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何处不煞人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天色未亮、寒风呼啸,军营中亮着火把;负责巡逻的官兵在军营外的树林中来回穿插,防范有人袭营;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暗哨,几乎将整个军营围成铁桶。

    此时大概五更未到。

    只见五六队侍卫拿着响锣,挨个在营帐前敲打:“起床了、起床了,准备训练!”

    “啊~”一个个官兵打着哈欠从大帐内走出,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向校场走去。

    此时的中营大帐内,清云与赵教头正和一名中年人商量着什么。那中年人留着两撇胡子,仔细一看:不正是通判府上的管家?

    “既然这些银两是以通判大人私人的名义捐赠出来的,理应由我来决定如何使用,另外、我还要在三军前做一番演讲。”

    “李管家此言差矣。自古至今,富商资助军队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军队岂能受外人制约?”赵教头看那管家的脸色越来越黑,又话锋一转道:“不过通判大人深明大义,此次资助实为雪中送炭;此事理应让诸位将士知道。正好待会就是早操时间,李管家不如上去讲两句?”

    李管家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那就这样,我去准备准备。”

    “请。”赵教头站起身,送李管家出了大帐;随后走到清云面前:“怎么样,有办法应付吗?”

    清云胸有成竹道:“已经全部布置好,只差执行。”

    赵教头满意地看了看清云,大步走出账外。

    校场上,近两万名士卒一言不发;相较于昨天、更是多了一分硬气。

    “今天早操做五禽戏三遍,现在开始!一!二!三!四!……”队列前方的军官喊着节拍,下方的士卒们便做起“五禽戏”中的养生路数,虽然无法做到整齐划一、但也是颇为壮观。

    等到三遍做完,清云让那军官退下;走到队列前方大声道:“今天大家的士气很足,为了犒劳大家;赵统领特地吩咐伙房炖了皮蛋瘦肉粥当做今天的早饭,人人有份。”话还没说完,伙头兵便搬出一个个木桶;桶里色彩鲜艳的皮蛋瘦肉粥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虽然昨晚吃了一顿饱饭,但奈何训练实在是辛苦,一晚过去、士卒们又觉得腹中空空;此时闻到这香味,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尤其是昨晚没吃到肉的,听到有肉吃、连视线都挪不开了。

    “但是!”清云话锋一转,接着道:“在这之前,通判大人府上的李管家有话要说;必须要等到李管家说完以后才能吃早饭。”说着便侧过身:“李管家、请。”

    “嘿嘿。”李管家面带笑容走上前,向着众士卒大声道:“我这次来,是为通判大人澄清;虽然那些贪污粮饷的军官是通判大人提拔的,但是通判大人绝不知晓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保证,是因为这些人以前有所抱负;通判大人才会提拔他们,但是他们却辜负了通判大人的期望,通判大人十分愤怒……”

    一开始还有人仔细听,但过了一会、只觉得腹中愈加饥饿,不知不觉间、注意力便被一旁的皮蛋瘦肉粥吸引。

    终于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真他娘的香,那人怎么还没说完啊。”“嘘,小点声;被侍卫队听到了,早饭都不给你吃。”“格老子的,那人话真多。”……

    于是队列中交头接耳的人越来越多,侍卫队刚要上前呵斥便被清云阻拦下来:“看着就行,这次不用管。”

    虽然不解,但王铁牛也不敢抗命;连忙吩咐侍卫队站好、不要去管队列中的交头接耳声。

    “……所以通判大人决定,拿出私人的二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希望你们谨记通判大人的恩典,努力训练、奋勇杀敌,不要辜负通判大人的一番好意……”

    “刚刚那人好像说,什么二万两白银?”“是吗?我都没注意听,啥时候开饭啊?”“格老子的,耽搁老子吃饭;这仇老子记下了”……

    李管家就这样讲了半个时辰,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才发现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招呼赵教头:“我说完了,赵统领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教头走到队列前,一众官兵立刻闭紧嘴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他只是环视了一翻,便大声道:“开饭!”

    “哦!”众官兵一阵欢呼,连忙在木桶前排起长队。

    一名高高瘦瘦的官兵盛了一大碗粥:“乖乖,居然这么足料!”喝上一大口后却摇摇头道:“可惜都凉了,那两撇胡子可真能说!”

    “两撇胡子!”一旁的官兵们立即笑作一团:“这个外号好,可不是两撇胡子吗?”

    清云看向一众官兵,嘴角闪过一丝笑意;看来那李管家的演讲是适得其反了。

    另一边,李管家却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的任务完成得不错。此时正与赵教头在一旁聊天:“我与赵统领神交已久;虽然各为其主,但我们平时私下里也可以多走动走动。”

    赵教头神情惊诧:“哦,这样恐怕不太合适吧?”

    “平日里知州府与通判府绝不来往,百姓中已有许多闲言碎语——说是知州大人与通判大人各自为政,相互功伐。若是底下的人多走动走动,也能绝了这些流言,让人知道、我西安州是内外一心……”李管家又说了一大通,居然有些讨好的意思在其中:“正好我早年偶得一柄宝剑,此次带来送给赵统领,以表寸心。”

    话音刚落,一旁的下人便连忙走上前来、双手呈上宝剑。

    只见这剑鞘上镶着珊瑚宝石、又有许多烫金花纹。赵教头接过剑、稍稍拔开剑刃,一道霜白色的寒芒闪过。

    迅速合上剑鞘,赵教头笑道:“剑是好剑,不知李管家所为何事?”

    “宝剑赠英雄,大家交个朋友。”李管家滴水不漏,口口声声说着褒扬赵教头的话;没过多久,便找了个借口、带着一众下人离开。

    “真是怪异。”赵教头掂量一番手中的宝剑,冲着清云道:“这玩意送你了。”

    清云接住被赵教头抛过来的宝剑,半开剑鞘后又将其合上,眼神微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另一边,十几名家丁收拾好空下来的货车;准备返回通判府。

    跟在李管家身旁的下人不解道:“二舅,那把宝剑光剑鞘就值百两黄金啊!就这么送出去了?”

    “嘘。”李管家连忙将他拉到一旁,小声道:“我看你是我亲外甥,才和你说这些话,你可千万不能传出去。”

    “嗯嗯。”那下人连忙点头,凑过耳朵、满脸好奇。

    “老爷他其实已经得了痴呆病啦。”

    “啊!”那下人忍不住发出惊叫声。

    “嘘,小点声;你小子不要命了。”李管家连忙捂住他的嘴、右环视一圈,见没有引人注意才接着道:“我们为老爷办事,结了不少仇家;若是老爷倒了,我们也要自谋出路啊。”

    “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反水?”

    “你给我听好了。”李管家难得露出凝重的神色:“只要老爷还有一天清醒着,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要听命与他。”

    “二舅,若是哪天老爷彻底糊涂了?”

    “那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这是做下人的职责。”李管家长叹一口气:“我做这些事,也是为了老爷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