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那片荒野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找罗老板算账

    柱子为啥寻短见?好端端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会突然做出傻事情?

    刚出院的柱子看起来没有一点精神,呆在家里不出门,不愿理任理任何人。

    家里谁也没有问起柱子到底为啥吃药?怕他的情绪波动,或者再干出格的事情,那是个谜底,大家想的都一样,等过了这阵子,让柱子自己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

    柱子喝了农药,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

    “柱子看上去就老实巴交,老实人是最容易吃亏的,被逼上绝路是早晚的事。”

    “那也不一定,谁会欺负像柱子那样的本分人?除非遇到了没心没肺的家伙。”

    “柱子平时只呆在家里,并没有出过远门,会不会是跟他继父李德明在斗气?同住屋檐下,一时气不过,才寻了短见。”

    “一定是李德明在欺负柱子,欺负他不是亲生骨肉,八成是,肯定是。”

    …

    胡乱猜测的人,都有一个通病,爱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编造的跟真的一样。

    一时间,李德明出门,总是被人在身后指指点点,他不想搭理那些说三道四的人,就算再有理,同他们也是讲不清楚的。

    柱子出了这种事,早晚都得弄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好端端的人,怎么突然想到要寻短见?

    李德明无缘无故地被人冤枉,柱子成天把自己闷在家里,不愿和人交流,杨玉莲心里急,这样下去,不是个事。

    外面的人越说越离谱,他们跟本不知道,柱子这次命悬一线,多亏了他现在的爸爸,要不是李德明送医院及时,定会凶多吉少,结果不堪设想。

    杨玉莲哪能一个个地去跟那些人解释,就是解释了,他们也不一定相信,虽然丈夫并没有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真的不能这样下去,这对是他不公平的。

    于是,杨玉莲决定,必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让那些人别再冤枉李德明了,她比任何人清楚,这个家太需要一个男主,她需要一个合格的丈夫,孩子们需要一个好父亲。

    一天,七姑从她自己的院子里过来串门,想看看柱子的病好的怎么样,她其实还有另外的目的,想一探究竟。

    见柱子神情呆滞地坐在凳子上,七姑走过去无不怜惜地说道:

    “柱子啊柱子,不是七姑说你,你咋就这点儿出息,有啥想不开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继父就是继父,永远不会当你是亲生的,也别指望什么,命是自己的,你死给谁看?”

    七姑话里话外都在怜悯柱子,极具关心和同情,她和外面那些人想的一样,也猜柱子大概是在家里受了什么气,与李德明有关,跟外面那些人相比,她把话说的更难听,更直接。

    七姑平时就话多,嘴碎,爱说长道短的,李德明见不得她,这次以为逮着一个打击的机会,她对柱子说的话,明显是想报复一下李德明。

    杨玉莲看了一眼傻坐在板凳上的儿子,又瞪了七姑一眼。

    “柱子他七姑,快别当着柱子的面说些不该说的,柱子本分,听不懂道理深的话,只怪他平时就爱自己跟自己置气,那天也是脑袋一时不开窍,加上家里的东西用过以后没有藏好,才干出这种傻事来,是柱子自己不挣气,与他爸没有一点关系,你可别跟那些外人一样,不闲事多,只晓得添乱,也不管对不对,糊乱猜一通。”

    杨玉莲这样对七姑说话,一改往日的客气,她是故意没给七姑留面子,也是想通过七姑,把她的话传到外面去,省得外面那些人再挑起是非出来。

    人言可畏,有些人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姿态,诋毁别人,表面上是一副慈悲心肠,实则处处给人家添乱。

    “哦,我咋忘了这事,我知道,不管咋说,这次送柱子去医院的不是别人,是柱子他爸,谁只要救人,就是做了天大的好事,应该记住,柱子,你一定得一辈子记住,这个恩情不能忘是不是?”

    七姑话锋变得真够快,一副说好说坏都有理的样子,柱子两眼盯着七姑看,还没反应过来。

    “七姑,你不知道,这次要不是他爸,柱子恐怕真的没救了,那天,我回来的晚,的确是他爸亲自送柱子到县城里的医院去抢救的,要是柱子有过三长两短,我改怎么对他早死的爹交待啊!”

    杨玉莲满眼都是泪水,为了养活柱子兄妹俩,为了让他们不缺少爱,宁可自己吃苦受罪,尤其是柱子,总不懂事,为了他,杨玉莲一个人在背地里不知道伤心哭过多少次。

    七姑以为柱子的事是李德明引起的,原来真的不是,自讨没趣,柱子不愿意开口说话,杨玉莲也好像不欢迎她来,说了几句话,就到别处去了。

    柱子没有说话,把七姑和母亲说的话都听在耳朵里,他不笨,知道七姑来这里,不是想关心谁,而是想看别人家里的热闹,所以,不想理会她。

    “妈,爸他人呢?”

    过去多少天了,杨玉莲刚刚才听到柱子开口说话,在这之前,她还担心一件事,柱子喝药伤到脾胃,会不会以后连话也不会讲了。

    她惊喜地看着儿子:“你爸去你王阿姨家借东西去了,他说,你的胃喝点米粥好得快。”

    丈夫早晨出门的时候,告诉杨玉莲,今天要去上次答应他的那家人那里借粮食,希望能借到些大米回来。

    杨玉莲只告诉柱子,他爸是出门借东西去了,因为她不敢肯定,丈夫晚上回来能借到大米,只要人家答应,能够借些粮食出来,那就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了。

    李德明每次出门借粮,都要尽心竭力地帮人家干上一整天活,借粮食不容易,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要说尽好话,要讨主人高兴,主人家就是有余粮,也还要看他最后给不给你这个的面子。

    王阿姨的丈夫在区里有个不错的工作,月月都有工资领,所以家里不缺钱和粮食,去别的人家借粮,有时候,会白跑一趟,即使出了力气,帮人干完了活,也借不到粮食,只能遗憾离开,另外再想办法,王阿姨是个好心人,厚道,说话算话,李德明每次去她家里,没多也有少,总能借到一点。

    “妈,我是不是又用了家里不少钱?”

    现在,家里就柱子和母亲两个人,杨玉莲是儿子唯一愿意相信的人。

    柱子说的钱,指的是付给医院里的医药费。

    “你爸说,没多少,叫你别操心这个,是他想的办法。”

    李德明没有把在县医院遇见李琴英的事告诉杨玉莲,他只是说,柱子用的医药费已经结清了。

    柱子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出事前,他到底遇到过谁?遇上了什么事?是不是可以问一问了,杨玉莲心里一直想问,又一直不敢正面问。

    还是什么也不问,再等一等,免得让他情绪又变得不好起来。

    这些天,杨玉莲没有走远,暗中悄悄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她担心柱子,在他身上千万不能再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妈,我要去找罗老板算账!再见到他一定饶不了他。”

    柱子嘴里一句“找罗老板算账”,顿时让杨玉莲明白了一切。

    原来,柱子一直都在想着工资的事情,为了要回自己的工钱,他不知跑了多少趟路,脚上的一双鞋子都磨破了洞,却被罗送福找理由一次次地搪塞过去,一次次地失望使他绝望,老实人上了狡猾人的当。

    罗老板花言巧语,儿子老实巴交,他哪会不吃亏?可他曾经是多么相信罗老板的话。

    当柱子发现,老板从开始就在骗他,从开始就打起了榨取他血汗钱的主意,他无法说服自己接受事实,最终选择了做傻事情。

    杨玉莲心疼地看着儿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瘦了,不管他做错了什么,都不能再去埋怨他了。

    罗送福办煤厂,没有几个工人从他手里拿到工资,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别人能过去,偏偏柱子一根筋,想不开,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最可恨的是那老板,如果都像他那样,不讲信用,不讲道理,欺骗工人,还办什么煤厂?当什么老板?可是,再大的恨也不能做傻事。

    “柱子,听话,别想那么多了,罗老板说不定也有难处,才欠下工人工钱的,等你好了,咱们再到别处,找个别的工作,找个不欠工人工钱的好老板。”

    杨玉莲不能责怪儿子,因为柱子要回自己的工钱,本身就没有错,只好安慰他几句。

    “妈,你不知道,罗送福不是个东西,那天见了面,他不承认欠我的钱,还想黑了我的血汗钱,我再没有本事,也不能让别人看笑话呀!”

    儿子的话听起来有些道理,如果任他坚持,不知道还要发生了什么事情?杨玉莲心里害怕。

    可是,如果在正确的事情上,选择退让,不坚持,等于承认自己懦弱,哪里还有是非黑白?

    杨玉莲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儿子,没有说话。

    “妈,爸是出门借啥东西去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柱子从来不关心继父的事,早晨什么时候出的门?晚上什么时候回的家?在做些什么事情?这些统统与他无关。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听到儿子关心起继父,杨玉莲朝柱子微微笑了笑。

    “快回来了,别人家的东西不是自己家的,哪有那么快。”

    李德明到外面去借粮,杨玉莲没有直接说,她担心柱子听到后,自个儿赌气,不想吃饭,他的身体刚刚才开始好起来。

    柱子见母亲不说,也猜不到继父出门是向人家借什么,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李德明今天运气好,从王阿姨家借到一袋子大米,足足有十斤,给王阿姨家干完活,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好让妻子杨玉莲看见白花花的大米后,也高兴一番。

    家里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大米,大人不管吃什么,都能够凑合着过,该给几个孩子改善一下生活了,正值长身体的年龄,吃点大米有好处,大米比粗粮更有营养。

    从王阿姨家回来的路上,李德明手里提着十斤大米,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像是提着心爱的宝贝。

    李德明快要走到家门口,正好听见柱子在跟他母亲说话。

    柱子的精神看起来不错,不过,他好像不太高兴,只见他一动不动地坐在凳子上,眼睛看着地板,他母亲就在离柱子两米的地方,在使针线活,母子面对着面。

    “不行,明天我就去找罗送福算账要钱。”柱子突然又重复起刚才的话来。

    “不能去,你要听话,你都这样了,一定要听话,那罗送福不讲理,咱是本分人,斗不过的,他再坏,总会有人去收拾他的。”

    杨玉莲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劝柱子,苦口婆心。

    李德明手里拎着一袋东西,柱子和母亲杨玉莲依旧在说话,谁也没有看见走到门口的人。

    “我回来啦!”

    李德明把手里的粮食拿进屋里,放到一张靠墙的桌子上。

    “柱子,你爸今天可能借到东西了,他运气总是这样好!”

    杨玉莲见丈夫手里拎着一袋东西,眼睛里都是笑意,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跟了过去。

    刚才,柱子说的是气话还是真话?李德明实在不放心,家里再不能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困难只是暂时的。

    李德明见柱子今天开始说话了,决定找他谈谈心。

    “柱子,你感觉好点了没有?”

    柱子不想回答,只是点了点头。

    “嗯,现在我要问你一些事,身体虚,不想说话,点头也行。”

    “就这样了,有什么好问的?”

    李德明态度严肃地看着面前的柱子,看到柱子抵触的情绪,真想过去扇两个耳光。

    “别嘴硬,是男子汉,敢作敢当,事情不会凭白无故地发生是吧!所以,我下面要问,你点头和摇头就行。”

    李德明只说了简单几句话,好让柱子不难听出他要表达的意思,柱子点了点头,也表示同意这样。

    “你那天去找吴二顺,在路上遇见了罗送福是不是?”

    柱子点了点头。

    柱子那天出门,先是看见了人堆里的吴二顺,接着又见到了路过的罗送福,回到家后就出事了。

    吴二顺第一个猜对了柱子出事的原因,但是,他却闭口不提。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德明已经从别人口中,听到了关于柱子出事前见到过的那些人。

    那天,柱子从家里出来,什么事情都没做,而且,只见到过吴二顺和罗送福这两个人。

    吴二顺懒散,游手好闲,还好堵,并不喜欢交往像柱子这样什么都不占的人。

    罗送福当过煤场老板,最怕被工人催要工钱,在外面躲过好一阵子,这次突然回来,一定是有了应急的一套办法。

    “见到罗送福时,就赶忙问起什么时候能够付清工钱的事?”

    柱子又点了点头。

    “罗送福那天没有带钱,也根本不会轻易答应给你工钱的事,所以,你当时很是生气,就把他大骂了一顿。”

    柱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突然大声喊道:“我没有骂他”。

    “罗送福一直在外面躲债,这次回来是有备而来,哪可能付你的工钱?他早已想好了退路,糊弄一个是一个,就等着有人送上门去。”

    李德明看了柱子一眼,没有继续往下说。

    柱子疑惑,他怎么什么都知道?明知道罗送福是只狡猾的狐狸,他为什么不提前帮我一下?现在才说这些,还有意思吗?

    柱子又想起刚才到这里来的七姑,她说的没错,天底下,没有几个继父是真心待人的。

    杨玉莲见儿子被人欺负成这样,心里不是滋味,她看见丈夫在关心柱子,心里又感到一阵温暖。

    “柱子,你别光是点头摇头地不说话,快把你那天遇到过什么事情,仔仔细细地跟你爸说一遍,也好让他听听,看看能不能帮你。”

    柱子脑壳不开窍,杨玉莲看着就急。

    “他都知道了,还要让我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我没用,才被那罗送福欺负,才不想活了吗?”

    柱子的情绪依然不好,还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一点也不想听到有关罗送福的事情,可他还是提到了那个让他恶心的家伙,因为,整件事都因他而起。

    “你们是不是都认为我傻,认为我没用,是不是都想看我的笑话?”

    柱子突然抬高嗓门,火气冲天。

    不被儿子理解,是杨玉莲最头疼的事,不知道怎样才能帮他从阴影里走出来,她宁可自己自己受罪,也不想在儿子身上出什么事。

    “柱子,没有人要看笑话,也没有人说你傻,咱们好好过日子,不出去惹事,就算吃点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吃亏是福。”

    杨玉莲害怕儿子再出事,她多么希望,一家人每天都在平平安安中度过,有没有吃亏,真的没关系。

    柱子是家庭里的一员,再怎样本分,也不能被人这样欺负,他还年轻,不能动不动就有不想活的念头,李德明想开导一下柱子,首先,要帮他树立起活着的信念。

    “柱子,咱是男子汉,不能遇上点困难就想不开,男人要有脊梁骨,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家之主,所以,无论遇上什么事情,都得往好处去想,总会有办法的,要自己相信自己。”

    柱子不说话,像在洗耳恭听,只是,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你向罗老板要工钱这件事情,罗老板欠了工资,你作为煤场里的工人,出了劳力,应该得到报酬,所以,你问他要你的那份工钱,是正确的,罗老板多次避而不见,甚至欺负人,想赖账,这是罗老板的错,人是不能被别人欺负,可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多种,不能一味地硬碰硬,得讲究点方法,方法不对的话肯定不行,方法是想出来的,不能急,急了也不行,弄不好反而会伤到自己。”

    李德明不急不慢,缓缓道来,这些话,柱子爱听,又开始点了点头。

    说来说去,柱子还是要去跟罗送福要钱,万一又发生什么事情怎么办?杨玉莲不想有人再提出去要钱的事。

    “我不同意你说的,别鼓动柱子再去罗送福那里要钱,要不到就算了,没有那些钱,日子照样过下去,不会有谁会饿死的。”

    杨玉莲有些激动,眼睛已湿润。

    “柱子他妈,你听我说,柱子也是人,人不是天生就被人欺负的,有理走偏天下,得信这个真理。”

    “不管你怎么说理,我就是不同意,柱子也别去问那罗送福要什么工钱了,他已经不欠你的了。”

    杨玉莲把头偏向一边,她和丈夫想的不一样。

    “妈,你看你说的,怎么也说他不我的了?罗送福明明就是在欺负我,那天,他叫我想好了,算好了,看看是不是欠他的,我被罗送福气得差点当场吐血,爸说的话没错,人不是天生就被人欺负的。”

    柱子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认为继父说的话有道理,要相信自己才行。

    “叫我怎么说你才好?你一个本分人,哪是那罗送福的对手?别让人又为你没日没夜地操心。”

    杨玉莲气得一只手轻轻捂住受伤的眼睛,一只手指着柱子。

    “柱子他妈,今天咱们家有大米了,你去熬些米粥,吃米粥养胃,柱子的胃也需要调养,要工钱的事,你就别担心了,这些天,我一直在打听这件事,事已至此,已经不是件小事情,明天,我去找罗送福,看他怎样算的柱子这笔账?工人的血汗钱,不是他罗送福说赖就能赖掉的。”

    原来,丈夫已经把柱子的事情放在心上了,他是一家之主,应该听他的主意,杨玉莲脚步轻松地走进厨房,准备做一顿鲜美的菜叶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