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那片荒野
繁体版

第七十六章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李琴英会计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有人在身后喊。

    “李会计,昨晚我上班的时候,有两个人都在找你。”

    “哦,知道了。”

    李会计朝小护士笑了笑,准备走进她的办公室去。

    小护士的话还没有说完,在表达上有点紧张,语无伦次地把昨天晚上遇到的事说了一遍:

    “…,其中一个人,是昨天急诊室病人的家属,好像以前认识你的,还问起你母亲的名字,他问会计的母亲是不是叫李明秀,我说不知道,后来想了一晚上,总觉得那人有些奇怪,所以,在你早晨上班的时候,就跑过来告诉你一声!”

    小护士是个热心肠的姑娘,下班的时间已经过了,她心里还惦记着昨晚上的事,她猜:那个从乡下病人的家属,一定有事,想找到李会计。她决定晚走一会,在门口等李琴英会计。

    “哦,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事!如果真的有人要找我,今天就会来我办公室的。”

    “嗯,那我下班了,李会计明天见!”

    “明天见!”

    小护士下班了,李会计推门走进办公室。

    刚才,小护士的话,让李琴英感到疑惑,到底是谁要找我?找我就找我,为什么会问起我母亲的名字来?就好像是在打听一个陌生而熟悉的故友,可他是谁呢?

    李琴英放下手里的东西,追出门去。

    “昨晚上那个急诊室病人的家属叫什么名字?”

    小护士刚走几步,听到身后面李会计追上来在问,就停住了脚步。

    “好像叫李德明,他儿子今天还要继续在医院输液,李会计,他是你的远方亲戚吗?”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吧!”

    李琴英随口回答小护士了一句,转身走回办公室。

    “李德明”好熟悉的名字,他现在还好吗?时光荏苒,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

    李琴英当然记得李德明的名字,三十几年前,在李家寨山上见过他的,那时候,他是一个翩翩小少年。

    还没有看见人,李琴英敢肯定,那个要找她的李德明,一定是她想要感谢的恩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

    “在很远的李家寨大山上,住着一家姓李的人家,他们一家都是好人,是我们的恩人。”

    李琴英常常听母亲在面前叨叨,提起从前的事,提起李家寨的李家,提起以前的恩人。

    李明秀从没忘记,自己曾带着全家人到乡下避难,在走投无路,差一点活不下去的时候,被李家寨的人救了命,后来,在离开李家寨的时候,李家人想的周到,还好意地送了一袋米,回到城里以后,一家人就靠着仅有的一袋口粮,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她永远也忘不掉过去的事,忘不掉李家寨的李家人。

    再后来,李明秀在城里找到一份打扫卫生的固定工作,一家人才渐渐走出低谷期,生活也开始美好起来,庆幸的是,她的几个女儿长大以后个个都很有出息,大女儿李琴英还是县医院的会计。

    李明秀的腿生了严重的风湿病,不能多动,如果腿好,她真想亲自去一趟李家寨,去看看当年李大哥一家,所以,时常叮嘱她的女儿,要一辈子记住恩人的名字,记住李家寨山上的李家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好不容易有恩人一家的消息,李琴英好想见一见李德明,看看他现在长成了什么样子,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能够见到恩人,当着面说声“谢谢”也好。

    有缘分一定会再见的,可是,李琴英已经想不起李德明小时候的样貌了,再见面时,还能一眼就认出他吗?

    李琴英想起半年前的一件事,上半年家里装修房子,联系到一家服务至上的装璜公司,公司每天都派来一位师傅上门,亲自检查工人干活的情况。

    有一天,李琴英刚从医院下班回来,听到那位师傅在跟一个工人对话,他们无意间都提到另一个熟悉的名字。

    “师傅,照这样做起来,难度肯定不小,到时候恐怕完不成任务,还是不按原先的设计吧!”

    “有难度没什么不好,我们工作的宗旨是服务至上,不就是要让主人满意,住着放心吗?”

    “可是,如果那样,进度会很慢,我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自己的能力,怕搞不定是不是?李德明在,从来不会轻易说出担心不担心的话。”

    师傅正在怼刚才开口说话的年轻小伙子,一脸严肃。

    “嘿嘿!那个叫李德明的师哥,面子真够大!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旧事,到现在还被人提起。”

    年轻小伙子嬉皮笑脸,看来,他没有真正听懂师傅的话。

    说话的两人同时看到李琴英下班回来,都闭住了嘴。

    “师傅,你们说的是哪个李德明?听起来好熟悉的名字!”李琴英决定向他们问过究竟。

    装璜公司的师傅见主人在问,不好意思起来:“我是口误,口误成了习惯,没有啥的。”

    小伙子看了旁边师傅一眼,随后低声说到:“听说是他一位高徒的名字,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师傅情深,所以才经常挂在嘴边的。”

    李琴英朝小伙子微微笑了笑,出于好心,想安慰一下年轻人埋在心里的羡慕嫉妒恨。

    到底是师傅,城府深,李琴英隐藏在微笑里面的意思被岳和章看的一清二楚。

    为了表示刚才的歉意,也为了装修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岳和章应李琴英会计的请求,在以后每天,在她下班回家的时候,给她讲起一些关于李家寨的事情。

    李琴英没有把岳师傅讲起的那些事告诉自己的母亲,并且希望李师傅也和她一起保守这个秘密,她知道,以母亲的个性,她一定会再去李家寨,可她的身体不是很好,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

    岳师傅讲了许多有关李家寨的过去,想象的出,李家寨山上早已物是人非,直叫人叹息,事情多曲折,人生多起伏。

    李琴英心里也常想着,如果有一天,再能看到李家寨的恩人,一定要代表全家人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问候和感谢。

    现在,恩人就在医院里,近在咫尺,马上就能看到李家寨的人,李琴英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

    “到底该不该去找李琴英帮忙?找到她,谁能保证,她一定会帮这个忙?多少年没有见面,人是会变的,就这样去见她,如果被拒绝,就一点余地都没有了。”

    李德明思想斗争了一夜,他心里没有一点把握,家里已经拿不出什么变成钱来,总得想办法去找人帮忙。

    柱子的命是救回来了,医生说要观察几天才能出院,还要天天输液,柱子不能吃东西,他娘担心病人,愁的也吃不下饭。

    李德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里不能一个人得病个个就都急成了病,乱作一团。

    “柱子他妈,你回去吧!回去吃点饭,别饿坏了肚子,吃饱后顺便给我带点来,柱子现在没事了,我在这里守着就行,城里的东西贵,咱不能样样靠买。”

    “嗯,那你一个人在这里看好柱子,我先回去。”

    李德明和杨玉莲相互看了一眼对方,熬了一夜,两个人都已疲惫不堪,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

    看见杨玉莲走出医院大门,李德明这才到卫生间,拧开水龙头,捧起水,用手洗了一把脸,要赶快洗去疲惫,然后,打起精神来,好去找人。

    “请问会计的办公室在哪里?我有事要找李琴英会计。”

    李德明见人就问,县城不是乡下,县医院比乡村卫生院大得不止一点点。

    “他是谁?”

    “好土气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一个地道的乡下人。”

    “他是李会计的什么人?”

    “他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所以才要找李会计的。”

    上楼又下楼,从走廊拐了几个湾,慌急慌忙地找人,李德明第一次感觉自己像个不识字的睁眼瞎。

    前面就是会计的办公室了,门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字,一眼就看得见。

    再走几步就到门口,李德明却突然停下向前的脚步,他还在犹豫,这样太莽撞了,是不是再想想别的办法?

    恰巧,李琴英从办公室走出来,见门口前面站着一个陌生人。

    李德明见有人从会计办公室里出来,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仍然拿不定主意。

    李琴英突然好奇地问道:“你是来这里找人吗?”

    “是,我要找人。”李德明机械地回答。

    “请问你要找谁?”李琴英继续问道。

    “我找,我要找你们李琴英会计。”

    李德明一点也不知道,和他说话的人就是他要找的人。

    一听是来找自己的,李琴英朝对方礼貌地笑了笑,然后说道:“我就是李琴英。”

    李德明像是没有听清楚对方对他说的什么,一双眼睛正上下打量着从办公室走出来的这位年轻女士。

    “我就是李琴英,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李琴英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天啊!真的是李琴英。”

    李德明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地看着对方,半天没有把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变化太大了,三十几年没有再见过面,李德明和李琴英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竟然谁也认不出谁来。

    李琴英见对方完全是一副惊讶的表情,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我就是李琴英,是这里的会计。”

    这一次,李德明听的清清楚楚,他不好意思地还了李会计一个微笑,仔细地看着对方的脸,想努力找到李琴英当年的影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模样和童年已是天差地别,变化实在太大。

    “你就是我要找的李会计吗?变得太多了,完全看不到铃铛小时候的样子了。”

    李德明还是当年那个德明哥哥,亲切,直率,真诚,依然像个大哥哥一样,叫李琴英“铃铛”。

    一声“铃铛”,好亲昵的称呼!李琴英好久没有听见有人这样喊她了,只有亲人才会如此亲切,李德明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虽然同名同姓的人有很多,但是从对方后面的话里,李琴英已经能确定,眼前这个人就是要找自己的李德明。

    惊讶!终于又见面了,李琴英和李德明当年在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此时此刻都兴奋不已。

    兴奋之余,李琴英很快发现,李德明的脸上时不时地闪过一丝凝忧郁,为了不影响心情,她装着没有发现什么。

    “哈哈!是我,大哥,已经过去多少年了,铃铛哪能还有以前的模样,要是有,岂不成了长生不老的妖精了。”

    李琴英见李德明一直盯着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又说道:

    “早就该跟你们见面的,不然,我站在大哥面前,恐怕真的认不出来了。”

    李琴英说的“你们”,指的是李家寨的所有人。

    “认得出来,认得出来。”李德明有些拘谨,连连说道。

    说实话,看到眼前李德明,李琴英心里高兴不起来,相反,觉得难受,人情冷暖,世间酸甜,韶华易逝。

    从那张只有在风和太阳下面才有的泛黄的脸,还有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看得出来,他没有发迹,而且被挫折袭击过,只是没有倒下。

    李德明历经过磨难,岳师傅没有骗人,他说的是实话,岳师傅还说,历经磨难的人注定一生都不会平静,有曲折,也许,李德明的人生了道路不平坦,有逆境。

    不管别人怎么说,李琴英宁愿相信,好人会有好报,李德明虽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俊秀,阳光,自信,可在李琴英心里,李德明永远仍是少年。

    青春从岁月里走过,时光年轮早已毫不留情地在每个人脸上都刻下了印迹,碾碎多少,感伤多少…

    一捧清水怎能洗净昨夜疲惫,李德明头发蓬松,没有经过打理的头发显得格外凌乱,面容也很憔悴,形象不是看起来就很精神的那种。

    李琴英不免为这位刚刚才见面的哥哥担忧起来,他一定又遇上了什么困难。

    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要找的人,李德明看到李会计,特别激动,虽然不熟悉路,找了半天,可他依然感觉很顺利。

    他是为柱子的事来的,希望李会计能帮忙做个担保,希望欠下的医药费能够容他缓些时日,这是件大事,一定要找到一个说的上话的,一般的人跟本不会答应帮他,也是帮不了这个忙的。

    乡下人在县城里既没有亲戚,也没有熟人,就等于在县城里没有路子,这一次找谁帮忙,李德明想了一夜,最后决定直接去找李会计,不管行不行,都要试一试。

    李德明庆幸遇到昨晚上值夜班的小护士,要不是她,不会知道李琴英就在县医院里当会计,不会有这样大的一个惊喜降临到自己家里。

    李琴英带李德明进了办公室,让他坐下说话。

    “德明哥,你来找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有事就直接跟我讲吧!我能帮忙的一定帮忙。”李琴英开门见山。

    “嗯,谢谢李会计!不瞒你说,我是真的有一件需要你帮忙的事。”

    李德明见李琴英问起,也就没有拐弯抹角,把自己现在面临的困难和来意叙述了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我今天刚来上班的时候,一个小护士就告诉我,说昨天晚上有个亲戚在医院里打听我,没想到,今天一来就见到是德明哥,好久没有见面了,真的很想看见你们!”

    李琴英从李德明的口中得知,李晓柱不小心喝下放在家里的农药,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需要一笔医药费,但是由于家里实在是困难,一时凑不出那么多的钱,根据病人所处的家庭情况和所进医院的相关规定,需要一个担保人。

    李德明见李会计对自己十分客气,却并没有马上答应帮忙,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紧张又沉重,后悔自己没有想好,或者根本就不该来这里。

    李会计没有立刻答应,说明她有难处,帮不了这个忙,就算帮了,日后也会给她的工作添麻烦,如果这样,自己岂不成了伤害她的罪人,这绝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李德明低头看着干净洁白的地板,不敢看李会计的脸,在想:宁可自己从这里走出去,也不要看到李会计犹豫再三的表情,如果李会计不能帮忙,绝不会埋怨她。

    “德明哥,李晓柱不是你亲生的是吗?”

    “不是,他是我的第二个妻子的儿子,他爸死了,他那时还不会说话。”

    李琴英突然问起李晓柱的身世,李德明只能实话实说。

    “哦,你这个继父当的不容易,但愿李晓柱能记住他生命中的这一次劫难。”

    李琴英见李德明为了救继子,一夜没睡,为了医药费四处想办法,就像救自己儿子一样亲自求人帮忙,一时有感而发。

    李德明见李会计在夸奖他,只轻轻摇了摇头,这是自己该做的,就算是别人,也不能见死不救,何况是柱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就该有一颗善良的心。

    见李会计始终没有正面答应帮忙的事,李德明也不好久留,想赶快离开,免得尴尬。

    正在李德明要开口时,李琴英说话了:

    “德明哥,不急,先把李晓柱的病看好,我会帮你这个忙的,换作别人,我可能会拒绝,但是你是我的德明哥,你是李家寨山上的李德明,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所以,你放心,这个忙,我一定会帮的。”

    “那就谢谢李会计!真的感谢了!”李德明站起身,恭敬地向李会计说了声谢。

    “都是自家人,真的不用说谢的,恩人说谢就折煞人了,如果说谢,就谢谢你自己,谢谢三十几年前你的善良!”

    李琴英走到窗前,看了看窗外对面的病房,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道:

    “不知道杨晓柱这孩子能不能懂,遇上你这样的继父,是他一生的福气!”

    李琴英很和蔼,也很客气,答应帮忙,这让压在李德明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感觉一身轻松。

    唯一值得再次提及的是,李会计言重了,不过是多年前的一点善念,却被她记在心里这么多年,还被她称成什么恩人,真的不敢当。

    李德明心里有数,今天,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李会计,要不然,真的面临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当年的事情早就过去了,那时候,李家没有想别的,李家人只觉得应该帮她们一把,帮助那些从远处来到李家寨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李德明没有要把找谁帮忙的事告诉妻子杨玉莲,免得她跟着操心,她为家操心太多了,她眼睛上的伤还没有好透,一遇刺激,眼睛就会跟着疼痛,虽然她平日痛的时候忍着不说,李德明确是什么都看在眼里。

    在来找李琴英会计帮忙之前,李德明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不能肯定,李琴英就是当初的“铃铛”姑娘。

    庆幸的是,李德明在医院遇到了和他一样善良的人,像给柱子看病的医生,李琴英会计,还有那位热心的小护士,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