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
繁体版

九、学杂费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困的学生也是困难重重。

    上个学像超级玛丽一样,一路过五关斩六将。

    学校远,她可以早起,没有像样的衣服,她也可以不去攀比,晚自习下课晚,她已不再怕黑,事在人为,只要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是,要交学费了,要买书,要伸手像妈妈要钱了。

    书费八十二,学费二百八十三,合计三百六十五块。

    以妈妈做手工活算,不吃不喝两个月,还要赶上每天都有活的时候,家里上学的还有二姐和弟弟,每次这时候都是妈妈最为难的时候,尽管自己要了这么些年的钱,每次张口还是难以启齿。

    不得不说,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还在昏黄的灯下叠着塑料手套,一灯如豆,却照的见妈妈黑发中夹杂着的银丝,她似乎又老了一点。

    弟弟唐来在给她打下手,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可能,他也要交学费了。

    大锅里焐着晚饭,三妹迅速吃罢,蹲在妈妈身边轻轻的说:“妈,我不上学了。”有泪在眼里打转,不知为什么,总觉委屈。

    知女莫若母,三妹的妈妈仍然做着手中的活,慢慢的问:“是不是要交学费了。”姐俩默然。

    妈妈故作轻松:“没关系,明天妈妈把这拨活交了,一块把原来的工资支回来。”

    工资支回来了,三百二十一块,搜刮上家里的零钱,将加够弟弟的。

    “明天妈妈把家里的粮食粜了,就够了,今年地里产的多,就是现在粜价低点。三妹,跟老师说说,晚交一天,啊。?”

    一斤麦子才五毛七,三百六十五块,要足足六百四十多斤。三妹知道,价低也只不过一斤低一二分钱,六百多斤也只顶多差十三块钱而已,可是十三块,在这个家而言,也是要付出很多才可以赚来的。

    叠塑料手套,把两只一次性手套,叠成画片大小的长方形状,装入特制的小塑料袋里,然后再把一百个小塑料袋竖着转着圈的整齐的码在桶状的塑料袋里,用手排挤出里面的空气,收口,这样一袋子完成了才四毛钱,十三块,要整整三十二包半,要起早拿晚,紧手夹脚,全家帮忙,叠差不多十五个小时。

    十三块,是二十多斤麦子,那是自己在收完自家的地之后,冒着烈日,在地里到村里的小道上一个穗一个穗的拾来的,多少麦穗才能出一斤粮食啊。

    班主任催促三妹:“怎么今天又忘记带学费了?你可是好学生啊,从不丢三落四的。”

    下课后,鼓起勇气,追老师在身后:“老师,我不想上了。”

    班主任把她带到办公室,在办公桌前坐下来,看着三妹的眼睛轻声问:“为什么?”

    豆大的泪滴落下来,在地面上摔的粉碎,她想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哭多丢脸,可是却控制不住。

    贫困虽不是她的错,但是贫困是贴在她身上的标签,被别人看到总觉羞耻。

    咬着嘴唇,平定了情绪,仍抽泣着说不出话来,老师已猜到三分:“家里出事了?”

    不是家里出事,而是家里天天有事,自从那个父亲“死”了以后。三个闺女已经不好养活,肚子里还有一个,虽然他想要个男孩,但是肚子里出来就是四个娃,四个娃,怎么养活,不如一走了之。

    不想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不想再被别人投以同情的眼光,她只想要正常人的眼光,她只想自己止不过芸芸众生,不聪明不漂亮,不穷也不是太有钱,淹没在人群中。

    可在三百六十五块面前,自尊一文不值。

    鼓了很大的勇气才说出家里的情况,比骑着自行车驶入黑暗更难,声音细若蚊蝇。好不容易调到县城,自己却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的家还是那个残破贫困的家。

    班主任摸了摸她的头:“你是个好孩子。老师小的时候,是走路去上学的,也是每天天不亮就赶路,早上经常吃的早饭,是昨夜就拿热水泡好的大米粒,也吃不起食堂,中午又回不了家,所以经常是吃贴饼子,也是很难。可是老师坚持下来了。你看老师为什么矮锉又长的丑啊,都是那时饿的。”

    三妹想到老师新买的摩托车,本田125,老师骑在上面,只见一个头。有次学生有事去找老师,找了半天都找不见,原来老师在擦摩托车。种种因为他身高的问题,而闹出的笑话,出现在脑子里,就不哭了。

    老师看她情绪平复,便说:“学杂费我可以帮你申请,应该可以免了。至于书,你也可以不买,反正初三的书没有几本,你借上一届学生的书看就可以。”

    三妹喜出望外,老师又补充:“还可以号召咱们班同学给你捐款。”“别别,老师千万不用。”