的军队调动,而且动作非常迅速,让奥地利彻底懵圈了。

    铁路除了部署部队快速,更重要的是提供补给也便捷。

    传统的战争靠马车补给。司马迁在《史记》上说过一件事,秦始皇打匈奴,从山东运粮食到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发送192石,由于沿途人和马也要吃饭,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只有1石,可见后勤补给的困难。但是,火车出现了,这一切变得便利,1列火车相当于1000辆马车,火车不吃粮食,而且速度快,战争开始后,普鲁士的军事补给能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普鲁士正因为拥有了强大的补给能力,才让拿着后膛枪的士兵无所顾忌地挥霍子弹,强大火力压制住了奥地利强大兵力。

    在西线,即德意志战场,由普鲁士军队对奥地利阵营中一些成员国的进攻。宣战后,普军迅速开进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黑森—加塞尔和萨克森等毗邻国家。这些邦国的军队,在普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后退,普鲁士花了10多天就搞定了奥地利的小弟们。

    在东线,即波希米亚战场,这是双方的主力会战,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战场。

    尽管准备充足,但是,俾斯麦对于战争胜利无绝对信心,他怀揣毒药和毛奇一起上了前线。德国大佬们似乎有这个传统,腓特烈大帝、俾斯麦、希特勒都喜欢带毒药上战场,当然,最终,也只有最后一个人吃了。依靠毛奇的指挥,参谋本部的高效,后装步枪的战术优势,铁路的速度,加上那么一点小运气,战争胜利的天平倒向了普鲁士。

    这场战争的决战之地在柯尼希格雷茨。本来,奥地利准备得很早,花了45天集结了21万士兵,几乎完成了对这战略要地的部署;但是,普鲁士利用5条铁路的高速运转,仅5天时间,就将28.5万人集中到了柯尼希格雷茨,会战之后,普鲁士伤亡1万人,奥地利伤亡4.5万人,普鲁士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俾斯麦扔掉了毒药,这一刻,普鲁士也搬掉了压在胸口的巨石。

    此战之后,普鲁士全国都在赞扬毛奇,而毛奇却毫不含糊地赞扬铁路:“我们通过5条铁路运送了28.5万名野战军,并且在5天内就几乎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了萨克森和波希米亚前线,这是我们无与伦比的优势;奥地利只有一条铁路,要花45天才能集结21万士兵。”

    此战过后,奥地利无力再战。

    普军上下兴奋不已,将士们主张长驱直入占领维也纳,逼迫对手签下城下之盟,奥地利也在绝望和恐惧中等待普军兵临首都。

    此时,全普鲁士只有俾斯麦保持政治家的冷静,他知道,法国不会坐视普鲁士的崛起,战争才开始七周,一旦再进行下去,法国势必干涉,那时,普鲁士将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地,他更清楚,自己处心积虑的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是想从奥地利身上得到领土和赔款,他的目标是统一德国,在不久的将来,普鲁士还要与法国人打仗。为了将来最重要的一战,现在不能把奥地利变成自己的死敌,所以,他主张,不仅不进军维也纳,反而要与奥地利签订极其宽大体面的和约。

    面对失败需要勇气,面对胜利更需要智慧,但是,这个时候停止进军,反对的不仅仅是将领,连国王也反对!

    战前一直犹豫不决的威廉一世,也一扫往日的优柔寡断,牛气冲天,他意气风发宣布:进军维也纳!俾斯麦冷冷的回应:不行!威廉厉声喝道:我是国王!俾斯麦断然递交辞呈:那我不干了。威廉气冲冲的说:不干就不干!

    眼见最佳君臣要散伙了,最后,在王储的斡旋下,威廉一世屈服了:好吧,按照俾斯麦的意思办。俾斯麦的冷静,为普鲁士保存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减少了一个复仇的敌人,更俘获了整个德意志的民心。

    1866年8月23日,普奥签署了《布拉格和约》,由奥地利主持成立的“德意志邦联”宣布解散,奥地利向普鲁士赔款四千万普鲁士金币;追随奥地利限制普鲁士的汉诺威、库尔黑森、拿骚、法兰克福,还有萨克森,以及上次战争的战利品——荷尔斯坦因与石勒苏益格,此次均明确并入普鲁士旗下,成立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德联邦”。

    此刻,德意志的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此条签订后,普鲁士控制的人口由19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常备军也扩充到80万人。北德各邦都仿行普鲁士的军事制度,战时统一由普鲁士参谋总部的指挥。甚至此时尚未入盟的南部各邦,如巴伐利亚、巴登、威登堡,也开始仿行普鲁士的参谋总部制度,并与普鲁士秘密签订了攻守同盟,以对付共同的敌人——法国。

    从此,德意志的老大已经是普鲁士了。

    对欧洲而言,这是一场魔术般的胜利,俾斯麦不愧是伟大政治家,他在大胜之后,依然保持着清醒头脑,除了与奥地利和解,他还不忘与国内议会和解。

    凯旋后,趾高气扬的军人要求对议会秋后算账,但是,俾斯麦却向议会极尽曲礼,献捷称颂,甚至到了拍马屁肉麻的程度,他说:普鲁士的胜利是议会英明领导和协调的结果,议员们功不可没,尤其是自由派议员,更是获胜的功臣。面对军人的咄咄之势和俾斯麦的谦谦之词,议员们当然选择与君主和解了,普鲁士宪法危机彻底解决了。

    俾斯麦用“铁和血”,加上超人的智慧,终结了宪法危机,普鲁士内部达成了空前的团结;下一步,就是普鲁士奠定欧洲大陆霸主的一场战争——普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